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新泾五村不一般,居民自治奥利给!

2022年11月21日10:45 |
小字号

近年来,北新泾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在文明创建工作中形成了“数字赋能+居民参与”的特色模式,收获诸多“硕果”,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楼组长、平安巡逻员、文明巡访员、疫情防控志愿者……哪里需要,我就在哪里。”刘玉明在新泾五村生活了28年,他不仅是一名居民,更身兼数职,活跃在社区志愿服务的各个队伍中。这些年来,他养成了“打卡”居委会的习惯,居委会干部戏称他为“编外工作者”。

2018年,新泾五村第一台加装电梯拔地而起,这背后也有刘玉明的付出和努力。他与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加梯公司一起“做功课”,将加梯政策、出资费用等信息“烂熟于心”,并分享给楼栋邻居,最终促成了这项“民心工程”。次年,在北新泾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指导下,“刘玉明加装电梯工作室”正式成立,由刘玉明担任负责人的自治团队与拥有25年电梯安全经验的永大电梯顾问团队,共同推广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成功经验。

“我看到社区在不断变好,自己也想出一份力。”作为新泾五村志愿者中的“常青树”,刘玉明的热心付出也带动了许多青年居民,如今已有40余人主动加入,自主形成了新泾五村“青年志愿突击队”。

除了新队伍,新泾五村还有数支“老队伍”。每天上午9点至11点、下午14点至16点,小区巡逻队准时上岗,扎实开展维持非机动车秩序停放,确保道路环境卫生等文明创建工作。每周四上午,爱护环境小队还会集体“出动”,穿上绿马甲,拿上劳动工具,重点清理绿化带垃圾、清洁小区宣传栏,维护社区“高颜值”。

与此同时,新泾五村居民区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盘活”志愿力量,随着退役军人优抚对象、共建单位人员的加入,社区逐渐形成多元共建、居民共治共享的特色模式。

事实上,新泾五村能有如此“自治好光景”,是缘起20多年前的一次“自治行动”。2000年,在居民区党总支的号召下,新泾五村的党员们为建设美丽家园自发募捐钱款购买了10棵香樟苗,随后将原有的自治组织正式命名为“香樟缘自治社”。

同心结下香樟缘,自治走向大舞台,如今该自治社已孵化培育近20个“自治组织”,包括在汶川大地震时及之后持续为灾区人民、困难家庭送温暖的“爱心妈妈编织社”、丰富居民业余生活的腾飞舞狮队和美丽阿姨旗袍队等。当年种下的小树苗已枝繁叶茂,正如同与香樟树一起成长的自治组织一般。

随着北新泾街道“数字家园”建设工作的推进,新泾五村也从老旧小区中“脱胎换骨”。2021年,北新泾街道上线“生活垃圾分类全程监管平台”,将辖区内16个垃圾厢房作为试点点位,助力推进社区垃圾分类数字化管理。

“小区23号楼旁的垃圾厢房安装了平台配套摄像头,小包垃圾落地情况得到有效缓解。”新泾五村居委会主任仓玲介绍。原来,这个摄像头能自动识别不文明垃圾投放行为,及时做出语音提醒,相关照片还能同步至负责卫生条线的居委会干部手机中,可谓“小身材有大作用”。

除此之外,新泾五村居民区还带动红色物业加强服务管理,根据包干点位进行巡逻,及时处理社区空间内的“漏网之鱼”。随着可移动式“智能装修垃圾收集箱”项目的试点落地,新泾五村新添了两台能“吃”装修垃圾的“绿房子”,真正实现了生活垃圾和装修垃圾的“不落地”。

据了解,新泾五村共有居民1469户3400多人,小区大且装修频次高,以往装修垃圾随处乱堆、占用车位和主干道的情况多有发生。有了“绿房子”后,居委会和物业及时在社区进行宣传,有装修需求的业主会自主前往物业报备,并提前签署相关协议;装修开始后,物业会根据信息及时调整“绿房子”的摆放位置,方便业主投放装修垃圾。值得一提的是,“绿房子”自带超声波感应探头,箱内垃圾达到定量后,会自动提醒清运单位,既智能又便捷。对于马桶水斗、家具等,小区也设置了专门的堆放点位。

作为北新泾街道社区的缩影之一,新泾五村的小区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居民乐享文明创建成果。接下来,街道将探索打造绿色数字化韧性社区,聚焦“空间韧性”“生态韧性”“智治韧性”三大内容,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和人民城市建设重要理念,持续转化社区能人、身边好人、志愿服务带头人等为文明创建骨干力量,提升群众参与感,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让社区更美丽、更有温度。

(来源:上海长宁)

(责编:唐小丽、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