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普陀这个闻名全国的工人新村将再次焕发“红色魅力”

2021年04月29日15:43  
 

在上海,有一种典型的居住空间,它的名字叫做工人新村,最早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最具代表性的住宅类型,也是上海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曹杨新村,作为上海最早建成的工人新村,始建于1951年,最早落成的第一期工程被称为曹杨一村,共计二层房屋48幢、167个单元,可容纳住户1002户,首批入住的居民均为当时沪西地区纺织、五金行业的劳动模范以及先进工作者,曹杨一村也由此获得了“劳模村”的美誉。同时,作为中国的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曾多次接见来自国内外的国家元首、总理、部长等重要外宾,也因其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大量电影人前来拍摄电影,1957年的《他们怎样过日子》、1959年的《今天我休息》、1982年的《石榴花》等,让人记忆犹新。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曹杨新村”代表着一个舒适干净的生活环境,是“模范社区”的代名词,在那个年代,能够把家安在这里,更是优越的社会地位和荣耀的象征。

五十年代的曹杨一村

今年是曹杨新村成立70周年。古稀之年的曹杨新村作为新村工人日常生活的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时也承载着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使命。从今年起,曹杨新村街道以城市更新文化内涵为基础,以“曹杨新村设计讲堂”为活动平台,结合党史的学习教育活动,联合著名高校和知名设计,以“美好生活、美好空间”——“双美曹杨设计讲堂”的形式,邀请著名学者、设计大咖、社区居民等共创、共建、共话美好曹杨,进一步促进提高城市更新规划水平,增强社区治理公众参与度。

杨辰教授现场讲解《曹杨新村的文化价值》

4月23日,“美丽人生,美丽空间”——曹杨新村设计“双美”讲堂第二讲,在武宁片区正式开讲。邀请同济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学者杨辰就《曹杨新村的文化价值》这一主题发表演讲。杨教授从曹杨新村的一段光辉历史、一类空间实践、一种工人身份三个方面,深刻阐述了曹杨新村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价值,并对城市更新和保护作了分析研究和科学评估。

曹杨新村建设之初,秉持“先生产后生活”这一选址原则,从邻里单位到居住区建设实行“统一出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为居民提供标准化户型和集体生活的新村住宅,是社会主义城市新农村建设的样本和基础。这里居住和生活着先进工人的典范,身份的特殊性使得曹杨新村具有不同于其他社区的文化价值,它是一个高度自我认同的单位制社区,更是展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窗口。

曹杨新村作为上海历史优秀建筑和工人新村的典型代表,在保护历史优秀建筑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之间不断寻求平衡,既要让优秀的历史建筑真正变“活”,又要使“我为群众办实事”真正做“实”,切实有效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提升社区配套,美化社区环境,让曹杨新村的居民身份价值认同得以传承和延续。

在观众互动环节,大家围绕城市规划设计对老旧小区的影响、整体改造中邻里关系的变化、以及年轻一代对曹杨红色文化的传承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街道方面表示,将结合建村成立70周年这一历史节点,依托城市更新项目,深入挖掘曹杨红色资源,更好地传播和传承劳模精神,将曹杨红色资源打造成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课堂和有效阵地。

来源:上海普陀

(责编:严远、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