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用通俗艺术的语言诠释上海百年

《回眸——上海百年纪事》人物画苑作品展跨年开幕

2022年01月01日10:06 |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上海1月1日电 (王文娟)新年伊始,万象更新。2022年新年第一天,由上海美术家协会、上海民盟书画院、虹桥当代艺术馆主办,上海人物画苑和上海国稷美术馆承办的《回眸——上海百年纪事》人物画苑作品展在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拉开帷幕。

作为一个主题性美术作品展,《回眸——上海百年纪事》由沪上诸位人物画家以“人物画苑”的名义发起开展,展示的近百幅人物画,既有画家们新创作的作品,也有从近年来他们创作的大量主题作品中筛选出来的精品力作。

展览中特别引人瞩目的是一套《上海百年纪事》作品,整个画展以此为题。《上海百年纪事》选取老上海典型地点,并围绕该地点发生的故事为主题,画面中,既有市民百态,也不乏大量的历史人物和重要历史事件。该套作品由《洋泾浜》《九曲桥》 《张氏味莼园》《十六铺》《四马路》《爱俪园》《百乐门》《大世界》《上海解放》等构成。

人物画苑召集人叶雄说:“创作这套作品的动机由来已久,我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画过一套老上海题材的连环画《子夜》,之后一直有继续创作老上海题材作品的愿望。以往我虽然画了一组中国画《十六铺》,但势单力薄,不成气候。这次人物画苑的画家们一起努力,从上海各个角度挖掘,各种风格荟萃。人多力量大,大上海的宏大场面一下子就跳出来了。”

画苑画师、上海美协连环画年画艺委会主任桑麟康深有同感。几年前,桑麟康画过一本《大世界》连环画,搜集过大量的资料,这次创作,相当于三百多幅连环画作的集中演绎。

谈起创作过程,画苑画师忻秉勇说:“难度真不小!”。画师们虽然有过几十年的人物画创作经验,有几位还屡获国家级艺术奖项,但对于这类风俗画的创作,大部分画家还是第一次。为了画好这套作品,他们查找了大量历史文献和书籍资料,深入走访老一辈知情者,详细搜集各种有关老上海的素材。创作中几易其稿,风格上保持其独特的个性,表现手法上做到相互靠拢,艺术上互相取长补短。

由于画面人物多,要表现的故事情节多,时空跨度大,对画家们来说把控难度相对较大,因此下得功夫也非常深。画苑画师、原梅山画院院长朱新龙说:“这套作品创作完成后,我们试着在公众号上推出,反响相当不错。各领域专家、学者对我们寄予厚望,在鼓励的同时,还提出了不少很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从振新上海写实人物画作的高度,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对我们画苑的画师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鼓舞”。

画师奚文渊说:“这次展览还得到了不少企业和机构的青睐和帮助。虹桥当代艺术馆是首展,此后2月16日将移师上海国稷美术馆继续展出。《上海百年纪事》九幅作品作为画家们创作的第一部分,未来,我们打算继续画下去,争取到2023年上海开埠180周年,拿出该系列更多的作品来献礼”。

元旦前一天(2021年12月31日),人物画苑作品研讨会举行,与会专家对于当前人物画尤其是写实人物画创作现状,围绕展览内容展开研讨。著名画家汪观清表示,“画家应该有社会担当,社会的变革和进步是靠人在推动的,这也是主旋律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物画应该引起充分的重视和广泛的关注。

上海美协主席郑辛遥说:“上海的一批从连环画里走出来的人物画家,有事业心、有责任心,在年逾古稀之际在中国画的道路上继续研究和探索,创作出了一组老上海题材和一批主旋律的作品。这些作品思想性强、主题鲜明。我们知道,作为人物画要表现这么多人物和故事情节是有一定难度的,他们在艺术的处理上有突破,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国画的处理手法,既保持了国画的格调,又极具通俗的观赏性。人物画苑能够团结起人物画家,立足于上海本土,创作正能量的反映上海的主题作品,这是值得我们加以支持和肯定的。希望他们继续努力,创作出更多好作品。”

著名人物画家毛国伦说:“上海需要这样的扎扎实实表现上海历史题材的作品。上海现在太少了。我们有的画不动了;有的水准不够;你们确实不容易,如果有能力,应该去画、去做的。”

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熊月之说:“《上海百年纪事》这组作品,反映了上海老百姓的生活百态,有反对帝国主义斗争作品;有庆祝上海解放的作品。从整体上来看,这些作品政治立场非常正确,符合主旋律特征,生动地反映了上海社会的众生相。通过这些作品,可以看出上海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过来的;看得出当时上海的社会结构是怎样的。画面表现的上海作为一个进行民族斗争的场所,看到了鲜明的反抗帝国主义斗争的场面,总体上这一组作品非常优秀的。从中人们可以了解上海的历史,解读上海的红色文化,确立我们今天的文化自信,是一个非常生动的教科书。” 

(责编:王文娟、韩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