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大江東︱擺渡、傳承、召喚,上海最美科創人的科普力量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黃曉慧 尚嶸崢
2022年08月26日16:3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上海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達24.3%,連年位列全國首位﹔平均每8萬人擁有一個科普基地,達世界領先水平……上海因此被譽為科普資源富集地和科普工作高地。每年的最美科技工作者評選,科普都是重要考量項——科研人員的榜樣,同時也是科普達人,為公眾打開科學知識大門,為青少年點亮科學夢想。

且看大江東工作室採寫的2022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中,趙敏、樊春海、彭慧勝的科普故事。

趙敏在做科普報告。受訪者供圖

趙敏:心靈“擺渡人”,以健康科普攻克“網癮”“毒癮”

炫酷的動畫、輕鬆的配樂、扎實的知識,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一段3分15秒的科普短視頻《疫情危機時期,警惕成癮偷襲您》敲響警鐘——居家隔離避開了病毒,但游戲“成癮”卻偷襲而來。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院長趙敏是短視頻策劃者。居家網課期間,多名沉迷游戲的學生就診,嚴重者成績一落千丈。“與其在下游挽救落水者,不如去上游呼吁人們不要落水。”趙敏意識到,預防未成年人游戲成癮刻不容緩。

作為推廣科學戒毒方法的先行者、實踐者和推廣者,趙敏長期致力於物質、毒品成癮的臨床和基礎研究,領銜制定吸毒成癮認定規程及標准,創建了上海第一條自願戒毒熱線和第一個戒毒康復網站。還在國內首次建立具有循証依據的、針對苯丙胺成癮患者的多維度“WARM干預模式”,在社區戒毒康復體系中推廣應用,有效降低成癮行為的復發及相應的社會風險﹔她設計的預防復吸心理訓練方法,使復吸率下降20%。

1999年博士畢業后,趙敏在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引領物質依賴與成癮學科建設。女性患者葉雄從1991年始因吸毒花光積蓄、變賣家產。10年后,葉雄被送進上海女子戒毒所並數十次出入自願戒毒所,她想戒毒,可多次嘗試均失敗。

趙敏建議她做一名禁毒志願者。“在幫助他人中幫助自己,擺渡他人的同時也救贖自己”。2005年,經由趙敏的治療方案,葉雄完成戒斷,並加入禁毒社工志願者行列,接聽禁毒電話,看到自己幫助過的人一個個戒掉毒品,回歸正常生活,更堅定助人自救、遠離毒品的決心。

面對一個個被毒癮、游戲成癮、賭博成癮困住的患者,趙敏更加篤信科普的急迫性。她倡導“防勝於治”的成癮預防理念,花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心理健康科普難點在於如何讓公眾接受並改變認知與行為”,簡單易懂的小技巧更有效,“面對壓力,我們會教大家做深呼吸等放鬆心理技巧”。

趙敏的科普豐富多元,有講座、義診、科普文章,也有短視頻、微電影、微課。針對游戲成癮易發的青少年,她編訂了一套青少年心理健康促進方案,多次對青少年團體輔導,提升學生成癮知識知曉率,個人和家庭保護因素也表現出增加趨勢。

樊春海院士在實驗室。受訪對象供圖

樊春海:科普和科研一樣,需要一代代傳承

2022年暑假的一天,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王寬誠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樊春海正以線上線下結合方式給交大上千名教職工子女“交小苗”上一堂生動的科普課,講解專業的免疫學知識,教孩子們給新冠病毒“畫個像”。

科普是樊春海科研之外最重要的活動。自打當選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員會科普委員會主任和上海市科學技術普及志願者協會理事長,他頻頻現身全市的科普大講堂,還通過自己的學術網絡邀請專家院士為公眾做科普。“大家越來越認識到,光做科研不夠,還要提升全民科學素養”。

樊春海的科研主要圍繞DNA展開,他帶領團隊基於核酸分子自組裝、邏輯編程、材料復合、高時空分辨顯微成像等技術,構建核酸分子機器與納米機器人,為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的早期檢測和診療提供全新智能工具。在上海交通大學支持下,他以新落成的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為基地,建設“框架核酸設計與納米醫學診療”實驗室。

45歲被增選為中科院院士,這位上海第一個“70后”院士,在 《自然》等雜志發表論文500余篇,引用5萬余次,連續多年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這些年,樊春海堅持從繁忙的科研中抽時間,參與各種科普活動,把實驗室科學帶給公眾,讓更多人認知科學、愛上科學。

“口罩到底能不能擋住病毒?”在疫情暴發之初,這一防疫常識遭到歐美一些微生物學家的否定,他們認為病毒粒徑隻有十幾納米,遠遠小於口罩的孔徑。

“他們忽視了一個基本常識,在空氣中新冠病毒並非獨立存在,而是依附於飛沫等之上,以聚集體方式存在,超過口罩防護材料孔徑。口罩能像濾網一樣攔下大部分病毒。科普是一項多學科交叉、融會貫通的工作,不能隻局限在自己的研究領域。”在上海市科學技術普及志願者協會院士專家科學詮釋者指導團發起組織的第一期“海上科普講壇”上,科學家通俗易懂地回答了公眾疑問。

每周六的“海上科普講壇”已開到第10期。樊春海說,許多院士、教授級專家都樂意做科普,但找不到渠道﹔一些單位邀請專家做科普,可聽眾才幾十人,“受眾面窄,也浪費了專家資源”。

3月1日,《上海市科學技術普及條例》施行,上海科普協會院士專家科學詮釋者指導團應運而生,樊春海任執行團長。指導團由50余位院士、200多位各界專家組成,堪稱“最強大腦”。“雲講壇”聽眾從第一期的100人左右增長至1.5萬人,“受眾面一下子打開了”。

“科普是一種傳承,需要靠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樊春海說。

彭慧勝教授在上海世博中心做科普報告。復旦大學供圖

彭慧勝:以科學教育召喚靈魂,永遠做一個好奇的小學生

“科學就像巧克力,好玩而且好吃。”接受集體採訪時,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主任彭慧勝講授了一堂生動的科普課。

電池、顯示器像衣服一樣“穿”在身上,公眾覺得近乎科幻,彭教授帶領團隊,通過15年科研攻關,真的做出來了。去年,彭慧勝團隊的成果兩次登上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前不久,該團隊柔性顯示織物及其智能集成系統研究成果獲評“2021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潛心攻關世界級難題,也總能從科研中擠出時間做科普。無論學術報告、科普講座還是接受媒體採訪,彭慧勝以淺顯易懂的語言解析高分子材料世界的復雜原理,分享科研思路。他在上海科技館開設過多次科普講座,也應邀在多地開展類似活動,幫助民眾了解科學,也熏陶出未來的“科學家”。

2008年,彭慧勝辭去美國某國家實驗室工作,回到母校復旦大學任教。他給自己和科研團隊定了三個“1”的目標:1 個重要科學發現,誕生10 個系列產品,培養100 名優秀人才。他認為,科研人員要設立一個遠大的科學目標,但科研一定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

這些年,彭慧勝團隊研發出3個創新性系列產品,培養了26名教授或副教授。博士后曾凱雯是近期駐扎實驗室的團隊成員之一,這兩年潛心攻關某種高性能的全新材料。由於這項工作前期探索時間較長,他在博士后階段的論文產出並不高。能堅持在“無人區”啃硬骨頭,離不開導師鼓勵。“彭老師給我寬鬆自由的科研環境,幫我解決后顧之憂,但從來沒給我設定發論文指標,讓我專心致志把精力投在科研上”。

在彭慧勝眼裡,育人、科普和科研一樣重要。2019年,他出版了《讀研究生,你准備好了嗎》一書。從為什麼要讀研究生、如何選導師,到科研中如何與他人合作,再到就業發展,回答了科研各階段的困惑,用他的科研心路歷程告訴學子們,“研究生是在學習創造知識”,而不是盲目追隨、復制。

他希望自己能做到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所說,“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我們時刻提醒自己,還有很多科研目標尚未實現,在科學面前,永遠做一個好奇的小學生,不要止步”。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