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长宁这群“小助手”,为封控小区里的高龄独居老人帮了大忙!

2022年03月23日10:36 |
小字号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长宁全部养老机构进行封闭式管理;同时,部分小区或楼栋也处于封控状态。为了满足老人尤其是高龄独居老人的吃饭、配药、居家养老服务等“刚需”,助老送餐员、配药志愿者、逆行的养老顾问、护理员等一批老年人的“小助手”纷纷行动起来,织起了一张关爱网!

为1680位老人送餐上门

“13份老年餐!”中午11点左右,赵立翔照常来到了仙霞社区长者食堂,在取餐本上做好登记后,将餐食锁进饭箱,对箱子和双手喷了喷消毒水,发动“小电驴”赶往送餐点。

“这是今天的最后一个取餐点。”赵立翔告诉记者,他为社区高龄老人送餐已有2年时间,原本街道有6位助老送餐员,但由于小区封控,部分同事无法出门送餐,“我原先负责3个大型小区,现在要对接9个小区。”

不到10分钟,赵立翔就抵达了某封控管理小区,将写有门牌号的餐食转交给志愿者送上门。“雪菜烧黄鱼、烂糊肉丝、番茄炒蛋、炒青菜,灵额老灵额!”79岁的任爷爷收到餐食后说,“小区实施封控管理,我不会用手机买菜,就给居委会工作人员打电话,提前订了餐。一顿饭20元不到,很方便。”

据了解,目前长宁区共有1680位老人有助餐需求。由于长者食堂、助餐点暂停堂食,有条件的街道(镇)采取由配送专员直接送至老人家中的方式,保障老年人的用餐需求。个别封控小区则统一送至门口,由志愿者、老龄干部分别送往老人家里。

解老人用药“燃眉之急”

居家老年人往往存在一些慢性病,需定期配药补药。

居住在新泾镇的张奶奶年过八旬,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长期服药。然而,在新泾镇全域小区实施闭环管理、进行网格化核酸筛查期间,张奶奶所配药物就要吃完了,胰岛素也将用完,出不了小区的张奶奶心急如焚。

居民区得知情况后,立刻将张奶奶的药物一一拍照,与医院取得联系,派志愿者前往配药。当老人拿到药物后,激动得热泪盈眶。

据悉,在同仁医院的大力支持下,新泾镇建立了一个“封控医疗需求对接群”,同仁医院为代配药的志愿者开启“一站式服务”绿色通道,累计为320多名老年人解决用药难题。

出不了小区的老人有志愿者帮助,而对于出得了小区的老人,因路上存在风险等因素,部分街道也积极利用好养老顾问团队,让老人安心居家。

虹桥街道的养老顾问第一时间就在小区里一家一户地排摸,遇到独居、高龄的老人就记录下来,养老顾问每天打电话咨询他们的生活所需。各居民区养老顾问将老人的用药需求汇总给街道养老顾问,统一代为配药。“要跑好几个地方才能配齐,但是能让老人少走一步,我们的工作就有了意义。”一位养老顾问说道。

此外,依托长宁区智慧养老信息平台,AI语音电话提示内容近期有所修改:“请问您是否有配药需求?是否有就医需求?如有身体不适等情况,需要帮助,可直接按1号键由人工坐席为您提供服务。”“亲爱的长宁区老年朋友,疫情还没有结束,请减少外出做好防护,避免去人员密集处,出门一定要佩戴口罩和勤洗双手……”通过超1.5万次的主动关爱电话,老年人配药等生活需求,可以一键转接至服务平台,进行进一步的跟踪处理。

居家关爱服务“加码”

在封闭管理期间,核酸检测应检尽检,但有些老人出行不便,甚至卧病在床。有居民区便征得老人和家属同意后,和采样人员一同上门,为老人提供采样服务。“看到核酸结果是阴性的,我们也放心,居委工作人员也放心了。”一位老人的家属说道。

周家桥街道96岁高龄的顾爷爷,每周都有助老员上门为其提供扦脚、理发、家政等上门服务。疫情期间,虽然小区并未封闭管理,但是街道服务办提出,助老员要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才能“上岗”。助老员朱永立、姚林表示理解,不但积极做好核酸检测,上门服务还全程戴着口罩,有时几小时都不能取下。顾爷爷说,“每周看到他们,已经成习惯了,这段时间确实麻烦他们了,但服务一如既往地用心用情,我心里都有数,很感激他们的。”

当助老员得知街道还有不少居家老人时,主动提出对接服务,“一定程度上老人虽然出行受限了,但居家生活却更有品质了。”街道工作人员表示。

此外,疫情防控期间,“老伙伴”结对关爱服务不停。“老伙伴”志愿者们通过电话慰问、视频聊天、微信语音等线上形式,累计慰问结对老人近5万次。针对独居老人,通过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呼叫中心,线上养老顾问团队开展人工关爱呼叫,累计拨打关爱电话近2000次。

封闭的养老机构织起关爱网

长宁某养老院封闭前夕,院内的夏奶奶刚刚因病从医院返回,封院的消息一下子让家属忧心不已。为了让家属放心,护理员在照料时会经常拍照片和视频,过后再发给家属。“刚出院时极度虚弱,现在基本康复了。我们每天都通视频,老人一直跟我们说‘放心放心’。”夏奶奶的家属说道。

住在养老院里的胡爷爷92岁了,突然有一天发面部带状孢疹,然而家属所住的小区却封控管理了。经过胡爷爷本人及其家属的同意,养老院派护理员陪同老人前往医院就诊。细心涂药、贴心照顾之下,胡爷爷10天的时间就康复了。“多亏了他们,从身体上到心理上都对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还经常安慰我们家属‘不要担心’。”胡爷爷的家属有些哽咽地表示。

住在养老院里的老人,也没闲着……

在虹桥路上的人寿堂颐养院里,每天上午10点,院内老人们都会准时坐在电视机前,收看上海疫情发布会。此外,人寿堂颐养院还组织了制作挂件、设计旗袍、绘画屏风等趣味课堂活动,变着花样让老人的封闭生活不枯燥。

记者了解到,自3月11日起,长宁所有养老机构都处于封闭管理,在院人员“不进、不出、不换”,工作人员每周至少2次、入住老人每周至少1次核酸检测,设置隔离观察室、配备防护用品等,力争守住养老机构“零输入、零感染”的底线。

养老院里的工作人员几乎是第一时间只收拾了简单的行装,就告别了家人入驻院内。每天忙碌的工作之后,在养老院的各个角落里,总能看到隔着屏幕与家人“见面”的工作人员们。想念孩子的妈妈、远程指导作业的爸爸、叮嘱父母注意防护的儿女……他们,织起了长宁养老机构中无形的关爱网!(来源:上海长宁)

(责编:唐小丽、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