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百年弄堂有了“歇脚小屋”

2021年10月13日13:41 | 来源:新民网
小字号

老旧小店升级改造后的温馨“永德小屋”

搬迁至“永德小屋”内的修鞋摊 龙钢 摄

“现在外出走累了,弄堂里有歇脚的地方了。平时还可以坐在这里嘎嘎讪胡,看看报纸……”家住虹口区四川北路1515弄永丰坊小区的董阿姨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弄堂里最近多了个“歇脚小屋”,居民可开心了,小屋里不但能歇脚嘎讪胡,还能取快递、修鞋子,百年老弄堂里有这么个小屋不容易啊。许多居民都说,这个小屋就像是屋里向的公共客厅。

四川北路1515弄永丰坊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前弄堂在四川北路上,后弄堂在新广路上,砖木结构,当时系北四川路厚德里。后来厚德里房屋拆除,1930年由农业银行出资改建为永丰坊新式里弄,出挑檐口,有晒台,红砖墙面,石库门两侧及门斗仿石面装饰,是四川北路上颇有特色的一条弄堂,2005年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永丰坊还是条留有诸多红色印迹的弄堂。该弄91号是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秋瑾的旧居,秋瑾在这里主持创办了《中国女报》,是当时中国影响最大的女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地下工作者杨延秀曾在该弄18号3楼主持党的秘密联络站工作。

这几年老弄堂居民的老龄化程度在不断提升,独居老人、纯老家庭成为弄堂里的“主力军”,居民们对公共活动场地的需求也在增加。四川北路街道和永德居民区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了解到永丰坊弄堂里硬件设施的短板和居民们的需求后,组织楼组长、党员志愿者对弄内房屋走访摸底调研,发现永丰坊弄口有一间长期被作为公益用途的小杂货店,近期随着店主脱困,可用于其他公益用途。经过居民区党总支和居民们的讨论,决定将杂物店收回来改造,方便弄堂里居民开展活动。

怎么改造?街道和永德居民区召开居民自治会议,大家一致意见是希望打造成小区公共客厅。于是,四川北路街道将其纳入微更新项目,粉刷墙面,添置设施设备和桌椅等,对原有老旧小店全面升级,并取了个温馨的名字:“永德小屋”。记者在“永德小屋”看到,小屋虽然面积不大,但内有沙发、木椅、风扇、照明等。永德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曹燕告诉记者,“永德小屋”全天24小时对居民开放,冬天可以在此避寒,夏天可以在这里乘凉,开放至今已成为弄内居民、特别是老人们歇歇脚、聊家常的好去处。

“永德小屋”的设立,也解决了原本在弄堂口摆修鞋摊的鞋匠兄弟戚金发和戚金恒的饭碗问题,修鞋摊位搬迁至“永德小屋”内。这样,为两位老人解决了日晒雨淋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多年来居民反映的弄堂口设摊影响出行的矛盾。针对居民反映有快递员随意将东西放在居民家门口造成丢失,大家认为快递柜放置在“永德小屋”里是最佳方案。于是,居民区党总支依据居民意见,又引进了智能快递柜。

曹燕告诉记者,永丰坊历史悠久,红色资源丰富,“永德小屋”建成后,将不断完善功能,成为宣讲红色文化、法治、文明健康、防诈骗等的场所。同时,还将继续创新改造老旧弄堂空间,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特约通讯员 龙钢 本报记者 袁玮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