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关的现状与展望
一、对标国际的上海海关
上海海关作为上海口岸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处于安全防控和对外开放的“第一线”,见证了上海的改革开放和口岸发展,也始终以对标国际的要求为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服务。上海海关含有29个隶属海关,拥有货运类监管场所256个,非货运类监管场所24个,涉及机场、保税区、自由贸易区等各方面,海、陆、空、邮监管门类齐全。截止2020年,上海海关监管的业务量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口岸的年进出口货值和税收流量约占全国的1/4,各项主要业务指标位列全国海关首位。上海海关通过不断强化监管优化服务、深化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巩固促进了口岸安全防控和外贸增长,也为支持上海承接新的重大国家战略,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保障。
1、巩固口岸安全,促进对外开放
越是开放越要重视安全,上海海关通过深入推进“大对标、大调研”活动深化改革强关,维护开放安全。长期以来,上海海关不断推进上海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通过建立常态化口岸疫情防控机制,设立国家级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建立农产品检疫分类管理等完善开放口岸安全风险防控。在2020年的疫情防控中,上海海关联合相关部门首创口岸闭环管理大流程,口岸共检疫出入境人员309.8万人次,在口岸一线检出的阳性病例无一例流入上海市区,全关1.1万名干部职工无一例感染,实现了“打胜仗、零感染”的目标。上海海关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通过开展“蓝天”系列专项行动,“护卫2020”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严守国门生物安全,强化进出口食品化妆品安全监管,维护口岸安全。
一肩挑安全,一肩担发展,上海海关对促外贸稳增长贡献显著。从2016年到2020年9月,上海海关共监管进出口货物总值达28.6万亿元人民币,监管进出境集装箱1.15亿箱,统计报关单1.06亿份,征收税款1.89万亿元,排名全国海关首位。2020年上海全年进出口总值达到3.48万亿元,比2019年增长2.3%,高出全国0.4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总值达到10.8%。这与上海海关全力推进新片区建设、综保区转型、“放管服”改革等措施密不可分。2020年上海推出稳外贸稳外资具体措施70项,取消行政许可事项2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一网通办”,快件、跨境电商渠道通关效率提升6成。
2、制度集成创新: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特殊综合保税区
“十三五”以来,上海海关全力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建设,以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特殊综合保税区政策为支撑,创新构建全新的进出境制度环境和监管模式。
上海自贸区——全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2013年9月公布实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目标“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海关坚持以制度创新为主线,推动原有片区发展,初步建立了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累计推出64项海关创新制度,其中33项已在全国复制推广。
临港新片区——集聚全球资源中心。2019年8月6日,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通过打造“三个最”打造新片区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引擎。一是打造最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对标最高水平的国际经贸规则,推动新片区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新的制度框架。二是打造最能创新突破的改革开放试验田。对标香港、新加坡、迪拜等国际公认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全面开展差异化、系统性的制度创新和功能重构。三是打造最自由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支持重点产业发展措施,融资租赁异地委托监管、“保税+研发+维修”等一批新亮点正加速形成。新片区内,对标国际最高,最好水平,上海海关在洋山特殊综保区建立了一线完全放开、二线单侧申报、区内充分自由、账册全面取消、统计高度简化的全新制度框架。
综保区转型——提高特殊政策空间。2020年上海原有6个出口加工区和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在上海海关的牵头下全部转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得以在保税仓储等更高层级上享受政策优惠。综保区转型增创,使产能链接、市场链接、规则链接的战略通道进一步畅通。2020年,上海市7个综合保税区进出口3382.7亿元,增长4.9%,比全市总体增速高出2.6个百分点,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9.7%,拉动同期上海市外贸总体增长0.5个百分点。
3、科技兴关,优化营商环境
上海海关不断通过科技创新,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2020年上海海关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为48.63,出口平均通关时间为1.86小时,为历史最好水平。通过业务科技一体化建设,上海海关建立了智慧通关模式,从2018年起建立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开通了“通关全程可视化查询”功能全程跟踪货物通关状态。2020年全面自主研发《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电子化,2020年全国首推“跨境贸易中介点评”网站,有效破解进出口企业与中介市场信息不对称难题。
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上海海关聚焦上海打造创新驱动策源地和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的目标,一方面履行知识产权海关保护职能,加大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开展知识产权重点企业培塑,优化企业创新环境。上海海关目前已在26个隶属海关全面设立知识产权办案机构,涵盖海、陆、空、邮等各个口岸现场,建立起150余人的知识产权执法队伍,构建了结构扁平、运行高效的知识产权办案新模式。2020年,上海海关共查获涉嫌侵权假冒商品1.7万批次,位列全国海关首位。同年,上海地区新增知识产权海关备案523件,新增权利人106个,落实国家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为各类科创主体减免税款多达8.15亿元。
二、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上海海关
上海一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示范高地。上海拥有全球最大的海港、世界第三的空港,是资本、货物、技术等要素进出国际市场的重要枢纽;上海有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立足上海,可以辐射长三角,走向全中国;上海拥有自贸区新片区,是创新进出境监管制度的示范高地,拥有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特殊综合保税区的政策创新平台。随着技术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上海被不断赋予承接新的重大国家战略,这要求上海海关站在“十四五”新起点,助力新时代下上海的高质量发展。
1、全力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国内外新形势下,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海关加速进行数字化转型,实现智能化管理。在安全防控上,上海海关需要持续优化常态化疫情防控,为应对大客流回归,以数字化应用场景再造口岸流程,构建“水陆空”立体防控网络,提升防控效能。在监管效能上,2018年上海海关探索并建立了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需要继续完善大数据平台建设整体推进机制,在卫生检疫等方面打通海关与口岸相关部门的协同监管,应用大数据实现整体性治理、智能化管理。在监管服务上,要以临港新片区、洋山特殊综保区为突破口,依托大数据、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技术,探索构建更多便利化应用项目,打造最具竞争力的海关监管制度模式,实现安全与便利、监管与服务的高度统一。
2、全力推动上海承接国家战略落地
推进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建设。上海海关要全力支持新片区探索并实践具有国际示范意义的海关监管办法和制度体系。坚持深化制度集成创新,依托科技引领和政策支持,转变以账册管理、物理围网、进出卡口为标志的传统监管模式,构建和完善基于大数据的智慧监管新格局,从而最大限度释放特殊综保区制度创新及海关管理变革红利,为上海高水平开放提供重要制度和政策供给的一次具体实践。
实现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升级。新国际环境下,上海进博会的成功举办是中国主动开放市场、持续扩大进口的政策宣示,也是全球唯一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定位,集合了20多个国家(地区)的各类商品。上海海关需要继续以“通关便利化升级、监管精准度升级、措施适用性升级、溢出带动效应升级”为目标。展望未来,上海海关要巩固深化前三届进博会的经验做法,为进博会提供智慧、精准监管服务,加强进博会海关大数据平台应用,持续完善保税展示展销常态化工作,做大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和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中心,支持虹桥商务区国际开放枢纽建设,进一步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
完善长三角海关一体协同工作机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以来,上海海关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目标,会同长三角区域海关,在数据互联互通、规则共商共建、作业协同协调、风险联防联控、资源通享通用等方面,推动出台《海关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重点举措》,助力区域营商环境协同优化。上海海关要继续发挥三角海关“一体化”优势聚能增效,落实发展重点举措,完善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的长三角海关一体协同工作机制,积极支持长三角地区以开放、服务、创新、高效的发展环境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助力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上海与“一带一路”沿线经贸合作不断深化,2020年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大型设备,至少30%从上海口岸起航。上海海关通过建立沿线重点国家“单一窗口”、“一带一路”专窗服务、AEO互认合作,支持中欧班列发展和陆海新通道建设等措施助力“一带一路”合作。为了促进“一带一路”项目合作,上海海关要进一步提高监管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解决“一带一路”出口货物数量多、体积大、价值高等难点。为了助力更多国内企业“走出去”,上海海关要加大企业信用培育力度,以“一带一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产业链供应链龙头为重点领域培育更多AEO资质企业,充分享海关信用管理政策红利。
3、全力支持新业态新经济发展
上海作为改革开放前沿,人工智能、健康医疗等新技术加速发展,数字经济、云上服务、会展经济等新业态不断涌现,这对于上海海关监管创新、科技创新应用,人员队伍建设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2020年上海出口“宅经济”产品笔记本电脑、家电、平板电脑892.1亿元、143.2亿元、45.4亿元,分别增长31.5%、7.3%、58.3%,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值不降反升,货值近20亿元。展望未来,上海海关要继续支持上海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建立起适应跨境电商新业态的海关监管模式,继续推动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创新试点,深化开展数字清关改革试点和全面应用,链接贸易链各方主体,实现全链条数字化。此外,在上海邮轮经济和会展经济等新业态发展方面,上海海关要继续探索应用“大数据+物联网+AI”新技术,推广应用便捷通关条形码、自助申报系统等新模式,助理外贸新业态发展。
案例:全国唯一特殊综合保税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
2020年5月16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正式揭牌,成为我国151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唯一的特殊综合保税区,是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的重要功能载体。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被赋予了一些重要的创新内涵,即体现为通常所说的“5+1+2”。5是指货物、服务、金融、人员及信息五大要素自由流动;1则是指有效监管下的数据移动自由;2是指实施国家安全管理与信息分级管理。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主要以划定区域、物理围网的方式实现,其本质属性是“境内关外”的自贸港。进入区内的货物与服务贸易、制造与加工业务、运输仓储和拆装、金融交易等均以保税的方式进行。相关商务人员通过落地签证管理的形式实现进出自由。相对于其他的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特殊综保区在海关手续方面具有“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特点。在区域内施行的主要是海关监管下,以“单一窗口”措施为主的贸易便利化、以“负面清单+准入前国民待遇”为基础的投资便利化、以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为内涵的事中事后监管、以离岸金融与外包业务为引领的服务业开放,以及以地方立法权为支撑的法制化建设。境外货物入区可免征关税;国内货物进入区内视同出口,进行退税。货物在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内不设存储期限。而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最大的突破,是它探索区内企业之间的服务交易也免征相应税费。
2020年8月17日,洋山特殊综保区,两辆进口法拉利跑车运抵洋山四期码头,经洋山“区港直通道”进入保税仓。作为首批一线径予放行进口整车,这批法拉利汽车充分享受了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政策红利:一线“不报”,区内自由。法拉利公司(中国)总经理韩淼表示:过去汽车进口需要在口岸完成申报纳税一系列手续后才能提货,现在一线只需企业自主声明,即可直接提货,时间上至少节省了1至2天;过去区内企业依据业务类别需分别设立物流、加工等多本海关账册,现在企业只需根据实际运营自建账户,减少了人力投入的同时自我管理也可以更个性化、精细化;汽车保税仓储政策让企业缴税后移至出区内销环节,减轻了企业短期的资金压力。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