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長寧這兩個小區榮獲“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稱號

2023年01月31日12:43 |
小字號

國家減災委員會、應急管理部、中國氣象局、中國地震局日前公布了2021年度“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名單,長寧區周家橋街道的天山華庭社區、新天地河濱花園社區榜上有名。

說起創建“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其中的要求可謂細之又細,如“基礎設施建設”“應急物資保障”等方面,對全方位補充、完善軟硬件條件提出更高要求,在此基礎上,持續開展實戰演練演習、科普宣傳教育等,則是為了提高社區居民防范應對自然災害和各類突發事件能力,不可或缺。

社區防災減災工作是現代化城市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居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向著爭創“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的目標出發,周家橋街道既有底氣、有想法,也有辦法,優中選優,天山華庭社區、新天地河濱花園社區被作為“苗子”精心培育。

“爭創‘國字號’成功,不得不說,‘2+6’的管理結構發揮了積極作用。”天山華庭居民區黨總支副書記胡竹晨表示,下好“先手棋”,居委會立即成立民防工作領導小組,即2個組長加上6類成員,負責本轄區民眾疏散撤離和應急防護的組織指揮......優化管理結構后,工作推進更加順暢。胡竹晨介紹,以打造安全美好的社區為主線,在黨建引領下,天山華庭社區堅持“四位一體”齊頭並進,社區防災減災工作形成自治共治、聯建共建的格局,從小區實際情況出發,因地制宜地開展涉及安全的各項工作。

創建“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工作要求高、內容繁雜,並非想象得那麼容易。在胡竹晨看來,爭創工作恰巧變成與居民溝通交流的平台,創建過程自然成了為居民辦實事的過程,累了點,卻有成就感。

解決電瓶車充電難題這一自治共治項目,是天山華庭的一大特色。在征詢居民意見過程中,電瓶車充電難屢被提及。考慮到消防安全,電瓶車無法進入電梯,然而小區的地下空間又沒有設置專門的電瓶車充電裝置,這可怎麼辦?

為了避免電瓶車樓道內充電造成消防通道阻塞、容易引發火災等安全隱患,居委會及時召開“四位一體”會議,商議決定用疏堵結合的方式徹底解決。“對地下空間進行科學劃分,方便非機動車停放﹔安裝投幣式充電裝置根治了充電難,又加裝消防噴淋設備,就這樣,‘急難愁盼’解決了,居民臉上露出了笑容。”胡竹晨開心地說道。

不僅如此,在天山華庭社區,以“綜合減災、平安社區”為總體目標,建立了多方參與的防災減災志願者隊伍,並成立三個促進小組,形成小區綜合減災工作“防護網”。

“在上海,七八月份的台風天一來,防災減災工作就更加要做細做實了。”每年在台風來臨前,居委會就利用宣傳欄、電子屏、微信群等多種渠道提醒居民做好防台措施。同時,居委會干部和物業人員也會修剪高大的易斷樹枝、疏通地庫明溝及排水渠、檢查天台設施等。胡竹晨表示,“防災減災工作一點不可馬虎,全方位管理非常有必要。在天山華庭社區,有了三個促進小組通力合作,綜合減災工作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覆蓋。”

“你看,重要點位設有提醒標識,特別醒目。”跟著新天地河濱花園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金曉君在小區走一圈,果不其然,大門口、草地、花園等點位都有明顯的防災減災標牌標識。金曉君表示,標識明晰很重要,日常的定期檢查也不能間斷,防災減災的預防工作更要提前做好。

前幾天,寒潮來襲,上海氣溫跌至“冰點”。“為把冰凍天氣可能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我們為消防安全設施裹上了厚厚的‘冬衣’。”一接到應急部門和街道發來的通知,居委會和物業及時應對、分頭行動,做好居民宣傳、關心獨居老人,針對小區裡的安全隱患進行巡查排查等。除了寒潮,冬季的防火用電安全也是社區裡防災減災重點關注的內容。於是,物業、居委會、社區民警定期檢查小區樓道、配電房、消防安全設施、消防通道,確保小區內的各項防災設施安全可用。

防災減災事關小區和居民的安全,新天地河濱花園小區形成了極具特色的綜合減災工作機制,也取得了良好的防災減災治理成效。

“小區業委會、居委會、物業各方配合,工作人員要腳步勤、應對快,也需要科技力量助力防災減災建設工作有序推進”,金曉君介紹,在新天地河濱花園社區的監控室配有電子報警地圖,一旦公共部位發生火災、燃氣泄露等安全問題時,監控中心能夠第一時間收到警情信息,電子地圖會自動顯示警情的位置與相關報警信息﹔同時,發出報警聲音,監控室人員收到警情后,可以馬上派出安保人員迅速出警趕往事發現場進行處理或求助。

與此同時,小區中老年居民是防災減災工作的脆弱人群,他們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愛和照顧。

不少細心的居民會發現,小區每年會開展各種防災演練活動,模擬一旦遇到火災、台風等災害時,能確保有序地組織居民緊急疏散和撤離。開展的消防應急演練,邀請社區醫生現場指導急救應急包扎,還會讓老年居民親自上手正確操作和使用滅火器,不但提升他們的防災防火意識,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學會遇到災害如何保護自己。“防災減災工作要常態化推進,持續向居民‘輸入’防火災、防地震、防風雨等知識以及應急救援技巧,居委會還會想出更多好主意。”

(來源:上海長寧)

(責編:唐小麗、嚴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