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解一團亂麻,溝通會幫居民“一鍵直達”
【上海“大走訪”系列故事之六】
“這裡一樓隻有104不同意加梯”
“這個門棟4樓和6樓是一戶人家,要加梯,但不願出錢”
……
2月24日,麗園小區附近臨時會議室,上海市黃浦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上海房屋建筑設計院、電梯公司、小區物業方等負責人到場,為加梯項目召開溝通會。
“這是我們大走訪的重要內容。”上海市黃浦區房管局物業管理科副科長潘忞嚞介紹。
今年開局,上海全市開展領導干部“促發展、保安全”大走訪、大排查,黃浦區房管局要以以實實在在解決百姓加裝電梯的瓶頸。
加梯,各方其實心裡有譜。
2021年,黃浦區打響加裝電梯攻堅戰,各街道、相關職能部門自我加壓,制定當年完成100台電梯加裝目標,爭分奪秒,成果斐然,最終加裝完工101台、簽約170台。而區房管局最少也開了365場溝通會。
今年,黃浦區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以“起步即沖刺”狀態全面開工。按區三年行動計劃,力爭“十四五”期間在適合加裝的門棟上實現加梯全覆蓋。前期摸排下來,適合加裝的門牌幢有600余處。
時間緊、任務重。深入一線走訪排查,是不二選擇。
初春的陽光洒在麗園小區,略顯老舊的樓宇如同鑲上金邊。居委會樓下就是兒童游樂場,滿是歡聲笑語。居民韓蓓笑說,“我家是一樓,卻也知道加梯是好事,生活質量提高了呀!”
市中心的黃浦,老舊小區數量多。老齡化加劇,居民加裝電梯的意願日益迫切。但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的先天條件不足,可用空間捉襟見肘,遇到多種難題。
能否通過集結各方的走訪排查,把加梯工作做到前頭、少走彎路?
這不,一開溝通會,千頭萬緒冒了出來。
“麗園小區加梯,是與房屋大修同部署同推進的,一開始就要對接好。”黃浦區房管局城市更新和房屋安全監督科科長朱偉雋直截了當。
“老小區綠化、車位,本是脆弱生態,加梯,動線全部要調整。”來自上海房屋建筑設計院的蔡昊京強調。
民生項目,最佳方案就是打“組合拳”,協同作戰,先要把各方需求整合好。
“管線移位不能一次次挖路,一定要一次性把管線布好,各方需求現在就說清楚。”朱偉雋提出。
“加梯不可能一下子整個小區全覆蓋。管線、綠化、停車、垃圾箱房調整,都得考慮進去。”上海市盧灣公房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工程部經理袁彬補充。
“加梯我們做了很多了。現在著急的是,得先提前告訴我外牆用什麼顏色,3月底前能定嗎?”加梯項目負責人、來自斌菱電梯公司的沈娟快人快語。
討論熱烈,細節一一敲定。
“管線搬遷加梯這邊要求不多,就是門外留5米正方形,不要有任何管線。”
“外牆顏色我們最晚4月初定下來,論証一結束就告訴你。”
“如果是一個支弄兩個門洞,管線到時是全拉出去還是遇到門洞就繞?燃氣公司肯定希望直,煤氣管拐彎多損耗大。”
“污水管確定全移。煤氣管道還要先跟燃氣公司商量,至少水管放到煤氣管下面沒事的,倒過來不行,這裡能省點面積。”
……
各方談的熱烈,甚至開始展望未來——黃浦區加梯工作經驗不少,有一條就是強化“全程監管”,在全市率先制定《黃浦區加裝電梯后續管理指導意見》,明確各方管理職責,約定后續管理資金籌集與分攤比例,確保電梯加裝后有人管理,有錢“養老”。
“每部電梯都有‘后續管家’,有人管、有錢管、管得好。”
“區房管局、市場監管局和街道要組成后續監管‘三駕馬車’,每個單元加梯‘三人小組’自動轉換為后續管理小組,同物業一起,保障運行有序。”
……
朱偉雋叮囑:“四季度房屋大修全面開工,加梯和房屋大修盡量同步,第一台盡快做出來,有示范效應,后面的更好推進。”
“有數,走,到馬上開工的第一台去看看。”沈娟雷厲風行。
“每個小區都不一樣,很多細節非得到一線才能摸排。”潘忞嚞回憶,這是春節后第二次來麗園小區,“這趟溝通會解決了一些問題,又發現更多新問題,后續還要協調。”
他忘不了一位百歲老人,“她對子女說,自己就像‘籠中鳥’,每天隻看到窗外一角天空。加梯后才‘重獲自由’。”
仰頭看著即將開工加梯的6層舊樓,他希望,幫助更多居民告別“爬樓時代”,實現“一鍵直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