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華東師范大學心理援助熱線平台開通 3000余位專業志願者加入

近期,上海新冠肺炎疫情反復,給社會生活帶來一系列影響,長期居家生活也給民眾心理造成較大沖擊。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為給受到疫情影響、需要心理援助的大眾提供專業的心理支持服務。
受教育部委托,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和上海市心理健康與危機干預重點實驗室,面向全社會開通“教育部華東師范大學心理援助熱線平台”,向大眾提供疫情相關的心理援助熱線和網絡支持服務。4月14日晚8時,教育部華東師范大學心理援助熱線平台正式啟動。
據悉,在心理援助熱線平台的籌備階段,來自全國心理學界的同仁們踴躍報名,以志願服務的形式加入到平台的各項工作,在短時間內,聚集了來自各省市專業咨詢師志願者3000余人。
心理援助熱線平台志願者代表、上海市風華中學正高級教師曹鳳蓮表示,共同戰“疫”,需要“疫”“心”同防。作為志願者,他們將關注民眾的心理健康求助需求,尤其對大中小學生、醫護人員、社會工作者、社區志願者、老年人、孕產婦等特殊群體的心理需求給予幫助與支持,給需要心理援助的來電者提供心理疏導,幫助他們疏解焦慮、平復情緒、保持心情的平靜,維護心理健康——這是心理學人的責任擔當。
教育部華東師范大學心理援助熱線平台電話:400-659-1888、400-663-7888,每天8:00-22:00,由當天上線的約60位咨詢師按排班時間,提供一對一專業服務。熱線開通后不到2小時,已接入100余位求助者。
平台主要面向上海市大中小學師生及家長、防疫工作一線的醫護人員、新冠肺炎患者及家屬、公安干警及安保人員、社區工作者等,同時面向公眾提供心理科普、心理疏導、心理自評等服務。
該平台發動教育部心理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全國應用心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高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中國心理學會和上海市心理學會,廣泛動員來自上海和全國的經驗豐富、資質優良的心理咨詢專業人員加入。
為保証服務質量,平台實行標准化的心理熱線接線、心理咨詢培訓和督導制度﹔同時,建立專家指導委員會、倫理和法律保護委員會等,確保來訪者得到高質量的心理服務,保護其隱私和相關權益。
平台由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上海市心理健康與危機干預重點實驗室具體組織運行,並受到中國心理學會、兄弟心理學單位(特別是教育部華中師范大學心理援助熱線平台)的支持,共同開展疫情心理援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