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建設“全鏈條”社工服務新格局,楊浦這個社工站這麼干→

2023年02月23日09:52 |
小字號

社會工作者是社會治理中的重要部分。長久以來,延吉新村街道在社工服務方面堅持增量與提質並舉,不斷規范社工站的建設運營和日常管理,著力提升社工服務人才隊伍專業化水平,助力街道社工服務品牌的運行標准和服務框架不斷“立”起來。如今,延吉新村街道綜合社工站以及各類服務項目呈現“百花齊放”的新發展格局。

“12345+X”運行模式 完善規范社工站服務

作為楊浦首家街道社工站,坐落於控江路669弄2號1樓的延吉新村街道綜合社工站去年正式對外開放。走進社工們的“娘家”,在煥然一新的工作環境裡,社工們為延吉社區工作服務貢獻自己的專業力量,向市民提供精品化的服務項目。“目前社工站推出的服務項目主要集中在綜合運營、特殊人群、社區治理、社區志願者等方面。”延吉新村街道社會組織服務中心理事長王偉立說。

據了解,社工站主要採取“12345+X”的運行模式。“1”指“延吉新村街道綜合社工站”,將社工站打造成“社區公益服務和社區治理的資源整合與服務樞紐中心”﹔“2”指建立“線上線下社工站”﹔“3”指以“社聯會、社服中心、基金會”作為運作主體發揮不同功能﹔“4”指發揮“四個睦鄰中心”特長﹔“5”指注重加強“社區、社會工作者、社區志願者、社會組織、社會公益慈善資源”聯動﹔“X”指打造公益品牌項目,培育一批政治思想過硬、熱心社區公益的社區工作者和社區志願者,培養一批有特色的社會組織、社區自治組織。

值得一提的是,街道為了規范化建設社工站於2022年8月編制了《楊浦區延吉新村街道綜合社工站制度手冊匯編》。目前,延吉新村街道綜合社工站共培育出社工20多名。

成立心理工作室 送上來自“娘家”的關愛

為了讓社工服務人才隊伍“強”起來,讓社工切實感受到來自“娘家”的關愛,2月17日,延吉新村街道綜合社工站首次推出“心靈有約”個案咨詢室,為10名社工開展了一場沙盤游戲活動。游戲中的沙盤、沙子、玩具模型等元素激發了社工的豐富想象力和創造性,沙盤上的情境會將個人問題反映出來。這是一種探索本人和加深成員間相互了解的方式,鼓勵社工學會把負面情緒予以轉移,從而以向上的心態投入到社會工作中。

中級社工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張曼曼介紹:“社工也需要被關心,要鼓勵社工釋放消極情緒。我們立志將‘心靈有約’心理服務工作室打造成楊浦第一家在社工站內以線下沙盤游戲為特色的心理工作室。”社工在助人為樂的同時也需要被呵護,街道社工站考慮到社工的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從心理需求入手為社工群體送上一份關愛。

引入高校智庫力量 培育增強社工專業水平

不少從事社會工作的人曾有這樣的困惑:雖然付出了許多,但總有救助對象抱怨他們的服務態度還不夠好、服務質量也不盡人意。社工劉麗雯也有這樣的體會,“可能因為社工做的都是一些生活當中不起眼的小事情,其實我們的服務就圍繞在每個人的身邊。比如在福利院和敬老院幫扶、協助職能部門下沉基層、推動無障礙環境建設,這些領域都有我們的參與。”

社工服務工作講究精細化,專業的事情還是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對此,街道著力建成職業化的社工服務人才隊伍,進一步增強持証社工的實操能力。早前,延吉新村街道綜合社工站確立為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與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去年年底,同濟大學“城市360”空間改造團隊在延吉新村街道綜合社工站成立了一支志願服務隊﹔今年2月20日,延吉新村街道綜合社工站成為上海政法學院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一直以來,延吉新村街道大力推進社工站建設,把更多財力、物力、人力投向了師資力量升級、實踐基地共建等領域。未來也將積極引入高校智庫力量,培育一批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助力社區更好發展。

未來,延吉新村街道將按照“重實用、提品質、樹品牌”的思路和方法,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家園建設為目標,以幸福品牌為抓手,積極探索打造社工站,注重發揮持証社工實操能力,不斷拓寬“服務半徑”,強化“服務深度”,精耕細作構筑特色社會治理品牌,讓百姓於細微之處感受到來自社工站的關愛,建成延吉新村街道“全鏈條”社工服務新格局。

(來源:上海楊浦)

(責編:董志雯、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