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級機關黨員突擊隊奮戰在閔行新虹街道抗疫一線,臨時黨總支筑起“戰斗堡壘”

“今天搬了多少?一兩百箱?”在閔行區新虹街道結束一天的物資搬運后,來自市政協機關的張法震問起同伴。同伴初旭告訴他:“街道的同志說,僅我們倆差不多就搬了近千箱吧。”
這個答案讓張法震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我從不知道自己能量那麼大,但細想想也不奇怪,能解決居民的困難,能為抗疫做點事,力量就會不斷涌上來。”
4月8日,作為上海抗疫黨員突擊隊(閔行)的一支力量,這批來自上海9家市級機關的42名黨員志願者,連夜奔赴新虹街道集結,並成立臨時黨總支筑起“堅強堡壘”。在兩周內,他們與一線人員同吃同住,協助做核酸抗原檢測、搬運物資、幫居民代配藥……哪裡有急難險重任務,就沖鋒到哪裡。21日晚,新虹臨時黨總支召開視頻會議傳達上級要求,突擊隊將克服困難、繼續奮戰一線,為群眾排憂解難。
“聽到腳步聲,就知道是你們來了”
疫情形勢嚴峻,基層人手緊張。突擊隊員們到新虹街道報到后,被立即分派到華美路居民區、愛博二村、航華一村第五和第七居民區開展志願服務。
不料開工第一天,就遇到一場“遭遇戰”。當天正是全市范圍開展全員核酸檢測,突擊隊員們和社區干部、志願者一起在居民區裡挨個樓棟喊居民們下樓,他們居民調出核酸碼、維護排隊秩序。從下午2點艷陽高照一直到晚上10點半星光點點,這場“戰斗”才結束,其間隊員們滴水未進、粒米未沾。
隨著政府調配物資增多,以及居民團購量增長,小區裡的物資搬運工作日益繁重,特別是幾個以老年人為主的社區,源源不斷又堆積如山的物資搬運,成為突出問題。
航華一村第五居民區有90棟樓1460戶。居民自行購買的物資加上政府大禮包,都要在不做核酸檢測的半天內全部發放完畢,居委干部感到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航一五臨時黨支部由來自市委黨校的5名同志組成,臨時黨支部書記許曉春瞄上了院子裡停著的一輛手拉長板車,裝滿一車物資后,他直接拉起車,其他人幫著有拉有推。5名同志奮戰4小時,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硬是靠拉板車完成了600多件快遞和30個樓棟的物資配送。居民區書記朱海萍笑著說:“本來想怎麼也要忙到晚上,結果天沒黑就干完了。真沒想到,黨校老師不僅筆杆子握得好,小車也拉得溜!”
航一七臨時黨支部6名同志來自市政協和市市級機關工作黨委,從進小區那天起,他們承包了小區10棟封控樓200多戶居民的上門測核酸、發放抗原試劑、物資配送等任務。每次“掃樓”,都由一位隊員消殺開路,其他人手提肩扛各類物資,從一樓爬到六樓,再從六樓下到一樓,逐家逐戶發放,這樣的掃樓,每天至少兩次。連續服務幾天后,居民高興地說:“聽到腳步聲,就知道是你們來了。”
“真沒想到,你是我們的‘藥神’”
社區封控延長后,配藥成了居民遇到的突出問題。
在航一七居民區服務的浦小立來自市市級機關工作黨委,第一天她花了4個多小時去同仁醫院為居民配藥,回來后又主動送藥上門,與居民逐一講解醫生開藥時的叮囑。第二天她從上門取醫保卡開始,全流程參與,感受居民配藥需求,晚上又把兩天中發現的問題和建議梳理形成“配藥記”,提供給臨時黨總支。第三天,她帶領配藥專班志願服務小組,協助購回約110戶居民用藥。當她提著沉沉甸甸兩大包、幾乎拖到地的藥包出現在居委會門口時,大家都愣住了,連說:真沒想到,你就是我們的“藥神”!
不僅如此,黨員志願者在協助居民配藥時發現,由於種種原因,鄰近的一家外區社區醫院無法提供配藥服務,居委會配藥隻能舍近求遠。他們把情況及時向臨時黨總支反映后,推動打通了這個堵點。
來自市法院系統的李思潤服務於華美路居民區,她耐心地為社區志願者講解物資分配種類和分發流程,及時解答各種問題。一位居民誤以為她是新來的居委干部,在得知她是市級機關志願者后,由衷地說,“你們從外面來的,情況都不熟悉,真的不容易”。同在華美居民區,來自市高院的吳雲發揮自身當過軍醫的優勢,幫助社區居民代配各種各樣的藥品,細心為居民講解用藥知識。
“變輸血為造血,帶出一支服務隊”
“基層的同志長期處於緊繃的狀態,需要各方力量的協助。”一名黨員突擊隊員說,好在現在情況在逐步改善,大家都充滿信心,更多居民站出來參與社區管理。
隨著志願服務深入,臨時黨總支要求各臨時黨支部騰出手來,繼續發動社區在職黨員,“變輸血為造血,配合居民區黨組織建立健全社區黨員志願者服務隊”。
愛博二村臨時黨支部與居委積極溝通,來自市人大和市稅務局的突擊隊員結合上門送抗原所摸排的情況,為居委會重新梳理人員清單、登記造冊,來自市紀委、市委組織部、市檔案局的突擊隊員以在職黨員身份再次電話聯系社區內在職黨員,從中發現並動員了75名黨員參與志願服務。
來自市委組織部的突擊隊員謝衛軍、周海航協助居委會理順了愛博二村目前疫情防控所涉及的宣傳、消殺、配藥、物資搬運等11個工作組,編制志願者工作計劃、崗位分工等,把發動的黨員志願者分入相關工作組。臨時黨支部書記、市紀委干部孟鈞林牽頭召開輿論宣傳組和配藥組工作會議,與居委干部、黨員志願者負責人共同確定管理架構、梳理工作流程、明確人員分工,並逐一對接居委、物業相關負責同志,進一步完善黨員志願者隊伍管理。
配藥組組建當天,6名黨員志願者參與進來,幫助分藥和送藥上門。第一次,小區建立起了消殺組和消殺排班制度﹔第一次,小區編發了“小區簡報”,上線了反映社區工作的短視頻,發出了疫情防控信息和配藥指南。已經停更4個多月的社區公眾號“滿血復活”,居民留言:“終於看到‘文件’了,大家對戰勝疫情更有信心了。”(張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