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雙減”政策正式落地 滬上校外培訓機構聞風而動

2021年07月26日08:58 | 來源:周到
小字號
原標題:“雙減”政策正式落地 滬上校外培訓機構聞風而動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雙減”政策正式落地,上海被列入試點城市。

此次《意見》出台,專門針對校外培訓提出了規范要求,包括嚴禁資本化運作、嚴禁超前超標培訓、法定節假日及寒暑假不得進行學科類培訓等重要事項。

對於教培機構,這無疑是一場“風暴”,記者在近期採訪中發現,有的培訓班老師一改往日節奏抓緊時間銷課,有的機構假期未半就開始催繳秋季學費……

培訓機構取消作業

政策出台前還在報課

政策落地前夕,記者採訪了幾位學生家長,他們的孩子無一不正在教培機構上著暑期課程。

“收到的教材比往年少,‘計算小超市’和‘加油站’沒了。”六月底,在學而思報了暑期班的家長反映,今年的暑期作業取消了,有家長則稱,自己報的班從春季開學以來,就已經沒有布置過課后作業了。

據記者觀察,在前日政策正式出台前,教培機構七月、八月的暑期課程都在正常報名、開班,九月的秋季學期也可以報。個別家長反映,“上周才剛剛收到課程顧問催繳秋季學費的信息”。

“兒子的培訓班最近勸我換線上上課,我要退費,他們不肯,說了一大堆理由,好像退了就考不上大學了。”四年級學生媽媽張敏(化名),自從聽到了有關整頓教培的傳言,就一直關注著此事動向,就在上周,課程顧問建議他們把課程換到線上,並催她繳納秋季學費,讓她很不滿意。張敏認為,線上課程更適用於有較強自律能力的學生,自己是雙職工家庭,她覺得兒子沒這個自制力在家學好網課。

對於秋季課程的繳費,她說,機構一直都是這樣的模式,暑秋連報,七月沒結束,就開始催繳秋季學期學費。但她今年暫緩了報名,“最近先不付錢,看情況再說”。

三年級學生的媽媽趙琪(化名)發現,孩子報的課外補習班,老師正在抓緊“銷課”。

與張敏不同,趙琪報名的屬於熟人介紹的培訓班,規模不大,家長都是因為認可老師本人的教學才來報名。趙琪注意到,這段時間老師的排課率提高了,節奏明顯加快。

“以前周末還有得休息,周中也就安排兩三節課。現在老師從早上到晚,一天也不休。”趙琪猜測,老師是不是聽到了什麼“風聲”,要趕緊把賣出去的課上完,以免退費。

前日晚,官方消息發布后,教培機構好未來(學而思)、新東方發微博表示,堅決擁護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接下來,這些大大小小的教培機構是否會有退課、退費等動作,家長們正在密切關注。

家長“身不由己”

全民補課意義何在

“沒想到這次這麼嚴厲。”“以前說民辦搖號,我也不信。但它就是搖了,學校間差距也的確在減小。”政策落地前,盡管前期已經有接二連三教培整頓的消息出來,但看著依舊火熱的報課氛圍,許多人還是照常報名,直到《意見》出台。

那些狠戳父母心窩的“您來,我們培養您孩子﹔您不來,我們培養您孩子的競爭對手”雞血口號,以及營銷號講的牛娃故事,都在裹挾著家長的選擇。

普陀區,一位學生家長看到政策出台,甚至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連連念著“太好了”:“早該治,孩子真的太累了,大家都在補,我們不補又不行。”她告訴記者,自己是個“佛系”媽媽,可做家長有種身不由己的感覺,不想讓孩子這麼累,但又怕不補課掉了隊對不起孩子,她心疼兒子八九歲就沒了雙休日的權利。

面對部分家長的抱怨,她發出反問:“難道離開了課外輔導機構,教育就要一蹶不振了嗎?以前沒有課外機構,該成才的還是會成才,如果補習是為了好名次,那全民補課的意義是什麼?”

一位中學生的父親以民辦搖號為論據,談了他的看法。據其觀察,從搖號以來,由於不再掐尖選拔,民辦中學裡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而許多牛娃“遺落菜中”提升了學校總體成績。“學校的差距小了,我們肯定就不願意大費周折擇校,家門口的學校不用接送,不用花錢租房,教育成本就能降下來。”他認為。

當然,也有反對的聲音,比如趙琪。她覺得,如果取消機構課程,想給孩子補課的隻能轉向一對一的形式,而優質的老師資源有限,結果可能會造成兩極分化,有條件和資源的家庭請得起,普通人家就會失去機會。

她算了一筆賬:“學而思一對一要880塊一節課,外教寫作課一對一要1000塊。有多少人舍得?多少人能長期支付得起呢?而線下的班級課一節200塊,線上更便宜。”

對於這種觀點,支持整頓的家長們認為,隻要大范圍“人人補課”的情況好轉,少數人願意高價補課是自願行為,不會影響大局。

滿足學生多樣需求

學校提升課后服務水平

孩子們的課外培訓減少了,自由回來了。那麼,時間該如何安排?課外興趣是否能得到滿足?雙職工家庭的看護壓力怎麼辦?

今年暑假,寶山實驗學校的許多學生,正體驗著學校豐富的暑托班活動。周一打籃球、下棋、校園採摘、閱讀﹔周三動手制作中國結、創意畫,學茶藝和點心制作﹔周五,欣賞優秀影視作品……

在普陀區桃浦小學愛心暑托班,鎮團委特邀區域化團建單位配送了一批課程,如自護教育、錢幣知識、小小建筑師、身邊的科學、游戲制作等課程,每班配備了2名高中生志願者和5名大學生志願者協助班級管理。

擊劍、武術、跆拳道、旱地冰壺、輪滑、足球……今年的暑托班給孩子們提供25個體育項目的學習體驗機會,市體育局在全市選派500名教練員,向學生們配送7500課時的培訓內容。

上海暑期托管走在全國前列,2014年起,就已經在開展小學生愛心暑托班,由團上海市委、市教委等多家單位共同主辦,緩解全市小學生暑期“看護難”問題。今年,整合多方優質資源“組團式”服務,為543個辦班點的數萬名小學生提供多樣暑托班生活。

“很多學校本來就有學校少年宮,以往寒暑假也是開放的,學生在這裡活動、集訓等等。學校的假期有老師值班,此外還會鼓勵青年教師、黨員教師、行政人員,大家一起來輪班。”寶山區教育局工作人員介紹,今年,在以往愛心暑托班的基礎上,各個學校發揮智慧,結合本校特色,進一步開展暑期托管工作。

此外,課后服務也將進一步提升,對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學校應提供延時托管服務,初中學校工作日晚上可開設自習班等,在校內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

“希望暑期托管能擴大覆蓋范圍!讓有需要的都能報上名。”一位家長表示,孩子學校尚未開啟此服務,社區托管名額有限,報名存在難度,希望這樣的好事能惠及更多人。

[記者手記]

讓教育主陣地回歸學校,讓教育理智回歸家長大腦

“其他人都在補,你敢不去嗎?”幾乎每個義務教育階段的家長,都面臨過這樣的靈魂發問。

我見過許許多多自稱“佛系”的父母,最終沒能“守住本心”,踏入補課大軍。

這些年,教培機構引領的超前學習,甚至把手從義務教育伸向了幼兒園。

曾採訪過一個幼兒園大班的女童,她指著新概念二的句子邊哭邊念,面對完全不能理解的英語語法,自信心被破壞殆盡。

中國人對教育的普遍重視程度之高,史無前例。逐利的資本涌向教育,用焦慮捆綁中國家庭,制造出千億級市場。

據統計,校外培訓機構總數在2019年新增到達近60萬家峰值,2020年又新增40余萬家,注銷10余萬家,機構總數遠超同期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數量。

學校教一套、機構教一套,超前學習、唯分數論……打了雞血的教培,早就把教育的本質拋在腦后。嚴厲整頓校外教培機構,就是要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的作用,不能使機構在學校之外構建另一個“教育體系”。

在叫好的聲音當中,也夾雜著不滿。

不能輸、不甘於人后、寄高期待於孩子的家長,甚至呈現出“斯德哥爾摩效應”,孩子得一刻清閑、自由,就覺得耽誤了“天才寶貝”的發展。

當然,對於這些永遠充滿焦慮的家長,我們也尊重他們的選擇,但隨著“前排的人站起來,所有人不得不跟著一起站起來”的時代過去,相信大部分家長,都會回歸理性,回歸教育的本質。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家庭教育,不應該把自我認知與成績挂鉤,脫離了成績就找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家長權威,更不該抹殺個性、忽視心理健康,別等聽到極端案件時才驚嘆:為什麼現在的孩子不留戀人生!

每年升學季,我們都會對出色的高中畢業生做採訪。孩子們的優秀各有特點,但有一個明顯的共性,就是父母尊重、開放的教育理念,以及幾乎不參加學科補習。

把學校教的吃透、及時清理疑難﹔增強學習內驅力、提高效率﹔勞逸結合、有興趣愛好,才是他們出眾的原因。

與其塞錢給補習班求一個心安,家長們不如想想,怎麼引導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成長為內心陽光、熱愛生活的人。

(責編:嚴遠、韓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