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老房子“圆了心愿”,多亏有这个小组
“天气真好,出来走走、晒晒太阳真是舒服。”秋日午后,程阿婆拄着拐杖从无障碍坡道走出楼栋,和老朋友一道“嘎山湖”。
自从楼下新建了无障碍坡道,她再也不用“抖抖嚯嚯”爬台阶进出楼栋了。现在只要天气好,程阿婆每天都要走出楼栋,到小花园里兜一圈。
一拍即合建坡道
程阿婆住在欧洲花园23号楼,小区建于1998年,当时的设计规划并没有无障碍坡道,进出楼栋必须通过6级台阶。楼里的老人买菜拖着小推车进进出出,颇感不便,残疾车、婴儿车出入更是吃力。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小区一度封闭管理,由于楼栋没有坡道,大量物资、快递无法用推车运送,只能靠人力一件一件往楼里搬。
“这不是长久之计,我们建一条无障碍通道吧。”6月,楼里的热心居民提出把门前台阶辟出三分之一改成坡道,这一想法与楼组长兼党小组长史老师不谋而合。与几名楼栋党员、骨干志愿者商量后,史老师一边在楼组微信群征询居民意见,一边告知所属海欧居民区党总支、业委会和物业公司,马上便得到了各方的认可和支持。
在居民区党总支的支持下,23号楼专门成立了“无障碍坡道改建临时项目小组”,由党小组长牵头,组织动员大家参与筹建无障碍通道。有几户不住在小区的业主,也在物业公司的协助下取得了联系。在短短两周内,改建方案就获得了全体业主100%同意。
点燃居民自治热情
在改建方案讨论阶段,大家各抒己见,精益求精。进入实施阶段,楼内居民又群策群力,分工合作:高老师承担了施工队招标和工程监理工作,小张负责审理预算,章教授帮着对施工队进行比质比价……
一个多月后,无障碍坡道改建完成,23号楼的居民们喜出望外,而惊喜不止于此。
小坡道建好后
周边环境和其他公共设施
也实施了微更新
↓↓↓
裸露的三角地补种了绿植
非机动车停放点台阶改成斜坡
门厅靠墙增设了小花台,墙壁挂上了装饰画
电梯换了新的顶灯
居民周老伯:“住了毛30年的房子,感觉更加亮堂了,适宜交关!”
居民的自治热情被点燃,尝到“甜头”的23号楼业主趁热打铁,继续围绕“楼组公共区域的维修保养、打造楼组特色”等展开讨论。在居民区党总支引导下,居民们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最终形成《23号业主自治管理公约》。
总结推广好做法
“‘业主自治管理公约’从群众来,为群众服务,可以更好地推动形成文明、规范、有序、友好的社区氛围。”海欧居民区党总支在该自治项目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党建引领楼组自治五步工作法”,即运用党员骨干法、项目协商法、全面征询法、公开公示法及楼组公约法五个步骤,推动社区自治向楼组延伸。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基层作为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基所在。虹口区在深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探索基层治理体系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下一步,我们将借势发力,联合‘三驾马车’召集楼组长、志愿者开展楼组自治推广会,向各楼栋推广楼组自治管理模式,引导党员、骨干志愿者和热心居民共同加入到楼组治理工作中,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美好家园。”海欧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程春燕说。
(来源:上海虹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