上海1270萬選民,親歷政治生活裡的“大日子”

2021年11月16日,對於每一位上海市民來說,這是政治生活裡的“大日子”,1270多萬選民攥著手中神聖而庄嚴的一票,選舉出新一屆上海區和鄉鎮兩級人大代表。
自2021年9月起,上海換屆選舉涉及全市16個區、108個鄉鎮,依法選出區和鄉鎮兩級人大代表14000余名。11月底,上海16個區陸續召開黨代會和新一屆區委一次全會,選出新一屆區委領導班子。
人民代表人民選,人民代表為人民。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承載著人民民主權利。五年一次的人大代表換屆選舉,是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全過程人民民主最生動、最直接的體現。
做實選民登記,推進應登盡登
彭浦新村街道18歲以上的戶籍人口總數超過10萬,是全區各街鎮中數量最多的。面對如此龐大的選民基數,彭浦新村街道花大力氣,摸清家底,做實選民登記措施,努力推進選民登記應登盡登。
和以往換屆選舉選民登記方式有所不同,這次換屆選舉的選民登記方式擴展到五種:在單位或學校登記﹔自行前往選民登記站登記﹔打電話到選民登記站登記﹔居民區選民登記站工作人員上門進行選民登記﹔通過市政府一網通辦“隨申辦”APP掃描登記或點擊選民登記模塊進行登記。
由於彭浦新村街道老年居民較多,工作人員上門進行選民登記以及電話登記成為主要方式。為了給選民提供便利,街道33個居民區選民登記站從9月26日開始,每天8:30-20:00都安排專人進行登記,周末、節假日也不安排休息,方便選民隨時進來完成選民登記。
在充分尊重選民選舉意願基礎上,彭浦新村街道通過12張明細表全覆蓋掌握選民基本情況的扎實工作。
“我們首先把選民分成人在戶在、人在戶不在和戶在人不在三個大類,然后在每個大類中,再分別細分成在單位登記、回到戶口所在地登記、情況不明等若干個小項,最終形成了覆蓋全部選民情況的12張明細表。”彭浦新村街道選舉辦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說,正是有了這樣細致且完整的登記表,每個居民區選民登記站的工作人員才能對各居民區選民登記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選民應登盡登成為可能。
雲平台大屏幕。 上海市選舉辦供圖
本次選舉中,由上海人大開發建設的“換屆選舉雲平台”尤其引人關注。依托“一網通辦”“一網統管”,雲平台將選民登記環節納入,並將功能延伸至選舉全過程,為選民參加選舉創造便利,有利於最大限度提升選民參與度,共同推選出優秀的基層“當家人”。
在雲平台上,最新選情可“一屏縱覽”。讓數據、圖表來說話,實時動態展示各區、各街鎮、各選區,分析、研判、預警,保障換屆選舉始終依法有序推進。
雲平台,覆蓋選舉工作全流程,選民登記功能之外,還可以自動生成選舉工作所需的各類名單、名冊,報表,自動進行代表候選人、當選代表結構等各類報表的統計分析,實現事務“一鍵自辦”,減負基層,很有效。
據悉,此次推出雲平台,旨在讓換屆選舉成為上海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實現選舉工作風清氣正,選舉結果人民滿意。
行使選舉權,珍惜憲法賦予的權利
2021年11月16日,金山區、鎮兩級人大代表換屆選舉日當天,90歲的袁功釪鄭重地把選票交到妻子王瑞芝手中,再一次行使了自己的選舉權。
袁功釪及妻子的選民証。 金山區供圖
袁功釪從1953年開始珍藏選民証,至今已有近四十張選票,在這些選民証中,最早的一張是1953年的豎版選民証,當時22歲的他成為了新中國第一批選民,見証了新中國第一次地方人大代表選舉。談及1953年的那次選舉,他依然非常激動與自豪:“我擁有選舉權,這多光榮啊!”
年滿18周歲具有選舉權。2021年這次選舉,也是“00后”第一次行使民主權利。當天,華東師范大學計算機學院大四學生黃昊,來到普陀區第140選區第10投票站,投下他人生中第一張神聖而庄嚴的選票。“我是2000年出生的,這是我第一次行使選舉權,投票的那一刻,我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人民當家作主。”黃昊不僅是選民,也是一名選舉工作人員,參與選舉現場的物資發放和回收工作。
11月16日,上海市寶山區委書記陳杰,以普通選民身份在寶山區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第56選區投票,依法行使民主政治權利,成為寶山區98萬余名選民之一。
從見証第一次人大選舉的耄耋老人到初次投票的“00后”大學生,再到正常行使選舉權的區裡“一把手”,換屆選舉正在成為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
據統計,上海1270多萬選民在2333個區人大代表選區、4421個鄉鎮人大代表選區進行登記,其中上海戶籍人口登記數1178多萬人,戶籍登記率為92.5%,外省市來滬常住人口登記數比上屆增加了2倍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