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全市首位!楊浦這位養老護理員落戶上海

2022年09月09日09:45 |
小字號

8月初的一天,養老護理員王程在長白新村派出所拿到了嶄新的戶口本。翻開后,他盯著裡面的紅色印章看了很久,心情激動。“第一是感恩,謝謝區裡和院裡給我這個機會扎根在這座城市。第二是有動力,以后我要更努力地為老人服務……”

今年26歲的王程是四川平昌人,工作於楊浦區社會福利院(以下簡稱楊福院)。隨著楊浦民政相關扶持政策的落地,他成為全市首位作為重點人才引進落戶的養老護理員。這不僅為王程的生活帶來改變,也意味著這個曾經默默無聞的職業正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

養老人的職業之路,他要堅持走下去

今年是王程做養老護理員的第四個年頭了。高考后,他選擇離開家鄉,到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習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看中的就是這個行業的前景。“中國老齡化程度還在上升,養老行業缺口大,總會需要年輕人的力量。”

實際也確實如此。剛上大二,王程就經學校安排進入對口合作基地楊福院見習。辛苦,是自然的。“我負責的主要是失智失能老人,基本喪失行為能力,需要護理員全方位照護。”第一次真正與老人日夜相伴,“萌新”王程有些不適應:每天扶抱老人幾十次,為他們翻身、喂飯、換紙尿褲,做全身清潔和更衣,一天工作10個小時以上,但隻要忙起來,時間往往一轉眼就過去了。幾天下來,他腰酸背痛,也身心俱疲。

有時候,服務對象也要與他“對著干”。患有認知症的老人不願配合,鬧小脾氣,那是常有的事兒。“我們這兒的不少護理員都偷偷哭過。”王程笑著說。

壓力之下,還要不要繼續養老護理員的工作?王程不是沒有動搖過。讓他義無反顧走下去的,是一位住養老人——王爺爺。

高齡老人王爺爺長期臥床,不能做動作、不能說話,幾乎無法和護理員進行任何溝通。年輕的王程以為王爺爺什麼也不懂,只是堅持做好日常照護工作,並無太多情感交流。哪知有一天,王爺爺的一個舉動出乎王程的意料。“那時候,我已經服務他好幾個月了。有一次我恰好輪休,麻煩其他護理員去幫忙喂飯,過了一會兒,對方竟然打電話給我,說爺爺很倔,不肯吃。”王程表示,“我馬上就趕過去,看到我,他才願意張嘴吃飯,還對著我笑了一下。就是那一下,我突然覺得我一定要留在這個行業。”

無數日夜的付出,終於換來老人一笑。王程說,爺爺對他的信任與依賴讓他感動。2018年大學畢業,他便留在了楊福院,和老人們日日待在一起。老人說話很慢,王程就聽得很細,順著話茬接下去問,把爺爺奶奶們哄得高高興興的。他發現,自己溫和耐心的性格很適合這份工作,而老人給他的反饋也越來越多。“有時,家屬會給他們送糖果。他們就藏起來,等我們去服務時塞給我們吃。”王程說,“就像自己的爺爺奶奶一樣。”

如今,王程已轉至楊福院護理部從事管理工作:制定護理員工作計劃、確立考核制度、細化護理操作規范……長期的一線工作經驗成為王程腳下的基石。后來,他多次參與全國、市、區的養老護理行業競賽,在“中國技能大賽——第九屆全國民政行業職業技能競賽養老護理員職業競賽”中斬獲個人二等獎,並帶領楊福院護理部青年團隊獲得“楊浦區青年文明號”稱號、“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稱號等榮譽。

這條養老職業發展之路,他正走得越來越堅定。

養老行業在前進,他們也在

2019年,王程成為楊福院“數字化養老院”院長,將養老院搬到線上,打造一個“沒有圍牆的養老院”。它能為社區老人提供包含生活照料、臨床護理、安全應急、精神慰藉、虛擬信息等五大類48項服務,一年累計服務兩萬余人次。這對整個楊浦來說,都是一種創新。它意味著養老機構的專業服務正向周邊社區輻射,護理員更需成長為“多面手”。

“隨著時代變化,養老理念不斷更新,老人需求持續增加。也正因如此,整個行業對護理員群體綜合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王程說。

為應對養老需求的變化,王程所在的楊福院加緊人才培養,對護理員完成專業化、職業化、人本化三角度提升。

首先,楊福院著力構建“五級”培訓體系,為每一級護理員“量身打造”內訓方案,設定不同的培訓課程,鍛煉護理技能、專業社工、醫療急救等多方面技能,增強護理專業性和可行性。此外,院內還會定期評選優秀護理員和服務明星,並為期間工作成績優異的護理員提供績效獎勵。

在職業化方面,楊福院與民政部多所部署院校開展合作,讓他們一畢業即從“校門”跨進“院門”,留住技能人才。每年,源源不斷的學生入院見習、工作,為養老服務注入新鮮血液。同時,近年來,院方還依托“美的影像·愛的傳承”項目,以護理員團隊為主角,自主拍攝院歌《守護》﹔以“護老團隊”、“護老伉儷”為主題拍攝護理員職業照,通過一系列的文化宣貫,樹立起新時代的養老護理員職業形象,讓公眾更了解、更理解這支隊伍。

而針對人本化發展,楊福院通過社工理念導入、職業倫理教育、實踐體驗、典型示范等方式,長期向員工傳遞養老文化,把“人文關懷”的核心理念融入護理員工作生活的各個環節。為幫助護理員更好處理工作壓力,“美麗學院”“愛居上海·樂業護老”“外來養老服務人員游上海”等系列項目紛紛開設,讓大家心理減壓,塑造陽光心態。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中,楊福院陸續推出“世界名畫老人模仿秀”“乘風破浪的奶奶”“老上海名媛奶奶月歷牌”“輪椅上的舞者”等新媒體作品。“我們希望用這些音視頻告訴社會,更要告訴年輕人,不要害怕變老!”

在這樣的基礎上,楊福院發展為“網紅”養老院。這裡的老人們享受著愉悅的退休時光,而其背后的護理團隊也在逐步成長為一支守護養老行業的中堅力量。

用“朝陽”托起“夕陽”,未來可期

當下,城市養老需求不斷更新,楊浦從未像這些年這樣強烈渴求護理人才。“我以前沒想過,自己能這麼快就在上海落戶。”王程告訴記者,“越來越多政策在向護理員崗位傾斜。我們工資雖不高,但政府正以另一種形式保護護理員群體,為我們爭取利益,激勵更多養老人留下來。”

曾經的養老從業人員有“一高三低”的標簽——年齡偏高,學歷低、素質低、待遇低。如今,楊浦要打造的是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良好的養老機構護理人才隊伍,並全力實現薪資待遇及職業認同的明顯提升。

去年7月,《楊浦區養老服務護理行業拔尖技能人才扶持激勵辦法(試行)》及《關於提升本區養老服務護理人才隊伍整體水平的實施意見(試行)》正式實施,分別從“激勵拔尖”及“抬高底部”兩方面發力,為養老人才隊伍工作打開了一個突破口。

戶口的落實就是其中一個舉措。據政策要求,楊浦養老機構引進的養老護理人才如滿足獲得省部級及以上政府表彰,或獲得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稱號、國務院特殊津貼、世界技能大賽獎項等榮譽,亦或所在養老機構納入本市人才落戶政策重點扶持支持名單的,即可通過“一網通辦”系統,提出戶口申辦。此外,如王程等獲得特定職業技能競賽獎項,為區域養老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亦可在滿足一系列條件后納入區自主審批戶口落滬范圍。

此外,楊浦實施“青年英才”計劃,借力長三角養老一體化協同發展契機,深化本市與外省市院校合作交流,以開設“楊浦區養老訂單班”等形式,向公建保基本養老機構輸送養老護理、老年服務管理等專業的應屆養老人才。楊浦甚至著力構建“待遇留人”薪酬激勵體系,從薪酬、住房保障、人員補貼、工會福利等方面,全方位提升護理員的生活質量,讓他們願意留在上海,留在養老行業。

讓護理員高高興興服務,才能保障老年人快快樂樂養老。人才的輸入,歸根結底是為了區域養老服務質量的提升。“下一步,養老機構要繼續提質增效,著力打造供給高質量、普惠高水平、感受高品質的‘楊浦養老’服務品牌,不斷開創楊浦養老的新局面。”副區長於洋表示。

正是在這樣的政策牽引下,未來將有更多個“王程”走到舞台中央,憑借拔尖技能扎根楊浦,服務楊浦,用年輕的“朝陽”托起“夕陽”。

(來源:上海楊浦)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