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专题>>曹杨新村街道《繁花七秩》

道|“徜徉棠浦路,回忆老地方”

2021年12月08日10:50 |
小字号

口述人:

哈啦哨(网名),曾经居住在曹杨新村的老居民。

口述实录:

“徜徉棠浦路,回忆老地方”

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我生活在曹杨一村。虽然现在离开很久了,但对一些“老地方”仍记忆犹新。

曹杨一村棠浦路,西起兰溪路,东至梅岭北路,但在我生活的那个年代,棠浦路的东头只到曹杨新村第一小学门口,再往东即被环浜拦截,道路并未打通向前延伸。

上海市实验幼儿园旧照

1952年,曹杨一村举行了竣工庆祝大会,迁入的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入住曹杨新村。我曾就入住仪式照片请教曹杨新村村史馆工作人员,具体拍摄地点是哪里?答复棠浦路。仔细观察——有点儿像!

经蔡玉英等不少老同学提示,那口圆钟后来在曹杨商店前63路公交车站旁,儿时我也见过,老照片里那时还没铺兰溪路,左侧还没建曹杨新村文化馆,稍远处是曹杨一村二工区,右侧是三工区,摄影者是在如今的兰溪路对着棠浦路由西向东拍摄。

棠浦路花溪路口西北的曹杨一村二工区第一排与第二排房之间有个小三角空地,1952年刚建成曹杨一村时,为方便新迁入的居民通邮,在邮局未建成前,这里临时建了一个简易邮亭,现在则建了一处邮票外框老物件的雕塑。

棠浦路本是一条比较安静的小路,在改革开放最初几年,棠浦路西头至花溪路那一段曾火过一把。那里成了曹杨一村集贸市场,两边小商铺鳞次栉比,把不宽敞的小路挤得水泄不通,就连红桥桥东都开起来小餐馆等店。

早期的棠浦路是一个集市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棠浦路的红桥东北是民办小学,校舍一字排开一直延伸到曹杨新村第一小学小花园,校舍五花八门,多为建曹杨一村前遗留未拆的当地农舍,有十分简陋的竹棚,有农村的黑瓦堂屋,也有水泥小平房。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那片黑瓦堂屋被白色围墙挡了起来。

民办小学自1958年开办,在此之前则是曹杨新村新居民参加文化扫盲的学习场所(有的在家中扫盲)。我的邻居、大方包头同学的哥哥龙根,可能是民办小学最初一届学生,我在上小学前曾与小伙伴趴在窗口看龙根他们上课。

民办小学上学条件同相邻公办的曹杨新村第一小学相比差距较大,上体育课,就到棠浦路南边曹杨一村一工区空地,空地边上搭了个小茅草屋方便师生如厕,那可真是“茅房”噢。

1961年秋我本应报名入学,因当年我们那片居住区域分到民办小学,我推迟一年才上了曹村一小。如今,红桥东北建了新建筑,东南空地建成健身苑,丝毫不见往日民办小学痕迹。

曹杨新村“老地方”还有很多,有的早已消失,如曹新浴室、红旗食堂、老虎灶、曹杨新村第三小学等,有的名称未改却搬离原址,如上海市实验幼儿园由棠浦路搬往枣阳路、曹杨新村第三幼儿园由梅川路迁往梅岭北路等等。

曹杨新村建村时配套的公共浴室

(稿件来源于网络)

(责编:葛俊俊、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