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超萌超实用!长宁这些公共空间的座椅上新啦

2022年10月09日10:37 |
小字号

城市里的公共空间休憩座椅,不仅是市民休息的设施,也是阅读城市、观看风景、情感沟通的重要场所,更是全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良好载体。近年来,长宁区不断优化提升公共空间休憩座椅布局和管理,将人民有序参与的理念扩展到了座椅优化提升的“全生命周期”,真正让小座椅,体现大关怀。

为了充分了解居民的需求,长宁区绿化市容局从不同渠道倾听、征集了居民的意见,从座椅这个“小切口”入手,筹划共建共治共享的“大文章”。

“美丽街区”、口袋公园、苏河沿线等公共空间“没地方坐”“坐不下来”,老百姓“不愿意坐”“坐得不舒适”等问题普遍存在;区内公共座椅在数量上有缺口,在品质上待提升,在功能上需更丰富……通过大调研、大走访,居民们的心声更多地被听见。长宁区绿化市容局还通过局系统街镇联络员制度、“两代表一委员”联系社区制度以及市政市容联席会议制度等多种途径了解社情民意,梳理出可利用公共空间较少、资源整合不充分、建管结合不够长效等问题。

基于居民的需求,长宁制定了《长宁区公共空间休憩座椅优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分步骤满足居民诉求。

苏河滨水公共空间和新华路街道整街区的公共座椅设置,就是一次很好的社会参与共治探索。

在规划阶段,长宁区绿化市容局通过座谈会广泛征求居民群众的意见,并邀请市委统战部、市绿化市容局、市政府参事室、景观设计单位、街道统战人士和商家代表等参与公共座椅的规划设计讨论,在公共座椅的布局、选址、数量、式样等方面充分征询民意。

番禺路233号座椅

例如,在番禺路233号门口,设计师借用了身后小亭子的窗台,用木板包裹住原本冰冷的水泥,做成了一张可容纳三人的木板凳,一侧再种上一小撮麦冬,简简单单又实用温馨,这样的设计正是吸纳了新华路街道社区居民提出的“要统筹兼顾小区居民的社交需求和实用便利性”的建议。

武夷路定西路街角绿地座椅

在设计阶段,长宁区绿化市容局更加注重群众性与专业性的结合。邀请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上海油雕院原副院长等8位专家召开专门的研讨会,多方论证公共空间休憩座椅的设置理念、导向、布局、功能和风格等相关要素。如武夷路定西路街角绿地内座椅的设置即采纳了专家提出的“休憩座椅的设置要与区域人流量、人群特点、景观场所定位相契合”的观点,兼顾休憩和景观功能,使之成为一道城市风景线。

在建设过程,长宁区绿化市容局还根据实际需求,在全市率先编制了《长宁区公共空间休憩座椅设置导则》,合法合规、有序地对公共休憩座椅的布局、形态、色彩提出指导性意见。新华路街道依托区域化党建平台,举行了公共座椅认养仪式,发动社区单位、统战人士带头参与公共座椅的认捐认养。久焱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5家社会单位,新华路街道台联会、新华路街道侨联等单位的5名统战人士进行了捐赠和认建认养,成为有温度的城市的代言人。

为了给市民参与城市综合治理提供更便利、更直接、更有温度的窗口与平台,长宁区绿化市容局在数字市容平台的基础上,还开发了“一网统管+城市家具”应用场景。

通过在城市家具(座椅)上张贴二维码,在居民与数字后台之间建立联系。任何市民都可以在扫描二维码后,对该处或附近的城市家具和市容管理提出意见建议。如发现损坏或者失管失养的情况,也可以通过扫码向管理部门反馈。二维码及其附着设施既可作为接收人民建议的终端,还可组成数字区块,进一步激发社会共治力量的潜能。

经过一年的努力,全区共新建座椅652组,改造提升56组,认建认养13组,社会共享382组。随着座椅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提升,城区品质和群众对城区的感受度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特色座椅吧——

临空skybridge天会下沉式广场座椅

风铃绿地座椅

新华路特色座椅

(来源:上海长宁)

(责编:唐小丽、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