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一份特別的禮物!“人民教育家”於漪給楊浦教師寫了一封信

2022年09月13日16:46 |
小字號

“人民教育家”於漪是楊浦教育人前進路上的明燈。多年來,楊浦扎實開展“學於漪”系列活動,並以於漪教育教學思想研究中心建設為契機,不斷推動楊浦教師接續傳承前輩薪火,用心感悟育人精神,踔厲奮發站好新時代的講台,在教育工作一線涌現出一批學於漪的先進典型,凝聚起楊浦教育的新力量,也成為我們身邊的榜樣。

9月10日是第38個教師節

在這個心懷感恩的日子裡

我們收到了來自於漪老師的信

各位老師:

節日好!

讀了個人和集體先進典型事跡的介紹,很感動,也很受教育鼓舞。不管是教齡長教齡短,不管是從事管理工作還是教學第一線,不管是堅守本校本職工作,還是克服眾多困難支邊支教,都是精神振奮,勇往向前,取得了教書育人亮麗的成績,令人尊敬。特別是在新冠疫情防控極其復雜艱難的情況下,肩負“雙減”“雙新”探索重任的老師,依然笑迎挑戰,千方百計通過線上線下各種方式,解學生之困,教好學生,這種對基礎教育的敬重忠誠,對莘莘學子的仁愛之心與博大情懷是精神財富,值得贊美與弘揚。

成績的取得是我們黨長期教育我們鑄師德、增師能,教師群體同心同德,共同奮斗的結果。而今,第二個百年奮斗已經啟程,新長征號角已經吹響,我們教師更要奮發有為,緊跟時代發展的脈搏,為建設高質量教育貢獻聰明才智,貢獻力量。

學校基層和一線教師任務繁重,瑣細工作繁多,然而,再忙再累,對我國教育的本質屬性一定要牢記心間,反復思考,正確解答,並付之於實踐。

一是我們所從事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本質屬性。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特別指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這極具戰略意義的“三問”,是時代之間,是黨和國家之問、是人民之問。教育是有靈魂的,這正是當今教育的精魂所在。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變局,不同價值觀念相互碰撞,未成年人成長環境發生深刻變化,這些都對教育培養人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為此,在教育的根本問題上,不能有半點含糊。我們培養學生成長成人成才的崇高目的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賡續紅色血脈,使紅色江山代代相傳。牢牢把握我們教育的本質屬性,教育思想、教育內容、教育教學行為有了准繩,眼睛就會明亮,改革進取就方向明,步履堅實。

二是花大力氣錘煉立德樹人的大基本功。人的培養是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各個國家有各自的做法。盡管各國教育有很多相近相似的做法與理念,但由於歷史文化、地域特點、國家性質與建構不一樣,差異必然存在,有的則是本質上不同,故而沒有現成的模板可照搬照抄,必須走我們自己的路。“怎樣培養人”,我國應用馬克思辯証唯物論的方法論,緊扣教育本質屬性,結合中國國情,做了精辟的回答。核心價值觀的樹立與實踐、課程教材改革、教師隊伍建設等等眾多舉措,既有針對性地解決當下問題,又具有歷史前瞻性,意義深遠。而立德樹人作為培養人的根本任務提出,是重中之重。立德樹人可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追尋淵源。立德修身、讀書做人、家國情懷,匡濟天下等傳統文化基因,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內容,要培養學生立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以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來滋養學生心靈,啟智潤心,鑄魂培根,點亮他們人生道路的明燈。

習近平總書記說,“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政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體現到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建設各方面,培根鑄魂,啟智潤心”。要求十分明確,融入“各環節”,貫穿“各領域”,體現到“各方面”,也就是實現全覆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肩挑的重任,是必須反復錘煉的大基本功。就拿教學來說,學科是育人的主渠道、課堂是育人的主陣地,立德樹人天地非常廣闊。既要告別應試教育的純工具理性,機械操練,把課上得“失魂落魄”,又要杜絕脫離科學文化知識技能拎空講述所謂“道理”的扭曲。在“雙新”實踐推進的過程中特別要深入理解、牢牢把握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它是多維度的整體,而不是割裂開來的1加1加1。也就是說,在傳授文化知識的同時,要深挖其內涵的育人價值,德智融合,讓學生既學到文化知識實用的本領,同時價值判斷、人格品德又受到熏陶感染,心靈獲得滋養,茁壯成長。這項大基本功的錘煉關鍵在執教者要有正確的教育思想,強烈的育人理念、扎實的專業素養和適應不同學年段學生成長需求的施教能力。

理想就在崗位上,信仰就在行動中。展望楊浦教育前景,充滿活力與希望,讓我們群策群力,共同奮斗,撒播汗水,撒播智慧。

於漪:“課堂生活其實就是師生間的心的溝通,情的交流,不達到心心相印的程度,是教不好學生的。”

上海市楊浦高級中學 鄭瓈

於漪老師曾說:“胸中有書,目中無人”。我常常提醒自己,多看、多聽、多關注學生。

上海理工大學附屬小學 李蓓蓓

教育的核心是“人”,我們要去聆聽孩子內心的聲音,挖掘每個孩子的閃光點,才能把學生的潛能,變成他的未來。

上海市楊浦區翔殷幼稚園 傅嬋慧

每個孩子都是“寶藏”,老師欣賞的目光會讓他們煥發自信、煥發光彩。

上海市民星中學 黃睿

讓花成為花,讓樹成為樹。作為園丁,我用陪伴、呵護,讓每顆“種子”綻放不同的美。

上海理工大學附屬實驗初級中學 朱瑩

用關愛、用真誠,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陪伴他們走好人生的成長道路。

於漪:“好的課堂教學實際上是充滿智慧的探險,以智慧喚醒心靈,激發興奮點,開發探究點,向知識寶庫覓寶,思想碰撞,對話交流,生意盎然。”

楊浦區少年宮 藝教部

好的課堂是探索的樂園,是揮洒想象力和創造力的舞台。在這裡,人人樂在其中。

楊浦區青少年科技站 科創實踐部

每個孩子都有創造的天賦,老師用啟發、用鼓勵幫助他們去思考、去實踐、去愛上學習。

上海市第二師范學校附屬小學 張曉雨

一場實驗、一次觀察、一個疑問,都能碰撞出思維的火花。

上海市楊浦區打虎山路第一小學 英語學科組

我鼓勵孩子自我表達,大膽質疑,他們要學習的,不是一次考試的答案,而是生活這場冒險的“參與指南”。

上海市控江中學 數學教研組

教育是啟蒙,讓孩子學會理性的思維。在獨立思考中滿足求知欲,感受科學的魅力。

於漪:“我們搞教育的,要教在今天,想在明天,以明天建設者應有的標准來指導今日的教育教學工作。”

上海市楊浦區建設小學 朱優琴

教育,不止於課堂。我們的孩子,他會從校園走向社會,走向生活。教師,就是他們的引路人,帶他們走上正確的路。

上海市楊浦區平涼路第三小學 “三個助手”項目組

動畫、視頻、課件,信息時代我們擁有了更多的教學工具。掌握新技能,讓課堂變得更鮮活。

上海市東遼陽中學 隋文同

在課堂上,我始終記得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正能量成為教育的主線。

上海市楊浦區延吉幼兒園 “親子伴讀”課程開發組

講好中國故事,傳承紅色基因。信仰的力量是精神的養分,愛國、愛黨、愛家的赤子之心從這裡生根發芽。

上海市市東實驗學校 高鶯

立德樹人,教書育人。我們用向上、向善的力量,培養學生高尚的品格。

於漪:“教師為了教好書,起碼要提高一步,要緊扣教材深入學。教,就必須要教在學生有疑惑的地方,教在似懂非懂之處,既要居高臨下,又要深入淺出。要做到這一點,就不得不倒逼我們教師要學得更廣、學得更深。”

同濟大學第一附屬中學 “雙新”聯合攻關小組

“學做教師”是一輩子的功課。在飛速發展的世界裡,我們要會“教”更要會“學”。

上海市楊浦區楊浦小學 項目化學習先鋒隊

深耕專業領域,充實學科知識,提升教學能力,做終身學習的老師,才能站好新時代的講台。

上海市楊浦區齊齊哈爾路第一小學 周萍

我希望他們能成長為有理想、有信念、有品德,也有健全心理的新時代棟梁之才。

楊浦區教育學院 小學教研組

教育理念不斷更新,敦促著我們打破固有的思維,碰觸能力的邊界。

上海市復旦實驗中學 初三年級組

“教在今天,想在明天”,是用變動的目光,看向未來的世界。讓教育始終走在時代的前沿。

(來源:上海楊浦)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