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海粟的《四行仓库》到方增先的《粒粒皆辛苦》,看百年海派美术传承

2021年06月28日10:36  来源:上观新闻
 

6月26日,“风自海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品展在中华艺术宫开幕。

展览由上海大学作为支持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学院主办,刘海粟美术馆协办。

海报

展览分别在中华艺术宫和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两个展区举办。策展人马琳介绍,中华艺术宫展出上海美术学院55位教授的百余件作品,这些作品创作主题内容丰富,形式覆盖国画、油画和雕塑等多个艺术种类,包括方增先、冯远、曾成钢、邱瑞敏、施大畏、汪大伟、章永浩、韩硕、唐锐鹤、王劼音、王孟奇、魏景山、张自申、姜建忠、乐震文、张培成等知名艺术家的力作。

其中,方增先的代表作《粒粒皆辛苦》,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是新中国成立后美术界响应党和政府号召,改造旧国画创造新国画,表现工农大众形象的典范之作。连同《粒粒皆辛苦》在内,这些经典作品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方增先《粒粒皆辛苦》

在上海美术学院展区,策展团队打破美术馆的概念。记者在现场看到,展厅突破了美术馆的范畴,整个美院广场包括美院的教室、走廊,都有老师和学生们的作品。

展览现场

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区由“刘海粟美术馆馆藏精品展”、“百年红色美术文献展”、“上海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2021年上海美术学院优秀毕业作品展”四个内容组成。展览从过去、现在和未来展示了上海美术学院与海派美术教育的关系。

其中,“刘海粟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展出10幅刘海粟不同时期的精品力作,包括《北京前门》、《四行仓库》、《泼墨黄山》、《?海?线天奇观》等作品,体现了其与海派文化一脉相承的艺术历程。《四行仓库》是刘海粟于抗战时期创作的作品。本次展览也是上海美术学院与刘海粟美术馆文教结合项目。

刘海粟《四行仓库》 1938年

“百年红色美术文献展”通过100本珍稀的红色文献,见证了百年红色美术的发展,也是“四史”教育的生动教材。展览选取100份珍稀的红色美术文献,通过百年来美术史中相关人、事、物留在历史上的“痕迹”,述说中国红色美术发展的故事。其中包括1917年8月1日发行的《新青年》、1951年8月出版的《中国共产党三十年连环画》等。

《中国共产党三十年连环画》1951年8月出版

“上海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与“2021年上海美术学院优秀毕业作品展”的作品来自学院各个专业方向的师生。展览在应届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中遴选出优秀毕业作品,展示这些青年学子的文化思考。

《新青年》第三卷,第六号,1917年8月1日发行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欧阳华表示:“‘风自海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品展,是海派美术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海派美术大家、老教授、青年教师和学生的作品,不仅显示出艺术家们对党的崇敬之情、美好祝愿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也代表着上大美院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当天下午召开的“新海派与未来美术教育发展”研讨会上,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详细介绍了上海美术学院的校区建设及学院式、博物馆式、基金会式的培养模式等。曾成钢表示:“新时代背景下,海派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在不断变化。如何继承和发扬海派美术,我们提出了新海派的概念。新海派的核心是融合与交叉,它融合了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美术之长,它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多维度,百年来上海这座城市所凝聚的文化气质和城市软实力以及其中的创新精神,是新海派奋发的源头和活水。”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