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智融合,在優美的校園裡收獲知識與美德

“教育就是要育人”
“胸中有書,目中有人”
“既教文,又教人”
……
上海市楊浦高級中學名譽校長、人民教育家於漪老師的話,一直銘刻在楊高的校園裡,也刻進學校的基因裡。教育的本質是什麼?一所學校該怎樣去育人樹人?如今,於漪老師“德智融合”的教育理念,深入到楊浦高級中學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教育和學校管理之中。
傳承於漪精神
上海市楊浦高級中學成立於1953年。現任校長、上海市優秀校園長張田嵐,帶領師生將“德智融合”的思想不斷發揚光大。當前,在“雙新”背景下,學校致力於挖掘學科內在的育人價值,將其與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相融合,立體化施教、全方位育人,真正將“立德樹人”落實到學科主渠道、課堂主陣地。
“人民教育家”於漪擔任上海市楊浦高級中學名譽校長
現任校長張田嵐,2021年被評為上海市優秀校園長
“德見一題一課,育見一言一行”。楊高是一所致力於回歸教育本質的學校,其背后有著多年凝結而成的思想結晶。學校前身為上海市第二師范學校,1997年轉制為楊浦高級中學。1985年,於漪擔任學校校長,以“一身正氣,為人師表”作為全校師生的座右銘。2019年,從教68年的於漪,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獲得了“人民教育家”國家榮譽稱號。
於漪老師說,“學科本身有德有育,具備內在的育人價值,而教師要做的,就是把學科本身的德育特點激發出來,把它與知識傳授能力的培養相結合,全方位育人,真正將立德樹人落實到學科主渠道、課堂主陣地。”
而今,學校一直積極探尋於漪老師“德智融合,滴灌生命之魂”教育思想的轉化路徑與方法。同時,學校在校園內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步入郁蔥的林蔭大道,一塊刻有“培根鑄魂”的巨石躍入眼帘。此外,文化石、樂英亭、荷花池、思想者雕像等文化景觀令校園“一步一景”,在潛移默化中傳遞美德的意涵,育人於無聲。值得一提的是,學校佔地110畝,建筑面積5.7萬平方米,而綠化面積高達3.1萬平方米,被評為全國造林綠化“400佳”單位,可謂是一所綠樹掩映、鳥語花香的“學習殿堂”。
高質量教師隊伍接力成長,打造“德智融合”特色課程
楊浦高級中學確立建設“德智融合、自主發展”的學校課程體系的目標,形成了一批有學校特色的“德智融合”精品課程,並探索立體化施教、全方位育人的特色課程,推動學校特色課程持續完善,促進學科與德育的深度融合,提升學校全體教師的育德能力,促進學校整體教學方式的變革。
實現教師群體的知識聯動,是實現“德智融合”思想實踐轉化的可靠路徑。學校站在教師素養生成角度,幫助教師成長,努力建設新時代高素質教師隊伍。作為上海市教師專業發展學校暨見習教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學校教師們通過相互學習、討論觀察的方式,理解如何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地將德育和智育融入到學科教學中,促進學生德性和智性的和諧發展,讓“德智融合”的教育思想進一步內化和自覺。
近年來,學校有6人被評為正高級教師,4人被評為特級教師,33人被評為區學科名師和各級骨干教師,碩士研究生有66人。學校先后涌現出全國勞模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上海市優秀校園長1人,上海市先進工作者1人,上海市“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1人,上海市十佳班主任和優秀班主任3人,楊浦區“四有”好教師稱號1人,楊浦區教育系統“學於漪先進典型”個人1人。
教師隊伍裡,語文組是在於漪老師的關心和愛護下成長起來的優秀教研組團隊,明確提出“讓語文課多一點文化底蘊”的教學大目標,開展“讓寫作教學回到人”研究,注重人文熏陶和正確價值引導。這一團隊曾獲得上海市勞模集體稱號,也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先進集體。團隊中先后有8名教師被評為特級教師,三代特級教師接力成長,成為上海教育界一道亮麗風景線。
在繼承中求創新,在創新中謀發展
近日,楊浦高級中學在教學樓大禮堂舉行了科學創新月閉幕式。這場全員參與、豐富多元、腦力激蕩的校園科創盛會令大家收獲滿滿。同學們在閉幕式上通過視頻重現了活動中的點點滴滴,總結了取得的成果。楊浦區少科站副站長周建軍表示,楊高科創活動具備多元化與精准化兩大閃光之處,同學們也能發掘科創熱情,並為之付諸實踐。
科技創新課程,同樣是楊高在“雙新建設”背景下貫徹“德智融合”教育思想而結出的碩果。學校特別關注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培養,推行科學創新人才培養計劃,設立多種科學創新實驗室,包括數學創新實驗室、數字地理交互創新實驗室、生物多樣化展示中心等,為學生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提供硬件保障,同時把科技教育作為學校教學活動列入正式課程。
學校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校內外各類科技競賽和科學創新研究活動。近三年,楊高學生共有54人次在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等各類科創競賽中分別榮獲一、二、三等獎﹔楊高學生團隊榮獲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萌芽賽道的最高獎“創新潛力獎”。
今年是楊浦高級中學建校70周年。早晨師生共同在晨跑中感受朝氣蓬勃的力量,午休時學生自發組織的“樂享青春”音樂會奏響青春樂章,放學后各種藝術、體育、科創等社團“百花齊放”……70年的育人積澱成就了當下的美麗校園,學校將繼承傳統,發揚特色,德智融合,五育並舉,綜合育人,在“雙新”探索之路上踏實前行,有所作為。
(來源:上海楊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