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院全院动员 二百多医护支援急诊保绿色通道畅通
每天三次集中收治转运入住院部,市第十人民医院全院动员——
二百多医护支援急诊保绿色通道畅通
■院方提醒:十院也开设了简易新冠筛查门诊,减轻普通急诊压力。对于病情不紧急的市民来说,可以到门诊检查心肌损害指标、做肺部CT等,没有必要去急诊
■本报记者 侍佳妮
一辆又一辆救护车驶来,穿着蓝色隔离衣的医护不断穿梭在病床之间……近日,沪上各大医院的急诊科都面临着巨大压力。位于静安区的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也承担着繁重的急诊任务。
十院副院长李颖川介绍,一方面,急诊病人数量暴增,十院每日急诊就诊量在1800—2000人次之间。最近随着医护人员陆续返岗,人力紧缺的状况有所缓解。为了保障救治,十院院部专门从各个科室抽调出一批医生应对普通急诊,这样急诊医生就能集中精力救治“120”送来的病人和抢救室里的危重病人。
五大策略保障救治
在急诊高峰来临之前,十院进行了全院动员,主要形成了五大策略:一是成立急诊收治入住院部转运专班,每天早、中、晚三次集中收治,缓解急诊压力;二是全院医护人员持续支持急诊,加强急诊五大中心的不间断救治;三是急诊留观区持续扩大,急诊抢救室绿色通道持续畅通;四是全院病区启动收治急诊患者,内科、外科、麻醉等专业医务人员打散编入各病区,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五是建立急救医疗小组,及时会诊疑难复杂、危重患者。
十院急诊科常务副主任庄育刚介绍,保障救治和妥善安置是急诊一贯的原则。在抽调医生应对普通急诊的同时,医院还在加快抽调更多护士去支援急诊留观室和抢救病房。截至1月1日,院内抽调支援急诊的医护人员已有206名。
按照提前规划好的预案,十院急诊尽可能妥善安置病人,分出传统留观区域、拓展区域和应急区域,可同时容纳60—80名病人,现在三块区域已满。急诊科另外开辟出急救车道的天井区域,做了临时隔断,配备氧气袋等设备,大约可收治40—50名病人。
李颖川透露,十院住院部正集中精力及时收治滞留在急诊的患者。近期每天新增的住院人数少则六七十人,多则100多人,“几乎每天新开一个病区,很快四五十个床位就收满了病人”。截至1月1日,共启动了17个病区,收治近700名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
此外,十院还成立了全院会诊制度,由呼吸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老年医学科专家组成救治小组,还有检验科、药剂科、设备科等相配合,每天中午为全院重症病人进行会诊,保证重症病人能够按照诊疗原则进行有效诊治。
呼吁市民理性就医
“这几年,我们急诊科经历了较大发展,资源调配、技术保障都能为病人保驾护航,并且对救治设备也进行再次梳理,全院一盘棋,统一指挥。”庄育刚说,有赖于近年来的急诊建设和医院对急诊科的全力保障,近期急诊病人虽多,但分流尚顺畅,可以让重症病人得到及时治疗。
往年冬季是流感高发的季节,今年十院急诊科也收治了一些流感患者,但整体以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为主。其中重症病人不少,主要表现为基础疾病加重,肿瘤、合并老慢支、血液系统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较多,一般送来时病情就比较危重,需要紧急吸氧,甚至急诊插管。
“现在医院比较拥挤,盲目将病人送医,反而有可能让病人交叉感染一些细菌,可以更加仔细观察病人再决定是否送医。”李颖川提醒,如果病人只是单纯发烧,不用紧张,但是如果出现行为和平常不一样的情况,比如说话声音变小了、讲两句话就要喘气、吃饭变困难等,就要考虑送医就诊。
李颖川表示,考虑到一些市民有检查需求,十院也开设了简易新冠筛查门诊,减轻普通急诊压力,让有真正需要的病人及时得到诊治。对于病情不紧急的市民来说,可以到门诊检查心肌损害指标、做肺部CT等,没有必要去急诊。
(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