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女子四人雙槳奪金 兩位上海姑娘是怎樣成為奧運冠軍的?

7月28日,中國隊選手陳雲霞、張靈、呂揚、崔曉桐(從左至右)在頒獎儀式上慶祝。新華社發
7月28日上午,在東京奧運會賽艇女子四人雙槳決賽中,中國組合陳雲霞/張靈/呂揚/崔曉桐以6分05秒13的成績獲得冠軍,一個新的世界最好成績就此誕生。
歷經13年苦苦等待,中國賽艇人再度迎來榮耀時刻:東京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第十金、中國賽艇歷史上第二枚奧運金牌。其中,陳雲霞和張靈兩位姑娘來自上海,這也是上海運動員在東京奧運會取得的第三枚金牌。
奧運冠軍也有“下水恐懼”
陳雲霞1995年出生於內蒙古,2011年進入上海市賽艇隊。沉著冷靜的她在艇上擔任一號位,這一位置技術要求最高,需維持艇上平衡。
陳雲霞曾在七寶中學讀書,當時還是田徑隊一員,練的是三級跳遠。直到2011年,教練姜述之去選賽艇隊隊員,他看到陳雲霞無論是身體素質還是臂展,都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當時我讓她做了兩個動作,很協調。我的招生很簡單,就是看協調、柔韌性好不好,尤其是跟腱部位。蹲不下去的,對賽艇運動來說后續訓練很累,要費很大的勁去矯正動作。”就這樣,陳雲霞從地面項目轉向水上項目,教練也沒少幫她克服下水恐懼。經過5年的專業訓練,陳雲霞成為各大女子賽艇項目的奪冠者。
張靈“跳級”進入國家隊
張靈今年24歲,出生於上海。2015年,張靈進入國家賽艇隊,當年第一屆全國青年運動會,她獲得賽艇女子單人雙槳和女子四人雙槳兩枚金牌。比起陳雲霞,張靈更像“科班出身”的賽艇運動員。2007年,張靈在啟蒙教練的選拔下進入青浦區少體校賽艇隊,開啟了賽艇生涯。在隊裡,她是非常討人喜歡的隊員,性格開朗,訓練刻苦,各方面能力比較平衡,綜合實力強。
2016年,剛參加完青運會不久,年僅19歲的張靈就登上裡約奧運會的舞台——“跳級”進國家隊,再“跳級”進奧運會。在成為東京奧運會儲備人才后,這五年間,張靈變得更加沉著冷靜,隊友的肯定給了她極大的動力和堅定的決心。
一條艇背后的“一條心”
“張靈是上一屆奧運會第六名。陳雲霞屬於這個團隊的新手,跟著國家隊成長了很多。”上海市競技體育訓練管理中心水上運動中心黨總支書記董瑛說,從上屆奧運會開始的五年時間裡,姑娘們始終堅持到現在,就是希望能在這個項目上有所突破。
上海市競技體育訓練管理中心水上運動中心副主任顧廣溢用“很能吃苦,也很能開動腦筋”來評價兩位上海姑娘。顧廣溢說,在國家隊和中國賽艇協會的帶領下,水上運動中心在各方面訓練更加精細化,甚至做到了“一人一計劃,一人一檔案”,“這為我們今后參加奧運會以及世界大賽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我相信,我們的女子四人雙槳以及中國賽艇,今后也會取得優異成績。”顧廣溢說,因為從兩年前這條艇組隊以來,她們都是以冠軍身份亮相的。這次奧運會的成績,也証明了她們在這個項目上的實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