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七日談︱有“粘性”的進博會,讓世界連接更加緊密
最近一周,上海氣溫陡降,國家會展中心“四葉草”卻暖意彌漫。11月4日,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這裡開幕。
行走進博會展館,一個清晰的感受是,作為世界上惟一以進口為主的展示交易盛會,進博會正發揮“粘合”作用,將世界各國的經貿、人文緊密連接。本屆進博會58個國家參與國家展,參展境外企業近3000家,涉及127個國家,國別、企業都超過上一屆。首發首秀產品不斷,62家參展企業參與首發新品發布會,集中發布的新品和新服務超過100多件。其中,約一半產品是全球首發,約40件是亞洲和中國首發。
境外企業如此熱情參與,一個重要原因是收獲遠超預期。
一位塞爾維亞葡萄酒參展商很興奮:參加進博會前,在中國的銷量隻有2萬瓶,參加第二屆后,銷量超過100萬瓶!有歐洲企業參加了進博會,產品在全球市場份額大幅提升。“盡管來進博會需要長途跋涉,但和收益相比,這些都是值得的。”德國如意之家商務發展總監康斯坦丁表示。
“四葉草”裡,“進博紅利”“中國機遇”的故事,時時可聽到。
一大批企業由參展商變成了投資商。11月5日,上海交易團拿下採購首單,總額7億美元。2小時后,一德國參展企業落戶上海,並拿到營業執照和經營許可証。11月6日,第四屆進博會貿易投資對接會拉開帷幕。當天,簽約大廳掌聲此起彼伏。
不僅是境外企業走進來,也有許多中國企業和地區借著進博會平台走出去,與世界進一步接觸、合作、融合。
一家主營零食的上海企業,通過進博會平台,除與澳大利亞、韓國等已有合作伙伴進行採購洽談,還推進與韓國、土耳其、日本、新加坡、意大利等多家海外優質供應商的接洽並簽約,同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供應商展開合作。中國參與進博會的重點採購企業達300家,每一家企業都是連接世界的高效紐帶。
進博會的“粘合”作用,不隻在經貿,更有思想與人文的交流與碰撞。
同期舉行的虹橋國際經濟論壇設有14場論壇,涉及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年開放經驗總結、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營商環境、區域發展等多個議題。期間,一系列專業論壇同期舉行,涉及長三角一體化、社會責任、國際仲裁等多個主題。進博會是經濟盛會,也是思想的盛會。從企業家到國際組織負責人,中外嘉賓在現場、在線上、在雲端,發表見解。
歐萊雅集團董事長讓-保羅•安鞏的一番話,讓記者印象深刻:“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世界各國變得孤立,中國持續舉辦進口博覽會,向我們傳達了深刻的意義,世界在塑造一個更加光明的未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