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社会| 法治

14号线、18号线一期北段将开通 上海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突破800公里

2021年12月29日11:02 | 来源:解放网
小字号

14号线、18号线一期北段明天开通,高质量城轨网络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上海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突破800公里

■本报记者 束涵 戚颖璞

“官宣!家门口的14号线要通车了”“周浦去宝山终于不用倒好几次地铁啦”“以后坐地铁出行,一年可以节省好几千块的停车费呢”……上海地铁14号线、18号线一期北段将于12月30日开通的消息,让期待已久的市民们激动不已。届时,上海地铁全网络运营里程将增至831公里,线路增至20条,运营车站增至508座,换乘车站增至83座,网络规模继续领跑全球。

持续加密和拓展的路网以及越来越多的换乘节点,将更加便利市民出行,促进城区与郊区互动协调发展。同时,上海地铁也正经历自我革新,从创新建设、人文空间、智慧运营等方面出发,打造高质量城轨网络,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联动的区域

18号线江浦路站有一条通道直达新华医院,乘客在18号线地下一层可乘坐电梯,直接到达儿科综合楼门诊大厅

18号线江浦路站,是上海第一座直接连通医院的地铁车站,这是上海地铁建设发展中又一个新纪录。

很长时间以来,带孩子到新华医院看病,假如乘坐地铁出行,从8号线江浦路站下来后,需要穿过一条街才能到达医院大门。根据最新设计,18号线江浦路站有一条通道直达医院,乘客在18号线地下一层可乘坐电梯,直接到达儿科综合楼门诊大厅,实现交通与就医的无缝衔接。“地铁线路与儿科综合楼早在规划阶段就达成了共识,江浦路站内开通一条便捷通道,实现下车即就医。”新华医院武保部主任陈斌说。

尽管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该通道年底还未同步开通,但背后的结合建设理念,却是上海地铁建设的一大方向。

在杨树浦路江浦路东北角,有一座拥有116年历史的文保建筑——江浦路104弄小洋房。百年老房正好位于江浦路越江隧道的入口处,而隧道下面,是18号线丹阳路站。

为保留历史建筑,同时推进地铁和隧道的建设,杨浦区采用了平移文保建筑的方式,并对杨树浦路1111弄“双喜家园”进行了征收拆除。如今地铁和隧道修好后,历史建筑又移回到原来的位置。

“我们通过前期与地块权属单位紧密对接,优化组合建设方案,开拓保护与发展‘双赢’的新思路。在做好历史建筑保护的同时,打造复合多元的城市空间。”18号线项目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文勇说,以丹阳路站为例,站点2号出入口与“东方渔人码头”结合建设,将“上海鱼市场”原址打造成为国内首个以“海洋文化”和“渔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项目。施工中涉及的上海纺织文保建筑,得以完整保护。

在平衡保护与建设的过程中,相关单位采用了创新工艺,创下了不少全国首例。比如江浦路站,是18号线一期北段施工难度最大车站之一。因为江浦路等主干交通要道的管线错综复杂,难以迁移改排,施工还不能干扰运营中的8号线。

考虑多重因素,施工方决定采用复合冻结暗挖法,在地下插入700多根冻结管以“冻结”土层。通过严控各施工作业环节,用于工程作业的冻结管最长冻结时间达到300天,无一根出现断裂情况,确保了车站暗挖施工的顺利实施。

这是全国地铁首例大断面、首次在浅覆土(杂填土)车站整体冻结暗挖施工,实现了中心城区管线“零”搬迁和交通“零”影响。

记者了解到,在北段18座车站中,共有15座与周边项目结合建设。这样的建设方式,不仅有助于保护历史建筑,还能集约节约利用土地,通过轨交动脉为区域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以龙阳路枢纽为例,区域周边地块正在规划建设一个多元多层的公共活动空间系统,项目占地2平方公里,总开发体量超过287万平方米,集办公、商业、文化、酒店等多种业态,将成为浦东腹地的超级综合体。

人文的空间

列车每节车厢都设有无线充电板,只需将手机置于板上就可自由充电。车站内儿童厕位、婴儿护理板等新设施成标配

乘坐地铁时,手机电量告急,担心联系不上,这是不少乘客常常遇到的烦恼。

在18号线列车车厢内,这个问题不用担心。列车每节车厢都设有无线充电板,只需将手机置于板上就可自由充电。考虑到部分手机可能不适配无线充电,充电板下方还设有USB充电口供乘客选择。

类似的细微之处,往往关乎出行体验。记者注意到,儿童厕位、儿童洗手盆、婴儿护理板等新设施,已经成为各个站点的标配。18号线一期北段多座车站还设有母婴室,里面有沙发以及婴儿护理台等设施;14号线采用了大运量无障碍电梯,容量从以往的1吨提升至1.35吨,载客人数增加1/3,可满足两辆轮椅车同时乘坐。

作为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第二空间”,地铁承载的已经不仅仅是交通出行功能。让这个空间可阅读、有温度,是上海地铁发展的重要方向。

18号线在重点站及站名墙的设计上,将整体特色与区域文化相结合,赋予其更多的文化与历史内涵。比如在两座“最美车站”的设计上,复旦大学站站厅公共艺术墙,是基于山水长卷《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的创意灵感,采用水泥肌理,辅之以灯光来展现写意山水。同时,还甄选了11首古诗文,营造与百年名校气质相符的人文氛围。

又如,杨浦滨江借助工业遗存的“再利用”,从昔日的“工业锈带”转变为开放共享的“生活秀带”。位于杨浦滨江的丹阳路站,将百年工业的深厚积淀凝练升华,时间轴在中间,两侧一黑一白,分别代表了历史与未来。站厅层的“历史”一侧,选取了杨树浦水厂、发电厂等8处代表性工业遗产的历史照片,并配上文字介绍。“未来”一侧,则以大幅彩色实景照片,展示了百年老建筑重焕光华。

身处站厅内,仿佛在时光中行走,聆听过去与未来两个空间的对话与交流。在站厅的墙面上,还设置了一块艺术交互屏幕,乘客可通过一些交互小品,进一步感受老工业区的别样魅力,这也增添了车站的科技感与时尚感。

14号线设置了大跨单柱车站,视野更开阔,站台利用率更高。“我们将设计落点在地铁交通建筑功能,根据建筑本体的规则,顺着管线的排布和整理,让内部装修的形态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上海同济建筑室内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郑鸣介绍,车站设计引入空间艺术和艺术空间的概念,如豫园站的“上海脉搏”和一大会址·黄陂南路站的“黄陂疏影”车站主题艺术装修,以及陆家嘴站换乘通道的“今朝踏浪”艺术装置,把二维的平面转化成三维的空间艺术,为城市留下有情、有味、可品的空间。

聪明的运营

10号、14号、15号、18号线以及浦江线5条线路实现全自动驾驶,全自动驾驶运营里程首度跃升至世界第一

“妈妈你看,外面有宝石!”

“这不是宝石,是隧道里的信号灯。”

“可是,它们看起来就像是宝石呀。”

在上海地铁10号线列车上,一对母女正站在位于车头的开放驾驶室,怀着满满的好奇看向窗外隧道。

这是上海乃至全国最早的全自动驾驶线路。列车具有自动发车、自动折返、自动安全防护和远程控制等高新技术应用。到今年底,10号、14号、15号、18号线以及浦江线5条线路都将实现全自动驾驶,全自动驾驶运营里程增至167公里,规模首度跃升至世界第一。

“在列车加速度、与屏蔽门联动等方面,全自动驾驶模式能达到更高的精度,实现更为平稳的运行。”李文勇告诉记者,在铺轨作业中,18号线对标高铁技术,现场施工把控甚至更为严格。这样的精准度,提高了轨道几何状态的平顺性,实现了在每小时60公里的状态下,部分区段车厢内“硬币站立不倒”的目标。

全自动驾驶,是上海地铁智慧运营的缩影。实际上,从规划设计、建设到运营的各个环节,都能看到“智慧”元素。

18号线是上海地铁第一条以建设、运营单位为主导,全线应用智慧运维平台的线路。所谓智慧运维,可以理解为在BIM(建筑信息模型)管理平台上,搭建起线路的仿真模型。在建设与运营过程中,通过传感器等方式实现所有设备、环境和客流状态可感,将数据传输至平台,进行综合与分析。

“一旦出现故障,平台便会提前预警,工作人员可通过手持设备,即时查看故障原因。”据介绍,18号线是上海地铁首次实现数字资产信息从建设期到运维期的无缝传递,首次在竣工交付时同步交付数字资产和BIM运维平台,首次将基于BIM的运维管理平台从单个车站推广到全线。

一些新的试点也正在推进,比如14号线智慧厕所。过去,由于地铁客流量大,保洁员难以实时掌握厕所的卫生状况。智慧厕所具备“隐形”感知功能,如自动统计有效开关门次数,超过10次后提示保洁;通过气体传感器实时监控厕所空气质量,一旦监测到臭味或者其他化学异味浓度超限,就会提示打开排气扇换气;坑位内设置了单独的排气设备,及时进行换气通风。通过及时感知,合理安排保洁频次,提供更好的如厕体验。

“破难”的工艺

不用封路,也不影响交通运行,通过高难度“微创手术”,使静安寺站成为全国首个采用非开挖顶管工艺建造的地铁车站

今年5月底,熙攘繁华的华山路一如往常。而在地下,两台矩形顶管机三次近距离横穿延安高架路,让14号线静安寺站车站主体顺利贯通,攻克了全线最难节点。

如果用传统工艺,道路施工难免要“开膛破肚”。为了避免影响交通,隧道股份集团技术团队选择了难度更高的“微创手术”。这是一种独创工艺,不用封路,也不影响交通运行,而是用新技术破解难题。这也使得静安寺站成为全国首个采用非开挖顶管工艺建造的地铁车站。

短短30年间,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快速“加密”,从“一条线”长成“八爪鱼”。上海工程建设水平迅猛提升,涌现了许多业内“首次”“第一”。

14号线尤为典型,它的全线有超过7成站点在中环线以内,以“高难度”著称。比如,作为唯一下穿延安高架路的地铁站,静安寺站是“14号线难度最高车站之一”。旅游景点多、往来行人多、历史建筑多、地下环境复杂……在建设中面临诸多“险象”。该项目负责人坦言,“光是拟定建设方案,就花了两年的时间”。

又如,14号线大世界站,被誉为全线最“冷”的车站。因为在施工过程中,技术团队把零下近200℃的液氮,源源不断地注入地下,让4米厚的土层速冻至零下20多℃。“把冻结体复合墙结合翘脚幅地墙的工艺,是上海地区首次使用。”隧道股份该项目负责人说。

运用这项工艺,目的是解决大世界站地下开挖的难点——间隙渗水。和14号线其他车站一样,大世界站也面临“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挑战。由于地下管线复杂,技术人员发现开挖的坑底距离电力隧道仅0.5米,也因此会造成一个4.2米长的缺口,无法全封闭。如果继续施工,就会出现渗水问题。经过研究,技术人员决定把缺口“冻起来”。一来可以防止漏水,二来也能够提供保护层,防止电力隧道在施工中被“误伤”。整个冻结时间历时50多天,冻结体直径达到4米。最终,施工难题被成功破解。(来源:解放日报)

(责编:严远、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