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一老一小”,閔行這裡夯實“15分鐘社區生活圈”
“家門口”是老百姓最熟悉的地方,也是社會治理的“第一道門”。
據悉,閔行區正加快推進以黨群服務陣地為主陣地的家門口服務體系建設,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最基本、最常用、最迫切的服務,並在古美路街道開展試點工作。
在全區整體設計框架下,古美路街道黨工委聚焦“一老一小”,通過整合現有公共空間和活動設施,建設集黨群服務、生活服務、為老服務、健康服務、文體活動、親子愛幼、“一網通辦”為一體的“家門口”服務綜合體,有效提升黨組織服務能級,進一步夯實“15分鐘社區生活圈”。
精准對接百姓需求
古美路街道平吉三村居委會所在的東苑半島花園小區內,共有獨居、空巢老人100多位。由於年事已高,這些老人在生活中經常會碰到種種難題,尤其突出的是吃飯問題。據平吉三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馬雪花介紹,黨總支一直在思考如何在現有條件下解決老人用餐這一難題。“去年10月,在區、街道兩級政府的關心和指導下,我們的這一想法終於有機會得以落地。”
黨總支以建設“家門口服務站”為契機,利用社區現有服務設施場地等資源,創新推出了社區食堂。食堂由專業化第三方服務機構負責運營,為社區老人提供干淨、衛生、新鮮的飯菜,中央廚房統一制作,根據用餐人數進行配送,60歲以上老人可享9折優惠,65歲以上老人享8.5折優惠。據悉,在今年1月社區食堂正式開張后,吸引了不少老人,最高峰的時候,每天有100多位老人前來用餐。
資料照片
百姓的需求就是黨總支努力的方向。據馬雪花介紹,社區老年人多,他們對活動場地的需求也就較為迫切。為此,“家門口服務站”內特意增設了老年日托站。站內設置了沙發椅、儲物櫃、衣帽架等,致力於打造溫馨、舒適的社區養老大家庭。運動康健室設置了健身器材和休息椅,為老人提供了一個室內的運動康復空間。同時,家庭醫生還會定期來為老年人提供配藥、測量血壓等服務。
除了老年人,未成年人也是黨總支的重點服務對象。“家門口服務站”設有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服務站,玩具、繪本、小帳篷,為孩子們打造了一個充滿童趣的專屬活動空間,培養他們人際交往、互助合作的能力。
資料照片
同時,由街道團工委牽頭落地社區的“小體驗官”社會實踐項目,則通過紅領巾議事員、安全小衛士、社區“美容師”、愛心“1+1”、小記者lets go、大手牽小手六個主題,充分激發學生參與社區治理和社區服務的熱情和積極性。
在聚焦“一老一小”的基礎上,“家門口服務站”還努力實現以黨組織為核心,多部門介入與百姓需求的無縫對接,為社區居民就近提供黨群、政務、生活、法律、健康、文化、社區管理等七大類基本服務。居委會辦公室為居民提供“一口式受理”服務窗口。除了傳統的服務內容之外,還增設了“一網通辦”服務終端,可以為居民提供包括醫保卡更換、醫療咨詢、離線碼辦理在內的100余項社區服務事項的遠程幫辦服務。
據悉,“家門口服務站”自今年1月正式啟用,3月底由於疫情原因暫時關閉。短短3個月就為社區居民提供了不少有針對性的服務,獲得了居民們的廣泛好評。目前,除因疫情防控需要暫未開放的服務外,“家門口服務站”的服務功能已基本恢復。
隨處體現紅色元素
據馬雪花介紹,平吉三村“家門口服務站”並不是狹義上的“站點”,而是以“城市家園黨建”為引領,將小區內最重要的三個服務樞紐,通過小區“最佳線路”串聯起來,使得小區內處處可見紅色元素。
黨總支堅持黨組織“掌舵”,探索黨建引領具體路線﹔業委會實踐,體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物業“轉型”,通過創建“紅色物業”,實現從管理者到服務者的轉變。
“音微愛”快樂驛站是小區的特色黨建項目。東苑半島小區既有商品房,又有動遷房,居民人員結構較為復雜。黨總支、居委會通過區域化黨建平台,整合商鋪、校區、園區、社區等“一鋪三區”資源,開發服務項目,培育志願服務團隊,搭建“快樂驛站”,用音樂、詩歌、電影等串聯起紅色文化教育和傳承,強化培育團隊自治,進一步提升黨組織服務能級。
同時,黨總支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功能,在志願服務團隊中建立臨時黨支部,目前,志願者團隊中的黨員人數已達到50%以上。
在此基礎上,黨總支積極引導居民自治,在“居民自治綠化角”,由居民志願者團隊進行綠植的培育和養護﹔開展“漂流書屋”項目,居民拿出家中閑置的兒童繪本、名家文集等,通過書屋進行交換分享,並自發組建了書籍志願服務隊,定期進行維護和整理。
據悉,閔行區將按照《關於建設以黨群服務陣地為主陣地的家門口服務體系的工作方案》,以黨的建設首要性、一站服務便捷性、統籌融合綜合性、因地制宜實用性為建設要求,以資源融合度、功能實現度、群眾滿意度為評價標准,提升黨群服務陣地的集聚度、顯示度,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閔行方案”。
(來源:今日閔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