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七日谈︱胜而无骄,改革东风密集吹向沪浙琼

2021年06月14日08:50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从全世界范围内看,这一周大事颇多。其中,七国集团峰会的举行备受瞩目,这是近两年来七国集团领导人首次举行面对面会议,从公开报道看,与会各方举行多场会议,重点探讨全球的疫情应对与疫后的经济复苏。

其实,这些话题,对于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来说,曾极为熟悉。去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等多重严重冲击,中国人民顽强拼搏,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年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良好势头延续到今年,世界银行8日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8.5%。

对于以G7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来说,倘若能放下成见,正视中国在控制疫情和复苏经济方面的经验,对于世界各地来说,或将带来不少益处。

尽管我国经济复苏态势持续向好,但国家在宏观政策层面却并未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仅仅这一周,从东部长三角到海南自贸港,国家层面,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的一系列法律政策举措发布,多点开花,颇有看头。

《解放日报》头版报道浦东新区相关立法消息

6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授权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浦东新区法规的决定(草案)》的议案通过,授权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浦东改革创新实践需要,遵循宪法规定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规基本原则,制定浦东新区法规,在浦东新区实施。

此次授权后,上海既可以依职权进行省级人大立法,适用于全上海;又可以行使制定浦东新区法规的立法权,专门为浦东制定法规——此举比肩经济特区,这对浦东未来发展,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法治保障。

同一天,《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公布: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舒心安心放心的社会环境——6个方面提出一系列具体举措,期待浙江在实现共同富裕上,率先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道路。

还是6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获表决通过,该法明确,国家在海南岛全岛设立海南自由贸易港,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实现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进出、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这部法的制定表明,无论外部世界如何变化,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力度未曾减弱。

一周之内,甚至是同一天,一系列立法、改革意见密集出台,似乎让人眼花缭乱,但向前追溯,却有鲜明的内在逻辑。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很多党员在细读《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不论是《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还是《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抑或是《在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总结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的同时,都对新时代的改革开放事业提出明确要求,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党和国家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宏观部署,促成了今天各地的“百花齐放”。在积累了40多年经验之后,如今,不同区域有了个性化探索的基础,不论是长三角一体化还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正在孕育面向未来,且更为丰富的改革实践和制度创新。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扩大开放,这或将是未来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竞争力的主要来源。

事实上,改革开放红利,正不断以看得见的方式出现在人们面前。去年,我国创新实施宏观政策与深化“放管服”改革协同发力,尽量面临疫情的重重压力,新增市场主体数量仍逆势增长2500多万户。今年前4个月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而数据显示,新增市场主体迅速成为重要的税收来源。2013年,全国新办涉税市场主体620多万户,当年纳税1600亿元;2013年到2020年,累计新办涉税市场主体近8000万户,去年纳税达3.82万亿元。

所有,不论是立足历史还是放眼当下,我们都乐见改革春风,温煦而坚定,继续吹满华夏。

有这样自我革新的气度和智慧,必将使中国从胜利走向胜利。

(责编:董志雯、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