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上海暢通民意反映渠道,把好建議轉化為好政策好措施

人民群眾“好聲音” 城市治理“新引擎”

2021年05月19日07:5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本報上海5月18日電  (記者劉士安、巨雲鵬)超大城市治理千頭萬緒,怎樣才能精細溫暖、有序高效,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海的答案是:更全面、更細致、更真誠地傾聽和用好人民群眾的建議。

  “缺少針對老年人的營養定制菜譜,口味單一,菜品單一,僅能保証有的吃,但不一定能吃得好。”兩個多月前,市民陶麗萍致信人民建議征集信箱,希望根據老年人用餐特點,選拔老字號餐飲企業共建“長者食堂”。

  “這條建議有普遍意義,也反映了市民對城市治理溫度的期待。”上海市信訪辦人民建議征集處處長張俐蓉說,從2011年信訪辦承擔人民建議征集職能以來,市民參與熱情不斷提升,人民建議事項佔信訪總量的比例從6.5%上升到30%。

  為暢通民意反映渠道、更好辦理人民建議,去年7月,上海市信訪辦挂上了市人民建議征集辦公室的牌子,集納“人民建議征集信箱”“市委領導信箱”“市政府領導信箱”及12345市民熱線等多個渠道,建立起一個信息來源豐富、覆蓋群體廣泛的人民建議征集體系。

  陶麗萍提的建議,通過人民建議信息直報機制,擺上了市領導的辦公桌,同時被列為督辦件。上海民政、商務部門迅速對全市老年助餐服務情況開展調研,並提出有條件的老字號企業加入老年助餐服務。

  “群眾聲音是原汁原味的社情民意,蘊含著大量真知灼見。”上海市信訪辦主任、市人民建議征集辦主任王劍華說,人民群眾的“好聲音”,就是上海城市治理的“新引擎”。

  去年,上海市人民建議征集辦共接收處理群眾意見建議事項2萬余件,內容涵蓋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除向職能部門轉遞外,有175件報送市委、市政府領導,平均兩天一件,職能部門採納率達98.3%。全市16個區均設立人民建議征集辦公室,6100多個村居實現“掃碼提建議”。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強調,要認真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把群眾的好建議轉化為好政策好措施,更好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為推動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上海就城市發展的重大話題主動征集人民建議。圍繞制訂上海“十四五”規劃,20多位市民應邀與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座談,不少切合實際的建議被吸收寫進了發展規劃。包括這次征集在內,聚焦教育、醫療、住房等民生熱點,上海市人民建議征集辦與相關職能部門已開展聯合征集17次。人民建議征集工作在解決一大批具體問題的同時,還推動相關部門制定規范性文件150余件。

  結合黨史學習教育,上海深化人民建議征集工作, 促進“我為群眾辦實事”更加精准有效。在楊浦區,設立在黃浦江濱江岸線的7個黨群服務站,都已成為人民建議的征集點。“市民、游客有任何想法,哪怕只是一個台階、一個標識的事,都可以提。”楊浦區人民建議征集辦主任孟濤說。

  今年以來,已經有1.5萬多條人民建議匯聚到上海市人民建議征集辦。為進一步促進和規范人民建議征集工作,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將《上海市人民建議征集若干規定》列為今年的立法項目,將以地方法規的形式確立人民建議的重要地位,保障公民在人民城市建設中的參與權、表達權。


  《 人民日報 》( 2021年05月19日 07 版)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