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明年1月1日起生效 将给上海带来哪些新机遇
明年1月1日起在中日澳及6个东盟国家率先生效 逾九成货物贸易最终实现零关税
RCEP将给上海带来哪些新机遇
■本报记者 查睿
签署一年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于2022年1月1日起在中国、日本、澳大利亚及6个东盟国家率先生效。作为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制度型开放的重要起点,RCEP协定在市场准入和规则协调方面有着许多新特点,其中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
相关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RCEP区域贸易占上海进出口总额比重分别为41.4%和28.4%;上海对RCEP区域的进出口额占全国比重分别为13.7%和7.7%。地处改革开放前沿,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和贸易中心城市,上海是我国对RCEP的主要贸易地区,RCEP成员也是上海重要的对外贸易伙伴。
经济学家和国际投资贸易专家认为,短期内,RCEP将为上海的外贸行业和相关市场主体带来利好,从中长期看,它还将对上海经济起到稳定器、引导器和推进器的作用。上海需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用好RCEP规划,强化“四大功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WTO多边体系的有益补充
近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RCEP对区域经济影响评估报告》指出,整体来看,RCEP生效后,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最终会实现零关税,这不仅将显著拉动区域整体的经济、贸易和投资增长,对于全球贸易和福利增长也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报告模拟结果显示,到2035年,RCEP将使中国实际GDP、出口和进口增量分别较基准情形累计增长0.35%、7.59%和10.55%,出口和进口累计增量将分别达到3154亿美元和3068亿美元,经济福利将累计增加996亿美元。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陈靓认为,RCEP有三个主要特点,即更广的受惠面、更强的包容性和更全面的议题范围。受惠面广主要体现在RCEP的15个成员国无论是GDP总量、贸易出口额以及人口总量等均占全球30%左右,是全球最大的区域贸易协定。包容性强指的是RCEP区域内各大经济体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不仅有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也有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还有柬埔寨、缅甸等最不发达国家,因此针对各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不同,在部分规则上设置了不同的过渡期。另外,相较于已有的“10+1”协定,RCEP规则标准和开放水平总体上更高,同时涵盖了包括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等在内的新议题。
在陈靓看来,RCEP是对WTO多边体系有益的补充。“虽然中国已入世20年,享受到贸易全球化带来的红利,但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如今全球经济和技术发展已不同于以往。”她表示,当下全球经济面临一些困境,诸如逆全球化发展趋势正愈演愈烈,WTO有逐步边缘化迹象,疫情对供应链安全造成挑战。“中国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支持者,同时双边及区域合作也不能落下。”
世贸组织讲席(中国)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贸易谈判学院院长张磊认为,加入RCEP将有助于推动中国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一方面,RCEP成员国大多与中国经贸往来密切,地理位置邻近,从而有利于中国与周边国家形成国际循环。加之RCEP成员国普遍经济体量不大,且对外依赖性较强,由于外部原因造成产业链中断的风险较小,这将有利于中国构建更为安全的区域供应链、产业链体系。另一方面,由于RCEP中部分成员国与中国要素禀赋相似,部分生产分工环节的向外转移,或将推动国内产业链升级,从而实现更加丰富的区域内循环。”
上海已在部分领域抢占先机
“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重要的港口城市,在区域网络中地位显著,RCEP将进一步给上海带来现有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机遇。”张磊说。
陈靓表示,RCEP生效后将有利于促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长期来看对上海经济起到稳定器、引导器和推进器的作用。“RCEP规则从国家层面落实后,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测性大大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投资上海的信心。”此外,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城市,对于RCEP区域内贸易和技术人才的吸引力也将得到加强,上海应当充分发挥RCEP区域中心节点的作用,服务好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进一步融合。
RCEP对跨境金融服务、人民币国际化的促进,也将有助于巩固并加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还有电信服务业的开放,鼓励更多电信和数字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将给上海本土企业一个“走出去”的机会。不仅如此,RCEP还将给中国带来一个全新的机遇:我国首次与日本签署自贸协定,将有效促进中日间经贸规则的优化与整合,扩大双边经贸可能性。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统计分析部主任谈茜介绍,日资区域总部企业在上海已经形成一定集聚度,具有良好的产业投资合作基础,且与上海产业升级和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方向不谋而合。
RCEP的落地还将助推上海建设亚太知识产权中心。目前,上海已具备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国际交流(上海)基地等国际化合作交流平台,WIPO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上海知识产权仲裁院等专业化仲裁调解机构,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国际运营(上海)试点平台等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集聚了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韩国商事仲裁院等境外仲裁调解机构,有条件为全国及亚太地区提供知识产权一体化服务。
RCEP还是中国首次纳入数字贸易属性的自贸协定,上海正在全面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目前已在5G网络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展现出一定优势。张磊建议,上海可以充分利用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重大开放平台,加快国际数据港建设,在有效监管的基础上,探索对接RCEP有关数字贸易规则,为中国数字经济开放规则的制定、参与全球数字治理提供经验。
竞争合作中抓住转型机遇
“RCEP没有颠覆原有的‘10+1’协定,更多的是整合、协调已有规则,上海可以较快地适应RCEP规则。”陈靓告诉记者,中国与区域内多数经济体之间的双边协定早已签署,比如最晚的中澳、中韩自贸协定也于2015年生效,上海早已适应并熟练运用这些国际贸易规则。
张磊认为,从产业链供应链角度来看,受RCEP协定的原产地规则影响,国际产业链分工可能出现一定的重构,上海的低端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会面临一定的挑战。“由于部分RCEP成员国在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占有优势,协定采用相对宽松的原产地规则,部分产业分工的国际竞争会更加激烈。”另外,和当年中国入世一样,从国际竞争角度来看,上海本土企业有机会更好地扬帆出海,也将面临来自国外企业更大的竞争压力。
因此,谈茜认为上海应该提前做好调研和预判,更好应对复杂国际形势下RCEP可能带来的潜在挑战。“开放是双向的,日本制造业和服务业在一定程度上与上海同类型产业有竞合关系,对上海来说是机遇与竞争并存,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促创新,不仅能激活上海的高质量发展,也能激活RCEP区域经济。”
张磊建议,由于RCEP协定中的各项条款均是分批实施,其对上海本土企业的影响将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在此期间,上海可以提前预判,事先做好地方产业的布局调整;同时充分发挥上海在RCEP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实现本地产业链的稳链固链、转型升级。(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