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专题>>曹杨新村街道《繁花七秩》

宅|“搬来搬去还是在曹杨,就是喜欢这个地方”

2021年12月08日10:32 |
小字号

口述人:

杨宝珍,1936年出生,母亲是先进工作者,1953年搬入曹杨一村,后曾在曹杨四村、五村都居住过,目前居住在曹杨六村。曾做曹杨新村里弄建设工作。

钱钢,杨宝珍的儿子,出生并一直居住在曹杨。2005年作为就业援助员派驻在曹杨新村街道杏梅园居委会工作,2017年通过社工考试正式成为杏梅园居委会干部,从事民政和老龄服务的工作。

口述实录:

“搬来搬去还是在曹杨,就是喜欢这个地方”

杨宝珍:曹杨新村是新中国兴建的第一个工人新村。当年只有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三八红旗手才能住在这里,因此曹杨一村也被称为“劳模村”。

我妈妈是先进工作者,是第一批入住曹杨一村的,而我也是这样的机会下,在1952年住进了曹杨一村,当时曹杨新村只有曹杨一村,其他地方还都是农田。1953年,我进入曹杨新村街道做里弄建设工作。1958年,我进到了工厂里工作,后又进入机关一直干到1992年退休。

曹杨新村老照片

以前曹杨一村外观像小洋房,是两层楼或三层楼,三户合用一间厨房,灶台和洗池也是三户合用。最初用的是煤火,后来又用的是天然气,这是我们生活基础条件的一个变化。

自从搬入曹杨新村后,我在曹杨一村、四村、五村、六村都留下了居住回忆。我喜欢曹杨呀,虽然搬过家,但从没离开过曹杨。随着发展曹杨从一村建到曹杨九村,商店和医院也都造起来了,好的不得了,这个变化是很大的,住在这里我们也很幸福。

钱刚:和妈妈一样,我也是生在曹杨、长在曹杨。以前经常听家人讲曹杨新村建设和发展的故事,对曹杨有很深的感情。我出生在曹杨,童年是在曹杨四村度过的,1981年我们就搬到了曹杨六村,1992年又搬到了曹杨五村(现在的杏梅园)一直住到现在,没有到外面去过。我从托儿所到中学的学生时光也都是在曹杨,大学就在和曹杨一条金沙江路相隔的华东示范大学。后来我又进入了杏梅园工作,一干就是十几年。对这里再熟悉不过了,感情也是很深。

从前,家住曹杨新村是很光荣的。当时有很多外宾来访问的,我正好在上海市实验幼儿园上学,是演出小分队的一员,因此我参与了很多外宾接待工作,还经常外出演出。虽然那个时候我只是幼儿园,什么都还不懂,但我觉得很骄傲、很自豪。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当时那个年代,改革开放还在起步期,对外交流还没有那么多,外国人不常见的。但我们曹杨有外事接待的传统和品牌,所以经常能见到外宾,我和其他堂兄弟姐们玩的时候,有很多新鲜事可以讲给他们听,常常引来羡慕的眼光。二是小时候听不懂外文,但在接待的过程中,一直看到外宾们在点头、竖大拇指,还隐隐约约听到“曹杨新村”几个字。我知道,他们一定是在称赞我们曹杨,所以感觉自己居住的地方特别牛,当时连自己的笑容都更加灿烂、腰杆也挺得更直了。直到现在,回忆起当时接待的场景,这份骄傲和自豪还是会由内而外地冒出来。

我外婆是先进工作者,她是住在曹杨一村也是当时一村居委会成员,我舅舅也在曹杨一村居住的,也是这样我小时候经常到曹杨一村去玩。曹杨一村最初是两层的楼房,后来新增了一层,1个号里9间房相当于现在说的一梯三户,楼梯都是木楼梯,三楼是像阁楼一样,空间比较小的,当时我表哥住在三楼,所以我就经常去玩。

现在来看可能说一村建筑没有那么好,但那个年代一村的住房条件算好得不得了。听家人们说,那时普遍是使用手拎马桶、煤球炉,而曹杨一村就已经用上了抽水马桶和煤气灶。

我记得父亲和我说过,当时我2岁的时候,那年下大雨发大水,因为我们住的那边地势和楼层比较低就都被水淹了。那时我父亲就把我放进木桶里浮着,我还以为在坐船,非常开心。小时候都没有高层的房子,都是两层三层的,改革开放以后,住房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曹杨一村到九村,各种年代的房子都有,还出现了不少商品房小区,居住条件好了很多。

也是在这样的发展中,曹杨一村渐渐“老”了。当每家每户都有独立卫生间和厨房间的时候,曹杨一村依然是当年的几户合用抽水马桶、合用厨房。很多老人的子女都要把老人接出去住,但老人们大多不肯。毕竟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这份感情很难割舍。所以,这么多年,这里的老人期盼的就是改造。既能够住上新房子,又不用离开曹杨。现在老人们的愿望终于成真了,曹杨一村已经在改造了,很快大家就能回搬,住上独门独户的房子了。我听说,曹杨一村的整体环境也会同步改造,我也很期待。

未来我希望曹杨新村一些老旧房都可以改造,但也不能全部翻新,有些传统建筑还是要保留一些传统的东西,如果全部翻新那就把那些记忆全部抹杀掉了,没有什么传承的了,注意保留历史风貌。

(责编:葛俊俊、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