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上展出的巨作,为何扎堆诞生在闵行这个小乡村
“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要以文化人,聚起乡村振兴精气神。腾笼换鸟,才能激活曹行村文化产业‘一池春水’。”如何让“党建+文化”深度融合,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梅陇镇曹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孙梅萍就乡村振兴有她独到的看法。
Q:进博巨画为何选择在小乡村诞生?
A:资源整合,激活产业动能
大家都知道,首届进博会主会场巨作《春风又绿江南岸》、西郊宾馆贵宾接待厅的《上海》、第二届进博会东郊宾馆接待厅的《山高水长》等画作均在曹行村观缘文化创意园内创作完成。这样的“大家”为何会相中闵行梅陇的一个小乡村,创作如此重要的进博作品?“这里的环境很好,人也很好,很适合创作。”进博巨幅国画《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创作者汪家芳曾这么说道。
“文化产业是文化振兴的重要支撑。”孙梅萍一直这么认为。她介绍说,观缘文化是在曹行村旧仓库、旧厂房转型时期引进的一家文创企业。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村党总支成立创建文化创意园工作小组,整合资源,从整体规划和布局入手,腾出4326㎡的厂房作为园区二期,后又腾出4241㎡的厂房作为园区三期,为艺术家们安心创作提供了更好的交流平台和高质量服务。
同时,村党总支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积极发挥党员致富带头人作用,通过招商引资,搭建了艺术品及其衍生品的展示空间和销售平台,全力打造集艺术鉴赏、文创体验、培训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文创园,目前实现年产值2000万元,让文化资源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生产力。
观缘文化园
Q:市民为何不远千里来此参观非遗文化?
A:“党建+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关键。
为此,曹行村党总支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加强党建引领,不断探索“党建+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加快推进新时代新农村发展进程。
村党总支组建乡村振兴工作专班,以“五违四必”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先后完成文化客堂间、村民活动中心、党群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益空间等文化阵地建设,共组织活动104场,服务群众8400余人次。
在文化传承方面,成功申请了两项闵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杨生美中外古船模型制作技艺和周国伟古诗画修复技艺,并在村域内设有两位传承人的工作室,同时成立了市级非遗传承人陈家泠工作室“泠空间”,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现在,有不少市民不远千里前来曹行村,只为参观杨生美中外古船模型制作和周国伟古诗画修复。
Q:如何让村人感受到“十五分钟生活圈”的幸福?
A:深化服务内涵,打造文化高地
据了解,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曹行村党总支在突出文创园主体价值和主导产业的同时,打造多种文化延伸业态,做实“十五分钟生活圈”,不断完善观缘园区的设施建设、功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级。
杨生美船模工作室曹行展示厅、曹行村观缘文化创意园均被列为 “人文行走,七彩梅陇”的游学活动点,为区域内居民群众、企业单位搭建了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
同时,通过举办各大公益性展览、号召党员志愿者入户宣传、拓宽文化新风尚宣传渠道等方式,提高村民群众的参与度,为培育社区文化添砖加瓦,乡村文化振兴。
“我们的目标是:让高雅艺术作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孙梅萍介绍说。
孙梅萍,1980年8月生,闵行区梅陇镇爱国村人。200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3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2006年3月进入曹行村工作,先后担任团支部书记、支部委员等岗位。2018年当选曹行村村委会主任,2020年当选曹行村党总支书记。
孙梅萍先后荣获2010年度上海市进博会优秀志愿者、2012年度上海市优秀调查员、2017-2018年度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来源:今日闵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