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海芳香小鎮”項目工地全面復工,預計明年投入運營

人民網上海6月14日電 (王文娟、殷潔如)“原材料能安排進場,工人就能動起來了,小鎮中心項目計劃是2023年建成投入運營,加班加點應該能趕得上。”6月1日,連續休整了兩個月的“花海芳香小鎮”項目工地拿到復工批復﹔今天(6月14日),隨著材料和機器陸續入場,工地迎來了全面復工。
工地施工現場
“小鎮中心項目”是位於上海市金山區朱涇鎮待涇村的“花海芳香小鎮”項目建設的重點工程。2020年10月,為提升“花開海上”景區的鎖流能力,在區鎮村企的合力推動下,朱涇鎮在上海首創以農村集體土地直接作價入股與社會資本合作開發經營模式,成立了上海花涇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通過盤活農村閑置土地,解決了產業鏈延伸的商業用地問題。
“按照計劃的時間節點,今年春節過后,工程本應進入全面提速階段,卻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節奏。” 上海花涇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丹介紹,花開海上生態園自3月中旬起閉園,工地也隨之停工,戛然而止的還有企業正在進行的項目融資程序。
“在獲取土地使用權証、鄉村規劃許可証和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証后,按照原計劃,工程可以邊施工邊進行貸款申請,預計是辦理完成抵押証后的3月底、4月上旬能放款。然而疫情來了,貸款申請暫停辦理,工程進度款、工資等各項費用要支付,工人封閉管理要發放物資,生態園的日常維護不能停,資金一下吃緊了。”張丹回憶說:“朱涇鎮黨委政府了解到企業的難處,積極幫助我們與中國農業銀行上海金山支行溝通,銀行方面同意加速啟動線上辦理。”
“花海芳香小鎮”項目效果圖
在銀行線上辦理環節都完成后,貸款合同簽訂又碰上了卡點:貸款合同需要銀行代表和企業法定代表同時到場,進行面簽和視頻錄像。而企業主體法定代表人身處浙江。當時,根據防控要求,人員跨省往返需隔離,一來一去可能需要半個月時間。為了不耽誤放款進度,銀行允許授權委托在滬的企業總經理持授權委托書和印信到場即可。
條件雖放寬,但物流不暢,合規跨省取物又成了新難題。這時,政府提出送取雙方各不越界,在邊界卡點上,進行無接觸取物。不久,一場接力在滬浙卡點上演,企業相關人員將印信和委托書送至平湖金山交界卡點后撤離,朱涇鎮派人員進行物件消殺后,駕車取回。
“跨界取物”后,還要完成“跨界面簽”。作為被委托人的張丹當時封控在鬆江區,而農行金山支行的工作人員及相關設備在金山區。為了配合做好不跨區流動,在鎮、企、銀三方的集思廣益下,決定在兩區交界處設置簽約台。
5月5日當天,在金山和鬆江交界區域,中國農業銀行上海金山支行工作人員與企業授權代表張丹在做好自身防護和現場抗原檢測的前提下,完成了貸款合同及相關資料的面簽。
貸款合同簽訂后,即進入到放款周期,可取得不動產抵押登記証明是放款的前置條件。當時,辦理此証的金山區自然資源確權登記事務中心因為疫情,辦事窗口暫時關閉。
為了配合打好助企“組合拳”,金山區自然資源確權登記中心了解情況后,主動跨前,實行“一企一策”精准服務,收集相關資料,進行線上審核預收件處理,並與銀行方面對接,承諾資料審核有效,一旦窗口開放,第一時間出証。5月25日,登記中心窗口正式恢復的當天,即加急辦理下發了不動產抵押登記証明。
花開海上生態園
“疫情對文旅行業沖擊很大,生態園因為封控,錯過了兩場花期,整體損失在500萬左右,融資的停滯無疑對我們是雪上加霜,感謝政府部門為我們壓縮了融資時間,日前,首筆貸款已經下發,至少超前一個月緩解了我們的現金流壓力。” 張丹感慨:“企業發展離不開優質的營商環境,在這次疫情中我們深有體會,在金山朱涇發展讓我們感到安心。”(圖片由金山區朱涇鎮提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