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东方七日谈|在开放创新中分享“上海智慧”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谢卫群
2021年12月06日09:44 |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小字号

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通车。作为中老两国互利合作的旗舰项目、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这条铁路应用了诸多中国技术,其中也蕴含“上海智慧”,包括列车的“中枢神经”——通信信号系统、“大脑”——自动切换列车的轨道系统以及管理系统等。

还有人才培养。2017年,在澜湄合作专项基金和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与老挝苏发努冯大学签署教育合作备忘录,为老挝培养本土铁路工程人才。第一届的9名老挝学生2021年毕业后加入中老铁路第一批工程技术人员队伍。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的30多年间,上海向世界学习了许多新的思想与经验。从最初的城市建设规划、资金募集方式、城市管理运营,到经济建设中的各种创新、营商环境优化以及人才使用等,集世界智慧发展上海。仅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一办就是30多年,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围绕上海的工作重点广泛深入听取意见和建议。国际企业家们的智慧,为上海的城市发展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的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上海依然在向世界学习。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成为上海新的追求。

2020年11月25日,十一届上海市委第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其中一个鲜明而突出的要点就是开放:全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到2035年,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功能全面升级,打造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窗口和城市标杆。

这个目标达成的过程,仍将是上海向全球学习的过程。就在日前,李政道研究所实验楼启用,浦东张江迎来又一个高端研究机构,一大批国际人才将在上海开启新的研究探索。

不过,今天上海的开放,与30多年前显著不同:30多年前的开放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现在是要解决“好不好”“优不优”的问题。更突出的转变是,过去是学习多,分享少,现在是既学习又分享。而这种分享,不只是产品、技术,更有智慧、经验。

今年7月,上海浦东新区被赋予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重大任务。这意味着上海不仅要向全球学习与吸收先进的经验和理念,更要形成可以引领的新经验与新方法。上海智慧能够分享,这才是引领区的价值所在。

比如上海的教育经验。两度参加PISA(国际学生评估)测试并在数学科目中以显著优势夺冠,上海的基础教育被推上国际前沿,已成功向英国约8000所小学分享数学教学法。来自美、日、英、法等国的教育代表团纷纷来沪,探寻上海基础教育的秘诀。

再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上海迪士尼园区烟花之下测核酸的场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既严格防疫,又确保经济稳定运行的精准防控举措,成为上海抗疫智慧的生动写照。

还有“一网通办”理念。因为这一理念,在抗疫最艰难的时刻,上海推出了健康码,让每个市民有了健康通行证。这一理念也迅速地被国内外复制推广,为经济社会正常运转提供了有力支撑。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理念还在不断提升,11月30日,上海又推出“帮办制度”,成为为民服务的又一新举措。

在开放中不断学习、不断吸收,在学习中又不断形成独特的智慧和理念,上海还将面向世界作出新的贡献。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