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山“社區通”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上海市寶山區地處上海北麓,擁有200余萬常住人口。如何讓全城老百姓都廣泛參與社區治理,真正體現人民當家作主?近年來,寶山區深化運用黨建引領社會治理智能化系統“社區通”,引導575個居村社區、80余萬居村民、50余萬戶家庭實名上線,深入了解民情,真實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推動問題解決,接受人民監督,開創了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的生動實踐。
“線上議事廳”廣泛參與,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
30余萬戶家庭、332萬人次直接參與、討論、決定和管理社區公共事務,充分發揚社會主義直接民主。
社區通裡齊議事,“微”改造帶來“大”變化
寶山區淞南鎮淞南十村小區的籃球場是社區的熱門運動場所,居民們喜歡在這裡打打籃球聊聊天,但是在籃球場南側有一塊綠地,由於種著麥冬和夾竹桃,常年密不透風、蚊蠅滋生,成為了小區的衛生死角,垃圾亂扔、隨地大小便等問題時有發生。
針對這個情況,242號樓的居民楊女士在議事廳中提出《籃球場新建健身點的提議》,得到了300多位居民投票支持,引起了居民區黨總支的高度重視,牽頭居委、物業和業委會開展線下調研,充分了解民情,傾聽民意。經多方合力,最終鏟除了這塊籃球場南側的衛生死角,新裝了健身器材,添置了座椅,種上了櫻花,原本的臟亂差變成了干淨整潔的健身點。不久,43號樓的郝先生在議事廳又發布了一則“籃球場健身器材那邊的牆有點單調”的議題,引起了居民們的圍觀和熱議,不少居民提出可以在牆面上進行彩繪涂鴉。經多次線上線下討論協商,最終根據居民的意見形成了兩套以全民健身為主題的彩繪方案,通過線上投票交給居民們決定。一周之后,籃球場健身點終於完成了華麗的變身,塑膠跑道內是嶄新的健身器材,大幅的牆面彩繪色彩亮麗,既美化了環境,也點亮了每個社區居民的心。
“人民信箱”問計於民,搭建線上民意“直通車”——
21萬個問題和建議匯集民聲匯聚民智,讓人民的一條條“微建議”累積起社區治理的大民生。
聽心聲,匯民意,上下合力還路於民
寶山區淞南鎮淞南一村八旬居民胡老先生,通過社區通“人民信箱”反映,1.9米寬人行道隻剩兩個各0.9米通道。
淞發路淞良路西北角的路口,由於歷史原因,布設了路燈、電線、紅綠燈三個杆體,僅1.9米寬的人行道口被擠插成隻留兩個各約0.9米的狹窄通道。每當行人路過,隻可一人勉強而行,若遇輪椅或童車欲過,極易被逼至車行道,存在安全隱患。胡老先生借著淞發路大修機遇,通過社區通“人民信箱”反映了這一問題,建議將三根杆體整改遷移,還路於民。
因為三根杆體都在正常使用,均由各自權屬單位管理,遷移難度可想而知。居委收到訴求后,“一鍵派單”至城運平台,經過流轉由淞南鎮建管中心接單。建管中心接單后,與居委一同先后對接區公安分局的交通信號燈管理部門、探頭監控部門、國網上海電力、中國移動、電信、聯通等單位,針對管線布局和設施狀況,制定先上后下、先易后難、無縫銜接的施工方案,克服場地狹小的作業限制,將紅綠燈杆移到淞良路拐道,電線杆遷至對面路口,拓寬居民通行道路,實現了還路於民,得到了人民群眾的交口稱贊。
“社區民心項目”,讓人民當家作主——
創新開展“社區民心項目”勾選,通過“居民打鉤”主動征詢民意,根據投票情況確定居民真正需要的社區項目重點推進。
開啟“智慧門”,直達“民心門”
明明地鐵站就在眼前,卻要繞行800米才能到達。寶山區大場鎮泓匯地標小區緊臨7號線南陳路站和經緯匯商場,開發商交房時承諾居民可以通過地庫直達地鐵站。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地庫通往地鐵站的通道一直封閉,居民不得不繞行800米乘坐地鐵。
為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城市綠洲第三居民區黨總支牽頭,通過社區通推進“社區民心項目”,以“居民打鉤”的形式收集居民的實際需求,經居民們在線投票,最終“打開地庫與商場、地鐵的通道”成為年度社區民心項目、作為社區重點工作加以推進落實。在黨支部、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商場、地鐵公司共同努力下,2021年7月聯通小區地庫、商場和地鐵站的旋轉門終於成功開啟,居民隻需穿過這扇門,就能與地鐵站通道無縫連接。這扇“一進一出、一人通行”的旋轉門禁不僅是一個便民的通道,還融入了科技手段,配有體溫檢測報警功能,入口處安裝了高清探頭,確保居民人身安全,被居民們親切的稱之為“智慧門”。這扇小小的“智慧門”,背后是社區對居民需求的主動把握,是與各方資源的精准對接,真正實現了“民心項目”的民心所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