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扩大开放深化改革,两条腿都要迈”——热议高质量发展
【全国两会“上海声音”系列报道之四】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平稳运行”、“行稳致远”……2022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稳”字被提及了76次。
5.5%——最新公布的2022年GDP增长目标,高于此前市场普遍预期,但依旧客观务实:“5.5%左右”而不是“5.5%以上”的说法,保留了一定灵活性,为潜在的风险因素预留了政策工具腾挪空间。
2.8%——这是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财政赤字率首次低于3%。赤字率是财政扩张力度的指标,报告提到,跨年调入的资金和专项债较多,弥补了财政支出缺口,同时财政支出规模也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因此,“2.8%”名义上偏弱,实际偏强,积极的财政政策信号明显。
正如报告中提及,“这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当此之时,作为全国经济稳定压舱石的上海,越是充满风险挑战,上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越发凸显。
今年,“上海两会”提出全市GDP预期增长目标也是“5.5%左右”,如何看这两个“5.5%”之间的关系?今年追平全国增速目标的愿望能否实现?承压中的上海会迸发出哪些经济新动能?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大江东工作室采访了多位在沪全国人大代表——
经济结构调整后的上海,优势显现
有机构统计,今年地方两会期间,全国31个省份公布的2022年预期增长目标加权平均数为6.1%,大部分经济分析机构以此为指标,预测今年全国目标在5%到5.5%之间。最终指标落在5.5%左右,稳预期作用明显。
“通常,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目标会定得高些,但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广东、江苏,2022年都定在5.5%。”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兆安代表说,近几年,上海正加紧调整经济结构,暂时出现增速放缓,但后劲十足,观察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已逐渐显现。
一张张成色十足的上海发展成绩单,在代表们案头、心头次第呈现——
2021年,上海经济总量迈上4万亿元大关,其中第三产业占比超过70%,突破3万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4万亿元。上海是2021年引进外资最多的城市,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达225.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有95%投向了第三产业。
培育多年的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两年平均增长11.7%,成为上海实现全年目标的重要动力。长期投入还在持续进行中,张江科学园区,“羲和”激光、软X射线等大科学设施助力更多基础性科学领域的发现和创造;强生、微软、中国商飞等大企业设立的创新中心,成为众多中小企业创新策源地。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上海所承接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目前,科创板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产业的聚集地。“科创板是‘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试金石。经过这些年的改革,科创板正引领着我国资本市场向着成熟的资本市场看齐。”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朱建弟代表建议,应加快科创板注册制改革,推动中国科技创新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021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8万亿元,引入各类首店超过1000家。上月底,被称为“咖啡界苹果”的蓝瓶咖啡,中国内地首店登陆上海滩,坐落在苏州河畔一幢1926年建造的历史建筑内,上海精致白领排队4小时也要打卡,还有人打飞的专程来上海买“蓝瓶”。
蓝瓶咖啡中国内地首店——上海裕通店 图片来源:官网
各类时尚潮牌、国际大牌聚集的上海恒隆广场,凭借“买买买”就在一年内达成了“百亿税收”,浦东的国金中心、长宁的金虹桥……黄浦江、苏州河两岸,又有几栋“百亿税收”楼正在追赶中呼之欲出。
在联通长三角的虹桥枢纽地区,“潜伏”着来自其他省份,据不完全统计已超过千人的招商团队,上海对此表现得十分大度。“在长三角办厂,在上海安家”,工厂的“大脑在上海,四肢在长三角”……上海的经济结构转型“意外”带动了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对于长三角乃至全国都有重要牵引作用。
有效投资成为稳增长的主基调
基建投资曾经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特效药”,但副作用也很明显。去年第四季度延续至今的经济下行压力依旧存在,债务风险、房地产危机以及紧缩性行业政策,正逐渐侵蚀市场的长期主义倾向。
有效投资成为报告主基调:“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强化绩效导向,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合理扩大使用范围……开工一批具备条件的重大工程、新型基础设施、老旧公用设施改造等建设项目。”
“在一定时期内,在全国范围内保持合理的投资增速,可以解决一些总需求的短板问题,也能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提供动力支撑。”张兆安说,“重点推动新基建、新型城镇化、重大工程建设,以及一系列解决民生问题的投资,关键要把握好有效投资的方向、规模、结构、效益。”
今年春节假期,临港新片区工地上,施工依旧紧锣密鼓抢工期,一天也不敢耽误。当下,市区中很难看到成片建筑工地,不过,一批现代服务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和改造项目随处可见。不仅便民利民,也增加了消费需求,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上海“大走访大调研”现场。 图片来源:长宁区新闻办
虎年开工首日,各区“一把手”几乎都头戴安全帽跑工地,“好项目不缺土地”“拿地即开工”成为各区招商团队口号。今年,上海中心城区成片二级以下旧里将完成征收,同时启动零星旧改地块改造,预计完成1.7万户,总计48万平方米。今年初,全国楼市受挫,但上海新房成交量同环比皆上升。“五个新城”的建设和边际宽松的人才落户政策,正为上海带来新一轮的投资增长机会。
“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两条腿都迈出去”
“以前的政府工作报告,就业一般被放在民生领域。现在宏观的财税、金融,微观的减税降费等领域,都在讲千方百计稳定就业。”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邵志清代表分析。
经济增长是新增就业岗位的前提。《政府工作报告》说,“5.5%左右”的增长速度预计带来“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另一方面,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上海高校云集,今年年轻人的就业压力不容小觑。
近年来上海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包括增设上海自贸区新片区、设立科创版并试点注册制、长三角一体化建设、虹桥开放枢纽建设、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还有今年将进入第五届的进博会……这些发展动能正逐渐形成合力,推动上海进入新的发展能级。
根据上海经济数据,新兴产业虽然展露头角,但还不足以支撑持续的发展。汽车、建筑、金融等传统产业目前还是地方经济主力。邵志清认为,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上海在保存量的前提下,应加快培育新动能,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不断推出新业态,新的商业模式,在增量上稳就业。
微观层面,保市场主体就是保就业,保就业就是保民生。疫情以来,多部门已连续出台多条举措,拿出了真金白银给企业及时“解渴”。“应进一步清理取消各类收费,大幅降低企业的非税负担,创造条件进一步降低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价格,降低物流成本等,切实化解企业成本问题。”张兆安提议。
在法制保障层面,朱建弟代表呼吁:“全国人大已经授权上海人大制定浦东新区法规,上海应利用好这一制度优势,让法律法规真正落地。”
“上海要形成制度性开放体系,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两条腿都要迈出去。”张兆安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