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新引擎,踏浪再启航
从靠近北外滩公平路码头的滨江最佳观景点一眼望去,江面上有一个红色的浮筒。这是中国第一批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出发时,“因幡丸”邮轮停泊的七号浮筒。它见证了一个世纪前的启航。
1919年3月17日,第一批留法勤工俭学学生,怀揣着救国救民的远大理想和风雨无阻的奋进精神,驶离上海,踏上了旅程,毛泽东同志亲自到码头送行。
一个世纪,日月换新天。贫困积弱的旧中国,早已迈入高楼林立的新时代。如今,北外滩这个启航之地,已成为世界观察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
百年之后再启航。北外滩将对标世界一流标准,打造成辐射全球的中央活动区核心区、引领全球的世界级会客厅,成为上海“中心发力”的新引擎。
红色回响
1949年,上海解放两个月后,家住虹口山阴路的曾联松,偶然在报端看见新政协筹备会刊登的公开征求国旗图案的启事。经过一个多月反复构思、设计、制作,他终于设计出五星布成椭圆形,大星导引于前,小星环绕于后,恰似众星拱北斗的五星红旗。9月27日,五星红旗被正式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作为“海派文化的发祥地、先进文化的策源地、文化名人的聚集地”,虹口的红色基因深入骨髓。
1925年1月,邻近淞沪铁路天通庵站的虹口东宝兴路上,一些异乡来客拐进一条石库门弄堂,去参加一个小小的“英文补习班”。他们当中,有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李维汉、周恩来、阮章等,而这个“英文补习班”,就是成立3年多的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在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上实现了重大突破,首次建立支部,夯实了党的基层组织。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窦乐安路(今多伦路)上成立。左联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建立起来的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左翼文化界创作了一大批抗日救亡、激发全国民众民族意识觉醒的作品,凝聚起坚强的战斗力量,并用鲜血写下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历史第一页。
深沉厚重的历史,先进文化的启蒙,让虹口始终高度重视党员干部队伍的锤炼和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1995年,虹口成立全国第一个跨省流动党组织——天台县在沪流动党支部,在全国首创的“双重管理”模式让流动党员有了“根”;2004年,虹口率先在上海实现党员服务中心全覆盖,搭建三级服务网络;2006年,虹口率先开展“党员先锋楼组”创建活动,探索形成“楼组党建”党员管理新模式;2009年,在上海首推“千人访万家”联系服务群众,鼓励党员干部走进基层,解决群众“急难愁”问题……
人民情怀
在虹口区,变化最大的弄堂,当属虹镇老街。这里曾经是上海市中心城区最大的棚户区,逾1.4万户人家、约90万平方米的危棚简屋,是一片都市洼地。
虹镇老街的旧改启动于1996年。当年4月,瑞虹新城开建。这也是上海最早引进外资、完成土地批租的试点地块之一。2009年5月,在虹镇老街3号地块率先推行“两次征询、数砖头加套型保底、全公开操作”的阳光旧改新政,还采用第三方介入机制,请律师参与政策制订,并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组成监督小组。自此,旧改走上快车道。2019年2月28日,虹镇老街旧改终于全部完成,取而代之的,是涵盖办公、商业零售、高端生活住宅的风尚街区瑞虹新城。
人民城市,核心是人。作为全市人口密度和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区,虹口在推进城区建设和发展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曲阳社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改革开放后上海最早建成的大型居住社区之一。从很早提出“15分钟生活圈”、建立市民驿站全覆盖,到首创的居委干部“全岗通”机制在全市推广……优雅“老去”的曲阳社区,成为十万居民宜居的家园。
在虹口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老人们告诉记者:“这里每天有不同的活动,书法、画画、茶道……早上吃完饭就迫不及待想过来,下午四点‘放学’了,还舍不得走。有这样的好日子,我们要好好活,起码活到一百岁!”2020年底,虹口全区所有35个市民驿站实现了全年无休。
“全年无休”四字的背后,正是党员干部用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海纳百川
2020年,作为上海中心城区唯一一块可以成片规划、深度开发的黄金地段,北外滩新一轮开发建设的大幕拉开。
根据规划,北外滩未来480米的新地标,300—380米、180—250米的建筑群,与陆家嘴、外滩遥相呼应,塑造富有韵律的最美天际线;7万居住人口和24万办公人口,既有高端的低密度别墅、高品质的商品住宅,也有独具韵味的石库门住宅、可拎包入住的白领公寓;一批一流的教育、医疗、文化、商业、商务设施陆续亮相,两百余栋高端商务楼宇、近百家企业总部,尽显都市繁华。
再启航的北外滩,需要敢为人先的勇气、高瞻远瞩的眼光、开放包容的胸襟。而这些,依然可以从百年历史中找到答案。
1919年—1920年,一批批满怀救国理想的有志青年,从此地启航,远渡重洋寻求真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爱因斯坦、泰戈尔等外国名人在汇山码头登陆,迈出了解中国的第一步;二战期间,这里是向犹太人敞开胸怀的“上海方舟”。
水路相连、交通便捷的优势,让航运业的发展顺理成章。2012年,北外滩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航运服务领域的“总部基地”。目前,北外滩区域已是中国航运服务业最集聚、航运总部特征最明显、航运要素最齐备、航运产业链最完整的区域之一。“十四五”期间,虹口区将推动北外滩新一轮开发建设不断提质增效,打造北外滩超级总部基地,也为上海未来的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
今年2月27日,已靠泊36年的中日轮渡“新鉴真”号,完成了它在上海国际客运中心码头的“最后一泊”。这标志着北外滩滨江岸线中封闭的最后800米,将全面启动贯通工程,并力争在年内实现“还江于民”。
滨江岸线形态上的全面开放,好似一个隐喻:从来处汲取力量,再启航的北外滩将成为全新的世界会客厅,以更加大气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