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新年首日,徐家汇书院正式亮相!十年磨一剑,打造海派文化新地标

2023年01月02日09:55 | 来源:上观新闻
小字号

新年首日,备受关注的徐家汇书院暨徐汇区图书馆新馆正式开馆,首批读者走进了位于徐家汇源核心区域的这座“市民第二书房”,以书香开启新年新气象。

十年磨一剑传承海派文化

与市民读者们阔别三年的徐汇区图书馆,建馆已经66周年。由于疫情等原因,徐家汇书院比原定时间稍晚一周正式亮相,但相较过去十年的筹备,最后一刻的等待也让人们有了更强烈的期待。

记者从徐汇区文旅局了解到,为了打造这处与海派之源相匹配的公共文化空间,徐汇区先后投入近十年规划、筹备和建设。2019年,徐汇区图书馆宣布“暂别”闭馆,将完善功能布局以满足市民更为多元的阅读需求。2021年,徐汇区决定将区图书馆新址迁至徐家汇源景区核心地带,紧邻教堂广场、与徐家汇藏书楼遥相呼应的徐家汇书院就此立项。

150余年前,今天徐家汇书院所在地正是中国第一家博物院“徐家汇博物院”原址。现在上海自然博物馆里珍藏的许多珍贵标本都来自于此。这份隽永的文脉传承了三个世纪,又再度注入徐家汇书院,也成为这座“岁月图书馆”的海派基因。

而今,新落成的徐家汇书院总面积达18650平方米,分为地下两层、地上三层,设有近800个阅览座席,是一座开放、创新、融合,集文献阅读、展览讲座、艺术鉴赏、文创集市、旅游导览等服务为一体的复合型图书馆。

书院建筑上醒目的“徐家汇书院”五个大字,来自于“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徐光启的手迹,而书院的英文名“ZIKAWEI”,则出自上海方言中“徐家汇”音译的威妥玛式拼音法,这一英文表述亦可在诸多与徐家汇相关的历史地图、文献中找到踪迹。诸多细节,无不透露出徐家汇作为海派文化之源的历史厚重感。

徐家汇书院由西岸美术馆设计师、英国著名建筑大师大卫·奇普菲尔德担纲设计,内部则由知名建筑设计师俞挺带领团队完成。位于书院中庭,晶莹剔透的“光启之门”艺术装置,是基于土山湾中国牌楼的形象进行了艺术化再造,以3d形式通过现代设计与建造技术对传统建筑进行了全新演绎,也展现了书院既回望历史,又诠释当下时代精神的定位与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光启之门”是由2台大尺度建筑空间打印机器人,耗时50天方才打印完成。其打印路径长达1.7万米,打印消耗的材料重达1.8吨,编程超过50万行,全部程序均通过FUROBOT软件批量化编程完成。“光启之门”与20余米长的“海上长桌”,将共同再现徐家汇的百年文化记忆,铺陈出一条海派文化记忆通道,也是徐家汇书院最具辨识度的标志。

成为人人可享的“市民第二书房”

公共图书馆能够体现一个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水平,它为市民游客提供了寻求知识的重要渠道、终身学习的优质平台、多元交流的书香空间,也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了展示交流的舞台。作为人人可享的优质文化资源,徐家汇书院在各个区域的功能设置上,都力求营造出“人书一体”的阅读氛围。

在一楼少儿区,设有低幼、幼儿、小学和中学等四大分类板块,延续了徐汇区图书馆20多年来对少儿和青少年阅读的关注。二楼服务区,集外借和阅览两大功能为一体,藏书涵盖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规定的所有22个大类,复古的海派彩绘玻璃点缀其中,令人在阅读之余也能静心凝神,感受城市的文脉精髓。三楼特色文献区,珍藏了书院的“镇馆之宝”《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等大型成套丛书以及各类方志,晚清至民国时期上海著名的报刊、杂志的全套影印本也可在这里查询。

此外,徐家汇书院还划分了阳光阅读区、“光盒空间”、24小时阅读区,满足市民读者不同时段、不同方式的阅读需求。

作为徐汇区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总馆,徐家汇书院还将衔接全区13个街镇的分馆以及徐汇辖区内的书店、出版社、“书香行者”以及“灯塔书房”等阅读空间,引领整个城区浸润书香,围绕“建设新徐汇、再造新徐汇”奋斗目标服务大众,成为市民向往、读者喜爱的文化空间与精神家园。

元旦期间,徐家汇书院将为市民读者送上“新年开启日”书香体验全攻略,以五重惊喜带领人们深入了解书院及其周边的历史。具体包括,定点参观“书院八景”、抽取书院新年好礼、在“东西公园”文创商店举办“扭点好东西”等活动,还能到书院一楼的永璞咖啡旗舰店品味咖啡香与书香交织的海派文化特色。书院还为到访读者准备了新年明信片,加盖徐家汇书院新年定制邮戳,为开启新一年留下书香记忆。

(责编:龚莎、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