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的618:上海電商迎來“關鍵一役”

今年618,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還沒進6月,各大電商平台便提前啟動618預售,那幾天,張曼看著店鋪后台不斷跳動的數字,就知道上海倉積壓的新品應該有救了。
張曼是國貨運動品牌特步的一名員工,也是一位“電商老兵”。為了籌備今年的618,張曼早在4月初就調撥了一大批夏季新款產品,進駐了上海倉庫。沒想到的是,新品剛剛入庫就因疫情封倉。作為特步在全國的4個主要倉庫之一,上海倉的地位不言而喻。一旦新品不能及時出貨,不但會造成額外損失,甚至會影響整個618的基本盤,這也讓張曼一度“壓力山大”。
好在618前夕,特步上海倉總算等來解封時刻。為了把失去的訂單搶回來,張曼在第一時間就報名了電商618年中大促。“在618的首周,我們在拼多多的官方旗艦店訂單量環比4、5月份增長了3倍左右。”張曼表示,隨著物流的進一步復蘇,上海倉反彈的速度也比預期中要快,當前的快遞出貨量已經恢復到了疫情前的9成左右。
對於張曼來說,這是他征戰電商多年來,經歷的最為特殊的一次618。當然,對於很多扎根上海、或把上海視為重要市場的電商品牌而言,也同樣如此。
特步開辟拼多多專屬倉庫承接倉儲物流
挑戰突如其來
受疫情影響,上海商家面臨的挑戰是多方面的。
“大家足不出戶,對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費欲望比較低,4月份的店鋪訂單量下滑還是比較明顯,環比縮水了接近30%。”張曼說,另外因為物流不暢,發貨經常會延遲,用戶的退貨退款率也顯著攀升。
作為上海的老字號品牌,百雀羚受到的影響則更為直接。總倉封閉了一個多月,員工居家辦公兩個月,都為618的籌備增加了不少阻力。
“除了訂單和物流,受疫情影響最大的其實是工廠的產能和供應鏈。”百雀羚官方旗艦店負責人周雁冰介紹,一款美妝產品從企劃到落地,需要上下游十幾個環節相互配合,一個環節出問題,就會影響整體的生產效率。
同樣受到沖擊的還有服裝公司馬克華菲,其公司總部和倉庫均位於上海。四月,馬克華菲的倉庫關了將近一個月,這讓正在准備春夏上新和618的公司電商負責人陳允措手不及。
馬克華菲位於上海的倉庫是公司的總倉,承擔著全部電商貨物和企業客戶商品貨物的進出。倉庫封控后,馬克華菲面臨有貨出不來的困境。“當時新款商品要麼還停在工廠發不出貨,要麼在發去總倉的路上,要麼已經發到了總倉,但是總倉發不出來。”陳允說。
可是消費者還在下單。為了履行訂單,馬克華菲緊急讓全國線下門店就近發貨。除此之外,陳允又與京東服飾溝通,加快上線馬克華菲京東自營店,從廣東、寧波、安徽、江蘇工廠直接發貨到京東倉庫,首批貨於4月22日抵達京東武漢倉,由武漢倉發貨。
然而,大部分訂單最后還是延遲了一個月才發出,這也導致貨物積壓、線上退款率大大提高。馬克華菲上海總倉解封並逐漸復工后,春夏新品最終於五月初才上線,少了一個月的曝光和推廣,618期間新品能否達到銷售預期,陳允心裡也打上了一個問號。
打響“翻身仗”
今年618,對上海商家來說格外重要。
“我們第一季度整體成長非常好,但是四月份營業額大幅下降。”陳允說,“我們需要618進行彌補,618加上第一季度營業額,預計上半年最終營業額雖不達預期,但是同比去年能做到持平或略有升幅。”
為了沖刺618,馬克華菲電商團隊居家也保持著高強度的工作節奏,經過半個月的緊急准備,618的推廣、備貨已經完成,今年618馬克華菲同比去年備貨增加了20%。陳允把今年最大的折扣力度放在了618預售首周,並且活動力度比往年大得多,“希望在與競品的比拼中,我們能通過第一波搶跑實現圈地。”
京東“亞洲一號”倉庫
5月中旬,百雀羚的上海總倉也迎來復工,生產經營逐步恢復,並迅速與周邊的中轉倉實現物流打通。618預售啟動后,百雀羚爆得開門紅,短短一周就沖上拼多多美妝榜前三甲,目前整個倉庫均已投入到618的緊張忙碌之中。“如果沒有這部分預先儲備的產品,很可能要完全錯過今年的618。”周雁冰說。
在618籌備期間,特步則主動求變進行了新嘗試,先后聯合全國1500家門店,打通了線上線下的全系產品。“全國門店的產品在官方旗艦店都能找得到,消費者下單后,我們可以通過門店就近發貨,帶動線下門店一起復工復市。”張曼說。
在全系產品中,特步旗艦店還為拼多多消費者打造了25個專供款,並在泉州、安徽開辟了4個拼多多專屬倉,增加了專職售后和發貨人員,單獨承接專供款的倉儲和物流。
“618預售前三天,旗艦店日訂單增幅均在兩倍以上,且商品瀏覽量、粉絲數也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兩位數增長。在單品前十排行榜中,專供款佔到了一半。”張曼介紹,今年618,特步官方旗艦店的專供款備貨量達到50萬雙,特步全品類在拼多多平台的整體備貨量超過2.5億元。
“該准備的都已經准備好了,就差賣貨了。”隆力奇電商總監夏文強說,上海地區銷售額佔據全國市場25%,上海是不可錯過的市場﹔而每年618的銷售額則佔年度總銷售額約20%,又是一個不可錯過的時節。從618開啟預售至今,隆力奇在各大平台預售同比增長了15%至20%,雖然較年初設定的50%的增長目標有一定差距,但他仍充滿信心。
共渡難關
為了幫助商家渡過當下難關,電商平台也在發力。
拼多多出台了多項扶持政策,並發放了30億元消費紅包,助力制造業、農產區直連最廣大的消費者。京東發布了30項“三減三優”商家扶持舉措,希望在最大程度上為中小商家減壓釋負。天貓也從金融補貼、物流疏通、流量補貼、疫情特別舉措、技術升級五大方面推出了25條幫扶舉措。
早在2015年,特步就已經上線拼多多,是最早入駐平台的品牌之一。作為第一批委派開拓新平台的員工,張曼則見証了特步在拼多多崛起的整個歷程。
“入駐的第一年,特步在平台的銷售額不過1000萬元左右,之后每年的增長都是翻幾番。”張曼表示,從今年的勢頭來說,特步在平台的銷售額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僅官方旗艦店單個店鋪銷售額預計就可以達到3億元。
“面對疫情,很多品牌加快了官方旗艦店的布局,繼續深耕與平台的合作。”拼多多618大促項目負責人表示,為此,拼多多特別在618主會場開辟了“品牌專場”,首批報名的品牌旗艦店就超過了500家,包括美的、西門子、TCL、小米、特步、百雀羚、聯合利華等,全面覆蓋消費者的衣食住行。
除了加快線上布局,還有不少中小企業像馬克華菲一樣,採用的是單倉發全國的模式。這種模式的好處是企業管理成本和難度可控,但增加了不確定的風險,即如果受到疫情影響,倉庫可能無法發貨。
針對疫情帶來的供應鏈方面挑戰,京東物流成熟的全國多倉一體化布局模式,不僅可以幫助商家對沖不確定疫情風險,還能降低商家倉儲成本和庫存量。“我們跟電商平台的合作也越來越緊密,在京東增設自營店以后,可以更好享受京東的倉儲和配送服務,我們還計劃將貨物分散在多地分倉,除了總倉發貨外,也會採取分倉、工廠直發等發貨方式。”陳允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