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这里曾是光荣的象征,如今又迎来新生
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普陀区供图
人民网上海11月1日电 (唐小丽)近日,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上海市普陀区曹杨新村迎来70岁生日。
上世纪50年代,为了解决工人阶级住房难问题,上海市开始规划工人新村建设。1952年6月30日,陆阿狗、杨富珍、裔式娟等劳动模范和大批先进工作者、工人,手捧鲜花,怀揣着市政府颁发的居住证,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搬进了新居。
图为上世纪50年代的曹杨新村。普陀区供图
今年已经91岁高龄的裔式娟,身子骨依然很硬朗。“旧社会的工厂里,机器转个不停,非常辛苦,但也吃不饱饭,连喝口水都难。”从苦日子里熬出来,对于当下的生活,裔式娟觉得很满足。解放前,家里八口人,父亲四十岁就去世了,母亲裹了小脚无法劳作,全家的重担都压在了裔式娟一个人身上。
1949年,上海解放。解放后的裔式娟也终于有了盼头,工人阶级不再是被人瞧不起和被压迫的底层了,成了国家的主人翁。在工厂,裔式娟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她在1951年参加了共青团,年底就加入了共产党,并且是纺织小组中第一个入党的。党赋予她新生的力量,她也努力工作回报党的恩情,“我又不是干部,只是一个工人,居然轮到我住洋房。所以我想我一定要把生产搞好,关心群众。我作为党员,大家选我当劳模,我觉得我可以做得更好 。”几十年后,裔式娟回忆起当年的生产工作,依旧历历在目。
尽管具体的日期已经记不清了,但1952年6月末的一天,曹杨一村大门口敲锣打鼓,红旗招展,灯笼与横幅高高挂起的氛围,裔式娟始终记得。那一天,22岁的裔式娟带着一个装了两件旧衣服的破旧手提箱,乘着卡车,来到了这片新落成的楼房,随风飘扬的横幅上写着“欢迎先进生产者入住曹杨新村”。
图为1952年7月1日,工友们凑在一块儿在草地上下棋。普陀区供图
图为1952年7月3日,一名工人刚刚走出曹杨新村内的公共浴室。普陀区供图
包括裔式娟在内,新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工人新村的首批住户,是光荣和自豪的。他们是经过层层选拔的一线工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这1002户人家,来自217个纺织厂和五金厂,分布在普陀、闸北、长宁三个区,每个工厂只能分到四五户入住。
在住房条件普遍较差、“滚地龙”遍布的1950年代初,曹杨新村无疑极具吸引力。尽管三个家庭共享厨房和厕所,但裔式娟还是感到,自己过上了梦想中的生活。这里的房内铺着木地板,有煤气可用,出门绿树成荫,流水潺潺,不远处就是大学。
图为1952年6月24日,两位青年正在新村内愉快地聊着天。普陀区供图
曹杨新村是一个样板,这种分配方式背后是示范的力量。首批住户就是最真实的榜样,向自己身边的工友们展现着生活的光明前景:让我们一起好好生产建设,大家将来都能住上这样的房子。
70年来,曹杨新村已经成为一个承载着无数记忆和光荣的名字。这里是人民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地,“邻里单位”规划理论在这里首次落地,全市第一家工人新村商业网点、室内菜场、学校、卫生所,全国社区商业示范街兰溪路,全市首个高线公园百禧公园等相继落成。这里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成果汇聚地,曾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中国街道之星、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等诸多荣誉,走出了一大批全国和市级先进典型。这里也是基层管理服务的创新探索地,曾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上海市“十面红旗”之一,成立了全市第一家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率先探索试点区域化党建、垃圾分类等改革破冰工作。
但是,70年来,随着岁月变迁,当年的代表性建筑日渐老化,住起来也不那么舒服了:厨房、卫生间3家合用,似乎也不那么方便;砖木结构的房屋,楼上走路,楼下“咚咚”作响……
改造前的曹杨新村。普陀区供图
2019年12月,曹杨新村启动旧住房成套改造签约,至今年4月初,居民已全部签约搬出。目前,改造施工已经基本完成,居民正在陆续回搬中。
“作为街道的民生大项目,曹杨一村改造意义重大,也有着急、难、险、重等多种困难。”曹杨一村居民区书记施云霞表示,成套改造是为群众谋利益,如果群众工作不做好,那好事也会办成坏事。“可以说,我们1500多户房屋改造,就有1500多张图纸。我们通过走访、座谈会、感情牌等多种方法,了解每一户居民的顾虑和难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签约提速,推进项目进程,只有我们用心,群众才能放心。”
改造后的曹杨新村。普陀区供图
改造后的曹杨一村,仍然保留了“白墙壁、红屋顶”的建筑风貌,实现了厨房、卫生间的各户独用,还加装了多功能路灯等智慧应用,成了闹市区里的“小洋房”。
“这次改造,我是很满意的!”曹杨一村居民曾强看到改造后的房子很兴奋,“房子住着舒服了,小区环境也好了,更方便了,重要的是,咱曹杨一村的光荣和特色也保留了,我们这些老曹杨人心里感觉踏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