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为照顾98岁独居老人,她们分工当起“守护者”

2022年05月23日15:00 |
小字号

疫情当前,志愿者们用行动书写了

温暖、大爱与希望

在周家渡街道上南十一村

98岁高龄的独居老人应老伯有了2名守护者

让他能够安然度过这段非常时期

一起来看他们的故事↓

应老伯居住的上南十一村建于上世纪90年代,超过40%的居民是老年人。

应老伯虽然年事已高、听力有点障碍,但身子骨还算硬朗,平时在家喜欢养花、养金鱼、养乌龟,生活也能自理。他的儿女居住在其他小区,疫情暴发前,隔天会去看望他,烧些菜带去,陪他吃吃饭、说说话。然而小区封控后,应老伯的一日三餐成了难题,他的儿女第一时间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颜国庆求助。

“应老伯的子女也是老年人,我从他们的声音中听得出那份焦虑与不安,一方面是担心自己年迈的父亲,另一方面他们不像年轻人有那么多接受信息的渠道,充满无力感,他们提出的需求也是切实的‘急难愁盼’问题,所以我们居民区党总支要尽力去协调,去帮助他们。”颜国庆说。

万幸的是,应老伯在小区中还有一位熟人——为老服务志愿者朱秀珍。朱阿姨已退休在家,坚持在社区发挥余热,她说:“我们楼里老年人很多,我算其中身体好的,我不去做志愿者,难道要让那些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去做吗?”

2020年起,朱秀珍就作为为老服务志愿者,与小区里6名老人结对,每周都会电话联系,关注他们的生活起居,而其中应老伯的情况是最特殊的。因为听力有障碍,两人无法在电话中顺利交流,朱秀珍每次都会上门探望老人。“我住在小区最东面,他家在最西面,一周我会特地去看他两三次,每次进门都很费力,因为摁门铃、敲门他都听不见,有的时候整栋楼都知道我来了,他还是不知道。”

朱秀珍告诉小布,应老伯是一名热爱生活的老人,虽然已经98岁高龄,但家中干干净净。“人从头到脚,家里从里到外都收拾得干干净净,而且家里生机勃勃,他养花、养鱼、养乌龟,最喜欢养的是多肉植物,非常好看。”

接触久了,两人之间还产生了默契,虽然老人有听力障碍,但能够做一些简单的交流。“他并非完全听不见,而是可以模糊地听到一些声音,我和他接触久了,经常在他耳边说话,他可能记住了我一些发音表达的含义,在报纸上、新闻上看到些什么,都会和我聊聊。”朱秀珍说。

此轮疫情暴发后,朱秀珍依旧关注着6名结对老人。由于应老伯日常饮食由子女烹饪后送来,家中没有食物库存,小区突然封闭没机会采购,这可把朱秀珍急坏了。

“打开他家的冰箱,里面空空荡荡,只有4个鸡蛋、一袋面条、半碗红烧肉,一天都不够吃,怎么办?”朱秀珍回忆道。她得知自家一名亲戚居住的小区尚未封闭,赶紧拜托他买来价值近800元的物资。“大多数是荤菜,因为应老伯喜欢吃肉,以猪肉为主,还有一些速冻水饺,主要给应老伯,一小部分给另一名家中物资不足的阿姨。”

就这样,应老伯的饮食问题解决了,但朱秀珍却有些力不从心。她是楼组长,顺理成章地成为小区里的防疫志愿者,每天任务很多,没有时间为应老伯烹饪一日三餐。此时,小区里的退休教师赵筱英站了出来,负责照顾应老伯的饮食起居。

“应老伯的一日三餐,都由赵老师烧好后送上门,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小区防疫工作中。”朱秀珍说。她也不忘继续关照应老伯,考虑到应老伯听力不好,每次开展核酸检测,她都会拜托其他居民或者志愿者,多关心应老伯;每次有保供物资送来,她也会特别关注,确保应老伯能收到物资。

“他多次打电话给我们,说吃的东西很多,志愿者照顾得很好,非常感谢她们。我们也很感恩,疫情期间有这样的好邻居帮我们照顾老人。”应老伯的子女说。他们还寄来一封感谢信,向2名好心人表达谢意与敬意。

如今,朱秀珍和赵筱英仍然在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应老伯。两人的分工也非常明确,朱秀珍负责每周定时为应老伯等社区老人去医院配药,赵筱英则负责老人的饮食起居。朱秀珍说:“我们不把有困难的老人当作帮困对象,而是当作自己的亲人。老人这么无助,不帮他们怎么办呢?这种时候做事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而我相信每个人都会这样做的。” 

(来源:浦东发布)

(责编:陈晨、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