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社會| 法治

上海蘇州河(普陀段)兩岸夜景大片上新

2023年02月23日17:40 | 來源:上海發布
小字號

原標題:【探索】蘇州河(普陀段)兩岸夜景大片上新,一起來賞→

市綠化市容局介紹,2022年,蘇州河(普陀段)沿岸濱水空間的夜景發生了驚喜的變化。經過近一年的建設,蘇州河(普陀段)兩岸景觀照明一期工程於壬寅歲末全面建成,為蘇河夜色增添了一抹靚麗光影。詳見↓

本次工程實施范圍東起中遠兩灣城,西至寶成橋,全長約4.6公裡,沿線以居住區為主。

因原有燈光老舊,存在暗區暗點、色彩紊亂等不足,同時燈光表現手法單一,缺乏特色亮點,無法滿足居民及游客需求。

為此一期工程結合沿河空間形態特征,發掘場地文化記憶,全線統籌,分區提煉,最終形成以“藍綠空間,品質普陀”為主題的三條特色岸線。

三條特色岸線

中遠兩灣城區段(靜雅漫步岸線)

宜昌路消防塔-寶成橋區段(童趣互動岸線)

泰欣嘉園-寶成橋區段(星夢暢游岸線)

兩處“舞台”特色節點

夢幻蘇河(消防塔)

綠映畫屏(半島花園)

兩座橋梁亮化提升

西康路橋

寶成橋

接下來,跟著我們的步伐

一同來欣賞

蘇州河(普陀段)兩岸的美妙夜色吧~

中遠兩灣城區段

(靜雅漫步岸線)

原來色彩凌亂的岸線欄杆燈替換為統一協調的暖色光,針對沿岸綠化暗區較多的情況,適度補充暖光照樹燈,對綠化區域進行提亮,讓光影變得柔和內斂,將“靜雅”留給了來往的市民。

宜昌路消防塔——寶成橋區段

(童趣互動岸線)

光影互動為主要手法,將宜昌路消防塔——寶成橋區段打造成童趣互動岸線,增加照樹燈,將岸線整體提亮補暗,把原有過亮的“金箍棒”路燈,替換為典雅造型的路燈,改善人行視覺光影體驗,同時結合岸線廣場空間設置了互動投影,豐富特色光影體驗。

岸線整體提亮(對岸游船視角)

漫步空間提亮(人行視角)

01

童年回憶

【跳房子】:充滿童年回憶的“跳房子”,吸引著大小朋友們在方格上歡快的跳躍,小朋友們的腳步發出清脆的鈴聲和多彩的光芒,“大孩子們”則重溫著童年的回憶,真正的讓光影與人產生共鳴。

童年回憶——跳房子

【翻花繩】:伴隨著孩子們的跑動,“花繩”跟隨著歡快的腳步,“編織”出各種圖案,讓充滿童趣的想象映射在地面。

童年回憶——翻花繩

【老鷹捉小雞】:跟隨動畫的演繹,孩子們扮演起母雞、小雞還有老鷹的角色,讓陪伴幾代人成長的經典游戲代入了可視化的演繹。

童年回憶——老鷹捉小雞

【夏日涼風】:懷舊式風扇喚起兒時記憶,流動的線條更似忙碌節奏中的一抹輕鬆愜意。

童年回憶——夏日涼風

【踢毽子、滾鐵環、打彈珠】:在足尖翻飛的雞毛毽、滾動的鐵環、晶瑩剔透的玻璃彈珠,每一樣都是許多人記憶中的快樂時光,承載了一代人的美好回憶。伴隨著“聲、畫、光”的互動體驗,一場場游戲帶我們回到童年時光,重拾兒時簡單的快樂。

童年回憶——踢毽子

童年回憶——滾鐵環

童年回憶——打彈珠

02

蘇河滬語

“蘇河滬語”互動投影,生動的上海話文字在地面緩緩轉動,吸引的不僅是孩子們,滬語文化也在這一刻得到了傳承,還有許多老人駐足讀念那熟悉的鄉音,勾起心中深處的回憶。

03

老唱片廣場

臨著寶成橋下南岸,“老唱片廣場”上數個投影燈將上海的“老唱片”投射在地面,各色唱片在地面上緩緩旋轉播放,對應的老上海唱腔緩緩響起,吸引著來往的居民駐足停留,隨之起舞、歌唱。

泰欣嘉園——寶成橋區段

(星夢暢游岸線)

來到對岸,便是泰欣嘉園——寶成橋區段,本段不僅提亮綠化空間,還進一步利用場地空間和植物特征,打造“螢火飛舞”“星空探索”等主題燈光體驗。同時通過石頭燈、小動物燈等仿生造型燈具,提升岸線夜色活力和自然力,為蘇河夜游賦能,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

01螢火飛舞

02二十四節氣

濱水步道中植入時令節氣的藝術投影,色調以飽和度較低的色系為主,整體氛圍體現傳統文化內斂雅靜的品性。運用燈光作為傳統文化的載體,讓節氣文化成為可觀可感的當下意象,也讓市民更好地了解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

03星空探索

利用圖案燈投影,借用“點點星光”,組合成紙飛機、風車等各式圖案,投射於草坪地面,仿佛將“星宿”繪制於大地之上,旋轉的“風車”,追逐的“紙飛機”吸引著游人探索腳下的星空。

夜色森林

利用普陀段親水自然岸線的特點,在岸邊綠叢間,點綴石頭、小動物等造型燈,白天憨態可掬的動物“躲在”綠叢中,到了晚上,綠叢中的動物煥發生機,從游船上看,各類動物活靈活現,夜色的樹影下煥發出神奇的生命力。

麋鹿漫步(游船視角)

白鶴戲水(游船視角)

熊貓駐足(游船視角)

石頭燈、小動物燈(漫步視角)

夢幻蘇河·救火會消防塔

江寧路橋對岸矗立的救火會建筑及消防塔,利用投影設備結合建筑形態,描繪過去孤獨的消防塔默默地承諾著對生命的守望。如今,光影將塔身染上綺麗的色彩,伴隨塔身上升騰的泡泡幻影,展現著消防員的最美背影,增添了對生命的喝彩。哪有歲月靜好,不過有人堅持守望。

“消防塔”建成實景

綠映畫屏·半島花園

利用半島花園的廣場地面、假山、植被作為畫布,用光影作為畫筆,徐徐繪制綠映畫屏的光影空間。時而流水潺潺、綠樹生長、鮮花綻放,賦予了場地新的生機﹔時而牆上的月光與婆娑樹影間,揮舞的水袖演繹著動人的故事﹔時而地面化身成碧波池塘,赤色鯉魚紛紛游走,泛起漣漪,與行人交相互動。夜間的半島花園,成為了居民游客的“打卡點”,市民聚集於此,數著時針,盼著畫屏亮起的時刻和那牆上的月影。

“綠映畫屏”建成實景

橋梁亮化提升

西康路橋和寶成橋提升前,橋下區域為暗區,為提升游船視角體驗,在不影響橋身結構安全、通航安全的前提下,巧妙利用橋下岸線空間,架設水波紋燈,將“橋腹”提亮。

西康路橋

寶成橋

下一步,普陀區綠化市容局將繼續發掘蘇河兩岸夜景潛力,彌補岸線暗區暗點、重新優化橋梁照明、延展第一界面與地標建筑亮化建設,強化各層次燈光聯動,更加豐富人文內涵,進一步展現蘇州河夜景之美,為打造幸福生活典型示范區作出新的貢獻。

資料:市綠化市容局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