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社會| 法治

這個老工人新村的公廁轉身為暖亭 點亮一個片區

2022年01月17日11:20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公廁轉身為暖亭,點亮一個片區

■本報首席記者 龔丹韻

浦東新區向東新村建成於上世紀中葉,是黃浦江邊、滬東造船廠旁的老工人新村,房屋破舊,每戶居住面積平均僅約13平方米,極為缺乏公共空間。

小區內的老舊公共廁所幾經更新,如今成為一座為小區居民社交、晒太陽、公共活動提供空間的“暖亭”。

它以極其微小的體量、低成本投入,成為“2021年長三角及全國部分城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間大賽”的獲獎作品。

新一輪城市更新、空間打造,上海能為全國提供怎樣的案例和啟示?從小小的暖亭管中窺豹。

“變”出一個公共空間

黃浦江邊、滬東造船廠旁,上世紀中葉建造的向東新村正坐落於此。馬路干淨整潔,路邊時不時出現的片狀工地、低矮群房,令人有一種進入大型廠區的錯覺。

拐進向東新村的主弄堂時,滬東新村街道工作人員特意介紹:“這裡是上海第一代老工人新村,但知名度比不上曹楊、鞍山。其實滬東工業歷史底蘊深厚,同樣有許多故事和城市記憶,特別是造船廠,歷史悠久、地位重要。”

主弄堂僅幾米寬,遠不夠兩車相會。下午的陽光從天空洒下,卻照不到逼仄的小區。斑駁的外牆記錄了歲月的痕跡。上海市中心的舊裡盡管同樣狹窄破舊,但尚能透出幾分老上海的風情,而這裡,冷冰冰的、3—5層高的普通磚混結構樓房,難以滿足人們對上海的情懷與想象。

幾年前,街道領導班子前往小區調研,一位阿姨說,自己一輩子住在這兒,就希望有朝一日能在家洗澡、上廁所、睡覺時聽不見老鼠在頭頂“唱歌”。

這幾句話扎進了大家的心裡。向東新村的房子破舊到什麼程度呢?打一個釘子進牆,飛出的是草屑般的灰末。每戶居住面積僅約13平方米,極為缺乏公共空間,還有160多戶使用馬桶。如今小區約三分之二為租客,主要是造船廠的外來務工人員。也有些老人,把市區的房子讓給孩子住以后,自己又住回了這兒。

“幾年過去了,街道基本實現了這位阿姨的願望。”工作人員說,街道做了許多項目,如成批量改造馬桶、維修房屋、處理污水管道等,但有一個問題始終難以解決:沒有公共空間,尤其是可以活動、促進人與人交流的公共空間。

對居住面積隻有十來平方米的居民而言,小區裡如果有一個沐浴陽光、聊天交流、招待客人的公共空間,那幾乎是雪中送炭,是對生活品質的極大改善。

此外,也有一個難題急需公共空間創造機會才能緩解。本地老年居民與外來務工群體共同生活在這一片區,卻形成涇渭分明、毫無交流的兩個群體。一位老婆婆說,有一天自己夜起下床,忽見樓下五六個大小伙子睡成一排,嚇了一跳。因為陌生,感到害怕。說到底,還是不同群體間缺乏溝通的空間與機會。

可是這樣一個小區,從哪兒“變”出一個空間呢?

小區裡原本有一個公共廁所,曾經是倒馬桶的地方,隨著馬桶數量逐步減少,糞池外移,公廁被改為居民活動室。但過去的改建手法比較簡單,實際使用率並不高。能否更新優化,讓它成為一個陽光明媚、可供人交流的活力空間呢?

一個從“公廁”到“暖亭”的更新改造,由此拉開序幕。

一個亭子,溫暖了一片社區

2020年4月,城市剛剛復工。更新暖亭,成為滬東老舊小區改建的“第一議題”。

更新的初衷,不在於造型有多美、公共空間能否成為流量和打卡地,一切都是為向東新村的居民而服務,居民的參與感、獲得感排在第一位。所以,街道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發放了500多份調研問卷。回收的300多份有效問卷顯示:向東新村居民約62%為50歲以上人群,74%為已婚已育家庭,其中,56%為離退休人員。居民需要的公共服務項目中,排名前三的為醫療服務、閱讀空間、會客交流。不少居民反饋,希望有個場所能招待客人、聊天﹔希望有洗衣、洗澡的地方﹔希望增加醫療設施等。

明確了這些需求后,更新有了方向和底氣。設計師孫軼家受聘接下了這個項目。

第一次圍繞小樓勘察一番后,孫軼家有些忐忑不安,幾經糾結,他含蓄道出了真心話:僅指望擴大小樓的門窗,增加陽光,沒用。這棟房子不僅小,而且底子差,若要達到溫暖人心、激活社區的目標,必須進行結構性改造。說白了,房子雖小,但整體得推倒重來。

值得為一個在破舊衰敗的小區裡佔地面積隻有幾十平方米的原公廁,花費這麼大的精力嗎?權衡再三,滬東新村街道還是下定決心,干。

最終的設計方案,是在不突破原有佔地、層數、高度的條件下,搭建出一個“亭”字結構的兩層樓建筑,總建筑面積僅約70平方米。

別小看這麼點面積,搭建過程可謂困難重重。施工時挖開底部才發現,原本的化糞池還在,必須徹底處理。最難的是施工條件,混凝土車開不進小區,施工方案研究了幾周,最后決定,在工廠把原料配好后,進現場后再人工攪拌混凝土。施工中的用電、用水也是難題,街道與隔壁企業協商,向企業借水借電,這才解決。

狹窄的小區現場,施工持續了幾個月,噪聲不說,攪拌混凝土、拉水拉電等工作給居民生活造成了麻煩。但整個過程,無人埋怨。

前期調研時,居民們已得知活動室即將更新,萬分期盼。設計方案公示時,不少人提出了各種意見和期望。施工過程中,有幾位居民又特意來街道確認。有人問:“現在的施工改造,將來真的是給我們使用的嗎?”得到肯定答復后,居民們高高興興地回家了。此后,再無人抱怨,全體居民十分配合。這也佐証了小小的公共空間確實擊中小區的痛點,是居民生活的“剛需”。

2021年,重建后的小樓煥然一新,雖然隻有兩層,但頗具設計感。一樓是公共空間的“門面”,十分關鍵。在有限的面積中,設計師還刻意讓建筑退后,讓出一個室外的空間,形成一個院子,種了一棵樹。“小區建筑太冷冰冰,而且嚴重缺乏綠化。公共空間哪怕隻有一棵樹、一丁點小院子,都會溫暖許多。”孫軼家說。

入口不隻有一扇門,還有一長排均可打開的落地玻璃。玻璃門檻處,長長的木椅,可隨意坐下聊天。果然,記者採訪的當日,隻見門口的木質長椅上坐滿了居民,三三兩兩,晒著冬日的暖陽,隨意聊天。這個門庭也是小區冬日陽光最充足之地。開放之初,有居民甚至在這裡晒被子。

整棟樓沒有任何梁柱,採用“無梁樓板+短肢剪力牆”結構,外牆用白色清水混凝土直接澆筑而成。在上海社區公共建筑中,這樣的材料並不多見。好處就是內部空間幾乎沒有損失,所見即所得。一共兩層樓,就是兩個矩形大空間,可靈活用作各類活動。一樓還設置了共享洗衣房,二樓則擺放了書櫃、長桌、烹飪設施。

二樓採光之好讓人印象深刻。三面牆壁和頂部均被成片大玻璃佔據,陽光仿如美術館展廳裡的射燈,一道道打進室內。幾位老年人正一邊編織毛線一邊用方言聊天。

“本來編織組的活動被安排在其他地方。這裡開放后,離我們近,又干淨,亮,喜歡陽光,現在每周的活動都挪到這兒啦。這裡暖呀。”一位阿婆說。

如今,一樓作為開放活動室,白天,一排玻璃門完全打開,就像小區裡的開放式會客廳,歡迎大家隨便坐坐。兒童活動、老人交流、社區活動、觀賽活動等均在此進行。二樓採用“分時功能融合”模式,周一至周五為共享閱覽室,或供居民團隊預定活動。周六、周日為“預約制”社區共享廚房,配齊了微波爐、烤箱、爐灶等現代化設備,可供居民招待親朋好友,展示廚藝,晒著太陽,在長桌上邊吃邊聊。

“本來家裡來個人都得站著,坐不下。暖亭給我們使用,大家都特別高興。”在共享廚房忙碌的一位阿姨說。

24歲的劉雪琴是船務人員,租住在向東新村已近兩年。屋子面積太小,“平時吃飯還能湊合,逢年過節就有些麻煩”。她感嘆,暖亭開放后,終於有了一個能看書、免費上網、可以與親朋好友視頻連線的地方,“視頻裡的背景顯得特別高端,特有面子”。

包水餃、剪窗花、寫福字、貼心願……通過一場場活動,外來務工者和本區居民在暖亭裡有了交流機會。如今一樓落地玻璃窗外的長凳上,時不時有居民坐下閑聊、晒太陽。

“有了它,未來有了多種可能性。”街道工作人員說,“一個亭子,溫暖了一片社區。”

默默無聞,反倒獲得認可

2018年,在上海市民文化節委員會的指導下,浦東新區主辦了首屆“美好生活”公共文化空間創新大賽。此后,大賽范圍逐年從上海擴展到長三角。

歷經4個春秋,2021年,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指導下,賽事范圍繼續擴大,升級為長三角及全國部分城市,參與面更加廣泛,全國有1292個空間案例參賽角逐,百位設計師積極參與,最終302個空間榮獲佳績。其中有全新文化地標,有潮人聚集地,有傳遞溫暖的極簡小樓,有跨越百年華麗變身的老建筑,有大師設計的絕美空間,也有山野之間的自然書屋……

而在上千個案例中,暖亭的照片和材料,第一次出現在上海賽區初評會的案頭時,就吸引了所有評委的眼光。

那是一張晚上的航拍,遠方的龍門吊與老工業新村一片灰色,唯有暖亭,仿佛一盞小橘燈,點亮了整個小區。

材料寫道:更新的初衷,就是為這裡的居民增加一絲微光、暖光。而建筑的空間形態,正是從亭子中得到靈感。在中國古代建筑中,“亭”的概念指向公共建筑。“暖亭”由此得名,它以親和溫暖的白色、木色以及光,為社區點亮溫度。

暖亭背后所代表的理念,得到上海評委一致認可,把它作為上海的重點推薦案例,放到全國大賽平台繼續角逐。

有意思的是,同為上海賽區的某個網紅熱門空間最終並未在全國平台入選百佳案例,反而是這個僅約70平方米的暖亭,不僅高票入選,而且進入最后的20強案例名單。

為什麼體量如此之小、默默無聞的暖亭更能獲得全國評委的高度認可呢?“暖亭,對全國都有借鑒意義。”大賽創始評委、來自杭州的姚之潔說。

在她看來,社區是城市最基礎的細胞。未來的社區更新,不是把社區建筑推倒重來,而是讓人的生活變得更好。硬件的美化容易模仿,但如何讓社區居民覺得所處的空間是溫暖的,顯然更難。

白天可以晒太陽、交流,夜晚,留一盞燈給小區裡的夜歸人,這樣嵌入社區生活的方式,是上海城市更新中特別有價值、有啟發性的案例,值得全國推廣。

而上海創始評委、也是大賽評委會主席的蒯大申認為,今年的大賽,從上海延展到全國,上海可為全國提供哪些示范和引領,特別值得思考。

老舊小區長期缺乏公共空間,原本的公共廁所轉身為暖亭,佔地不大,投資不大,卻以一步棋盤活整個片區,具有代表性。蒯大申說,這也是上海城市精細化治理、存量更新在觀念上的引領。

空間是居民自己的

暖亭的案例是否可復制?又如何復制?滬東新村街道有一套自己的看法。

“過去的社區治理,習慣自上而下。有些設施做完是沒用的。”滬東新村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不要以為空間是街道的,空間是居民自己的,得按照他們的需求來。街道的美好願望不能取代居民自己的需求。”

也因此,避免涂脂抹粉,用空間更新解決實際問題——暖亭的誕生是這種思維理念的產物。微小,並不意味著缺乏系統性。恰恰相反,街道對轄區有一番系統思考。

滬東新村街道轄區是個老城區,每個區域都有不同的特點。比如,南部老房子多、馬桶多,周邊配套相對成熟。中部廠房多,缺乏配套。北部配套也不均衡。南部迫切需要公共服務空間。而這在中部和北部卻不算突出問題,中北部更需要的是生活配套,如文體中心、助餐點、健身空間等。暖亭雖好,但它的功能並不完全適合套用在其他片區。

此外,空有硬件也不行,空間后續如何運營,比建造更加重要。街道通過黨群中心建立了一個資源樞紐平台,召集社區裡的企業,定期聊聊能為居民提供什麼樣的服務。幾年來,街道征集了200多項服務內容,有些頗為獨特。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提出,可為居民開設船模課程、親子課程。中國極地研究中心表示,可以讓轄區裡的孩子摸一摸南極的冰,由此激發孩子對科考的興趣。當這些有趣的活動在暖亭發生,暖亭的更新才更具價值和意義。

或許在空間更新過程中,某些行為邏輯、價值選擇可復制。比如先進行問卷調研,根據居民需求反饋做設計,又比如在有限的空間中如何釋放更多活動潛能等。而暖亭這棟樓本身,未必需要復制。

歸根結底,連接社區情感的記憶點、場所精神、歸屬感、認同感,不同的社區有不同的條件,空間的外形可能千變萬化,唯有對人的重視,才是不變的核心。

專家對話

上海可為全國提供哪些更新經驗

記者:4年來,全國的城市更新如火如荼,上海也進入了一個更深入的階段。您覺得上海有哪些經驗可為全國提供參考?

蒯大申(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首先就是老舊小區的微更新,暖亭這種類型目前依然少見,而全國老舊小區面臨的困境卻較為普遍,暖亭的參考價值由此更顯珍貴。

進一步說,當前城市發展,特別熱衷於打造城市地標。我並不反對地標建設,但地標一旦過多,逐漸趨同,如何體現城市魅力、地方特色呢?由本土設計師根據本地人的生活方式、歷史文脈進行的微更新,更顯出地方文化底色,也是其獨特價值所在。

其次,上海在歷史文化建筑的活用上率先探索,值得借鑒。此次獲獎案例如徐家匯公園裡的百代小樓、上生新所裡的孫科別墅等,老建筑的活化方式比較多元。上海不僅把它們用作文化空間,還打造成商業的、時尚的、年輕人喜歡的空間類型。不僅有政府主導的模式,也有來自民間、社會的模式。上海提供了豐富多樣的案例。怎麼合理利用歷史空間,未來還是篇大文章。

再者,上海參賽的公共空間,比較注重居民參與,而非甲方自說自話。很多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有意識地鼓勵公眾參與,而不隻著眼於硬件改造。

對社區居民的發動、基層自治的推動,恰恰是公共空間“公共性”的最大體現。公共空間的美好,除了顏值、功能,更在於公共交往與互動,在於公共性的成長。

記者:作為來自長三角的評委,您如何看待不同城市的獲獎案例?

姚之潔(中國美術學院副教授):城市更新有自己的生存體系。有些公共空間放在成都合適,放在上海未必合適。反之亦然。哪些模式可供全國借鑒,哪些未必適合,是有所區分的。

比如說,河南鄭州的微光書苑特別感人,本是村民的小超市,一點不起眼。召集人為了鄉村的留守兒童,把孩子下課后集聚起來,組織文化活動。這種社會內部自發的自我服務,為鄉村提供公共文化產品的行為,是植根於鄉土文化中的。對公共產品暫時覆蓋不到的邊角落地區,它有很好的啟發性。

同樣,紹興毗鄰水街的書房讓我印象深刻。水鄉文化的特點之一就是在半開放空間內,大家一起洗菜、嘮嗑。書房的更新既呈現現代藝術元素,又融入當地水鄉的生活方式,生長性很強。

而上海市中心的水岸空間又是另一番模式,比如成排的望江驛,不是一兩個點,而是網格化、連續性的。望江驛讓每一個外省市前來參觀的評委都贊嘆不已。原來城市江邊的公共服務供給可以達到如此程度,這種價值觀念,同時也是城市的綜合實力讓人驚嘆。

所以,每座城市有自己的基因,從各自的文脈、生活方式中生長出不同的公共空間。不過大賽終評時,評委們的評選還是有一個基本共識:空間是否美好,不在於投入多少錢、外形多漂亮,更關鍵的是后續運營,它能否為地方文化、為公共建設、為人民的美好生活真正發揮作用。這也是為什麼小小的暖亭反而能高票入選的原因。

記者:全國的平台上,大家對什麼才是“美好空間”是否達成了共識?

蒯大申:2021年,大賽擴展到十多個省、七八十個地級市共同參與,每座城市發展程度不同,訴求和著眼點也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不可否認,有些地方第一次參賽,摸不准評選標准。什麼是美好空間?報名的案例還是貪大,誤以為非龐然大物或地標建筑就拿不出手。但也無妨,經過評選過程的磨合后,大家漸漸達成共識。原來美好空間可以是毫不起眼的、低成本投入的小建筑,原來並非所有氣勢磅礡的空間都符合“美好”的定義。

公共空間的美好究竟是什麼?第一屆大賽我就講過幾個維度,如顏值、功能、公共性。道理好懂,現實中卻未必會執行。有時候需要反復提倡。這也是為什麼暖亭被許多評委拿出來舉例,它微小、平凡,若非這次大賽,幾乎默默無聞,沒有流量。但它背后關注的是人、生活、社區建設,是一種對“美好空間”標杆性的導向。

我甚至覺得,比起具體案例,大賽的舉辦過程、評選協商過程,也是把上海城市精細化治理、城市更新中的好經驗、好理念向全國推廣的重要渠道。

反過來,外省市有些案例對上海鄉村振興、空間再利用也有啟發。彼此互相學習,看到案例背后的價值、過程其實更加重要。(來源:解放日報)

(責編:嚴遠、韓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