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承載幾代上海人情懷 如今13條線路無軌電車悄然變化

2021年07月20日09:12 | 來源:上觀
小字號
原標題:承載幾代上海人情懷 如今13條線路無軌電車悄然變化

  “在我小時候,爸爸下班回家,就是坐20路鐺鐺車。夏天,他還會帶一個西瓜上車。鐺鐺車的聲音在家附近響起來,那就是爸爸回來了,有西瓜吃了。”家住20路沿線的費阿姨至今保留著這樣的兒時記憶。最近,她發現,線路上一輛公交車被涂裝成復古鐺鐺車,看著多了些曾經的影子。

  在上海,無軌電車曾一度風靡,承載著幾代人的情懷。如今仍有13條線路跑著熟悉的“辮子車”,它們從歷史中駛來,伴隨著城市發展進程,正經歷著一些看似無形的變化。

  “辮子”新搭法

  “你們是不是可以在車上再加個鈴鐺,像以前一樣,上下車就可以聽到鐺鐺的聲響。”20路的新造型,激起了不少老上海人的懷舊情結。“10個上海人9個坐過”,這句話被用來形容20路公交線,可見其在上海人心中的分量。它的前身,是1908年3月5日開通的上海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當時由英商上海電車公司經營,自靜安寺至外灘上海總會(今廣東路外灘)線長6.04公裡,是南京路上一道別樣風景線。

  隨著時間更迭,這條承載著上海人共同記憶的線路,經歷幾番自我革新與升級。巴士一公司八車隊隊長黃曉東介紹,最早,20路使用的是蘇式電車,滿載50人。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用的是18米鉸接式公交車,高峰時市民要想乘坐,都得擠著上車。如今,車型已變為12米左右的單機車,可脫網行駛30多公裡。

  一幕景象可能仍存留在老上海人的記憶中:當電車“辮子”掉下來后,工作人員追在車子后面,拉住連接“辮子”的繩子,將它再接上去。“‘辮子’的學名是集電杆,連接上架空線后,才能給車輛持續的動力。以前,當需要跳過某段架空線時,總要一個人在車外協助,抓住車后方的繩子,將‘辮子’拉下來,也就是‘跳綁’。更難的是,越過相應區段后,還得邊跟著車子跑邊拉住繩子,對准架空線,將‘辮子’再接上去,這就要考驗操作的精准度。”

  現在已不必這麼麻煩。記者在現場看到,到了需要跳過的區段,隻需按下車內按鈕,“辮子”就自動降下來。並且,架空線上安裝有吸附器,“辮子”在駕駛員的操作下就可被“吸”回原位。在與線網脫離期間,車輛可借助副電瓶正常運行。

  “蜘蛛網”少了

  乘坐20路的過程中,如果稍加留心會發現,外灘段的單車電杆和線網少了。“近日,我們完成了20路電車外灘段線網優化工程,全市電車架空線網已優化完成近三分之一。”上海現代交通建設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目前,上海擁有公交6路、8路、14路、20路、25路等無軌電車線路13條,電車架空線網長度總計304公裡。由於歷史原因,一些線網布局凌亂,影響了城區的整體面貌和景觀。針對這一情況,上海啟動實施無軌電車架空線網優化工程,通過一線一規劃、一路一方案,已對近90公裡線網進行了優化改進。通過調整合並拆除了近40公裡線網,減少電杆1600多根,優化路口近30個,架空電纜入地近15公裡。

  在此過程中,運用了不少新產品、新技術。以20路為例,結合外灘歷史風貌建筑特色,全新設計了一款新型綜合電車杆。新電杆通過增加強度、新增拉環,並採用復古元素,使線網整體與周邊各類建筑融為一體。新技術的使用,使整個工程的電杆較原先減少了25%,繃線數量減少了50%,架空線網減少了20%。再比如,24路沿復興路、瑞金路、西康路、陝西路線網,成為第一條採用歐洲標准全新架設的無軌電車線路,也是目前國內科技含量最高的一條無軌電車線網。19路電車天潼路線網、28路電車東大名路線網採用了大跨距線網架設模式,整體簡潔明了,車輛行駛平穩有序。

  “接下來,我們將根據相關道路規劃的要求,結合無軌電車線網方案調整,對無軌電車線網做進一步優化。加快對老舊線網的升級改造,運行全新架設技術對電車線網進行合理規劃,做到路口精簡、線網美觀、整體簡潔,讓百年電車的運行更環保、時尚。”上述負責人說。

(責編:嚴遠、韓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