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中學生提出的裡弄房改造建議,被房管部門採納

9月19日上午,在華東政法大學附屬中學(以下簡稱“華政附中”)的升旗儀式上,華政附中師生給《長寧區推進新式裡弄衛生設施改造工程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草案)》提出的意見建議得到了相關部門的正式反饋,區房管局對5條建議基本予以採納,並向學校發來了感謝信。
“在長新小區,我們跟隨居委會書記的腳步,來到一座‘老上海風’的房子。剛踏進屋子一樓,映入眼帘的就是狹窄的過道與公共廁所,戰戰兢兢地走過一段陡峭狹長的樓梯才能通往二樓,眼前是空間不大的廚房和堆滿雜物、電器、家具的露天走廊……”談及實地考察時的情景,華政附中初二年級的陸森至今記憶猶新。
陸森告訴記者,參觀的第二座老房子,屋內空間窄小、設施陳舊,已有百年歷史的木質地板樓梯亟需修繕。針對實地考察的情況,師生們進行了意見討論,提出了具體的建議,當場就和長新居委會黨總支書記趙惠萍交流起來。“社區的新式裡弄見証了上海的百年滄桑,但是其臟亂的衛生環境讓居民們苦不堪言,同學們的部分建議很實用、可操作性比較強,希望通過衛生設施的改造,居民們的生活環境可以得到明顯提升。”趙惠萍說道。
據悉,為拓展人民群眾有序參與重大行政決策的渠道,在《長寧區推進新式裡弄衛生設施改造工程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草案)》發出征求意見之初,區府辦就主動對接了上海市具有法治特色的華政附中。在華政大學生法援團隊和老師的指導下,華政附中的學子制定了詳細的調研計劃,並在實地考察中后,結合發現的實際問題和草案展開研討,提出了數條建議,提交至區房管局。
經研究論証,5條建議被採納,其中就包括了對“根據相關公房承租人協商一致意見,對証載衛生間裝修較好的,補充增加吊頂,台盆,淋浴等衛生設施設備”這一條,增加了“增加適老配套設施”的內容。
學生代表吳若婕說:“每當路過繁華的江蘇路,總會留意到幾幢不起眼的居民樓裡,進進出出著頭發花白的老人。雖說居民樓的外裝並不差,但內部的居住環境往往令人擔憂。”當得知建議被採納后,吳若婕欣喜地說道:“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切身感受到了修法的參與感和幫助改善民生的使命感。”
作為“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的首次提出地,長寧區今年在重大行政決策制定過程中,主動聽取各方意見,廣泛吸納人民智慧,首創公眾參與“三進”制度,即:公眾參與聯系點“進社區、進窗口、進學校”。
以這次征求意見為契機,長寧區下一步計劃將在華政附中建立長寧區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聯系點。記者了解到,這將是長寧區第一個設在校園裡的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聯系點。在華政附中即將落成的學生事務中心裡,也將開辟一塊專門的場地,供師生開展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活動。
升旗儀式上,區府辦火玄燁被校方聘為了長寧區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聯系點(華東政法大學附屬中學)法治輔導員。“建立這個聯系點,就是為了將聽取意見的觸角延伸到校園,讓師生能直接參與到制定重大行政決策的過程中來,我也將做好區政府法制部門、各委辦局與學校、師生之間的橋梁。”火玄燁表示。
區府辦法律事務科相關負責人表示,重大行政決策“進校園”是長寧區推動重大行政決策成為法治政府建設新名片的重要一步。在決策事項集體審議環節,還計劃邀請師生作為公眾代表,列席區政府常務會議。在后續涉及民生的重大行政決策事項過程中,長寧區還會協同相關的決策承辦單位做好公眾參與工作,進一步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三進”工作。
(來源:上海長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