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治理停車難,上海正全面打通“最后一公裡”

2021年07月22日08:43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原標題:治理停車難,上海正全面打通“最后一公裡”

“小區車位不夠用,下班晚了就要發愁停在哪裡”“外出購物,有時要停到離商場很遠的地方,不方便”……近年來,上海城市交通的機動化進程日益加快,小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加劇了道路交通擁堵,也引發了停車難問題,特別是老舊住宅小區、三甲醫院等,供需矛盾突出。

如何緩解這一難題?作為上海市16項民心工程之一,“停車難綜合治理工程”正在各區全面實施。近日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相關參與主體正多措並舉,探索停車資源挖潛擴容,打通大數據時代停車的“最后一公裡”。

有限空間找增量

長寧區延安中學,地下停車場出入口位於學校外部,且部分車位對社會車輛開放。

一般來說,學校出入口設置在校園內部,出於安全的考量,很難實現這樣的資源共享。“延安中學之所以能夠做到,源於在2012年新建車庫時,一個較為超前的設計——車庫出入口置於校外。”運營方上海東虹橋體育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楊君成告訴記者。

當時,教職工有停車需求,學校也有對公眾開放的游泳館。為了緩解停車難題,決定向下要空間,在學校操場下新建車庫。了解到此事后,周邊居民表達出車位共享的願景。出於區域共治等多方面考慮,在教育局和新涇鎮等多部門協調下,將車庫設計成內外部分離的形式,為如今的停車共享預留了條件。

長寧區延安中學地下停車場,圖中左側為社會車庫出入口,右側為學校內部車庫出入口。

“目前,車庫對外開放共享泊位116個,同時首批提供40個車位,對學校附近的天台家園、雙流小區等多個居民區進行錯峰停車試點,通過‘上海停車’App就可以實現錯峰共享一鍵簽約。”楊君成介紹,地下車庫共享泊位使用率已達到40%左右,十余個車位實現錯峰共享簽約。

延安中學車庫改建工程,有其特殊性,但也提供了一種思路,那就是在停車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規劃設計階段就要充分考慮到停車問題,為產生“增量”預留條件。

與此同時,不隻局限於點位本身,而是將更多主體、更廣區域一同納入,通盤考慮,通過錯峰共享等方式,提高資源的使用率。

以位於長風地區的長風11號綠地為例,它的周邊有市兒童醫院、市婦幼保健中心、普陀區婦嬰保健院、華師大四附中、普陀區綠洲幼兒園“三院兩校”。早晚高峰期間,瀘定路、同普路長期處於停車排隊、水泄不通的狀況。

為緩解這一問題,普陀區新建長風11號公共綠地地下車庫,共建設389個公共停車泊位,其中機械式停泊位340個、無障礙泊位8個、新能源充電樁泊位39個。地下車庫與兒童醫院車庫聯通,目前高峰時段利用率達到70%以上。

打通“最后一公裡”

“你們想要解決我們的難題,反過來摸我們的家底做什麼?”這是楊浦區控江路街道工作人員排摸轄區內車輛信息時,時常要回答的問題。

控江路街道,一個位於楊浦區中心區域的飽和型純居住社區,涵蓋60個小區、25個居委會,其中六成為老舊小區。根據去年排摸的數據,街道居民停車需求為1.2萬個,實際供給為9600個。高密度的居住人口,有限的空間資源,使得各類停車的投訴與矛盾時有發生。

“針對矛盾相對突出的點位,我們通過挖潛擴容等方式加以緩解。”控江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王曉樂介紹,比如滄州路180弄小區,結合美麗家園改造工程,邀請同濟大學專業團隊參與,進行空間重新規劃與布局,新增160個車位。

滄州路180弄小區美麗家園改造前后對比圖。

同時,作為上海最早一批探索者,控江路街道從2017年開始,圍繞智慧社區搭建數字化平台,推進一網統管應用場景建設,探索更為有效的社區治理模式。其中,一個重要的場景便是智慧停車系統。

記者在街道城運中心看到,中央大屏上正實時更新各類數據,涵蓋區域內多個小區、路側停車位以及公共停車場庫,剩余車位數、分時段車位使用情況等信息一覽無遺。

實際上,在前期建設階段,摸清停車“家底”並不容易。這牽涉到數字化建設的一個問題,即一套新型的治理模式,如何有效地觸達民眾,打通“最后一公裡”?在控江路街道城運中心相關負責人陶勇看來,最有難點的一環,便是群眾工作。“比如摸清小區業主停車以及臨時停車情況,需要統計業主車輛信息,一些居民出於隱私的考慮,開始不是很理解。”

為此,居委會、小區物業以及業委會“三駕馬車”共同努力,進行多番溝通與說服。為了數據的准確性,工作人員還會在凌晨蹲守在小區內,盤點車輛信息。

在各方配合下,數據慢慢沉澱,智慧停車系統變得越來越“聰明”。它與市級停車平台、“上海停車”App進行了數據對接,實現居住小區專用停車資源與經營性停車場(庫)、道路停車場等各類公共停車資源共享利用。

在智慧停車系統上,剩余車位數、分時段車位使用情況等信息一覽無遺。

據介紹,該系統覆蓋小區今年底將擴大至25個,預計明年實現街道級社區全覆蓋。面向公眾的停車小程序也在試運行中,預計今年下半年正式上線。屆時,打開小程序,就可以查看控江路街道區域所有類別的停車信息。

在數字化治理的時代,不是光靠裝一套軟件或系統就能一勞永逸。王曉樂坦言,小程序上線后,可能還會碰到其他管理上的問題。比如說,到了規定時間,臨停車輛不駕離怎麼辦?市民根據小程序導航到了小區,但是門衛拒停怎麼辦?這些都需要進一步研究和破解。

“基層治理的參與不可或缺,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將提高資源使用率落到實處。”在楊浦區交通委副主任王祎看來,搭建數字平台的價值在於,為基層治理提供數據支撐。通過線上線下的群眾工作互動,形成良好工作機制。以新型治理方法,規范停車行為,建立良好秩序。

多方主體“協同作戰”

從治理思路上看,上海正通過結合外部規劃新建公共停車設施、鼓勵利用周邊資源開放共享、挖掘老舊小區和醫院內部潛力開展新建等方式,開展停車綜合治理。

“到2022年,將累計推進創建100個停車治理先行項目,開工建設1萬個公共停車泊位,其中,2021年創建40個先行項目,開工建設4000個公共泊位。”上海市道路運輸局設施運行處相關負責人朱華勇表示。

假如把目光放到具體的項目上,不難發現,停車難治理並不是交通管理部門的單方作戰,而是多方主體參與,聯合推進。

在此過程中,相關部門結合項目實施情況,對有關建設標准進行更新,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導則也在陸續制定中。以公共綠地下新建車庫為例,按照以往的標准,開發面積必須控制在30%以內。交通管理部門與綠化部門經過多次磋商,將這一比例放寬至50%。再如,市民防辦印發了專門的指導意見,提出通過制定支持政策、業態調整等方式增加公共停車設施,支持並參與停車難綜合治理工作。

“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社區治理同樣重要。”朱華勇指出,參照楊浦區控江路街道的經驗,各區可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探索,通過加強社區治理以及居民自治,真正深入到基層,打通上海停車App的“最后一公裡”,形成整個數字化系統的閉環。

此外,記者了解到,上海正在關注新技術的應用,比如隧道股份推出的垂直盾構技術,可極大地提高空間使用率。不過,這不僅僅關乎技術可行性,在土地出讓、投資模式等方面,相關部門正在進一步研究操作路徑。

(責編:嚴遠、韓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