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需“年轻血液”!打造“大城养老”样板的浦东,如何引才留人?
“到养老院实习的第一天,就看着护理员帮老人使用开塞露,并用手处理排泄物,这是我毕生难忘的场景。”作为一名“95后”,宗彩红从未想过自己的职业生涯会以这样一种方式开始。
但她没有放弃,如今已成为上海市浦东新区浦惠明川养护院的护理部副主任。尽管如此,养护院护理部门60多人中,宗彩红是唯一的“90后”。浦东新区民政部门数据显示,新区一线养老护理员队伍有7000余人,但35岁以下的只占到了3.9%这样一个极低的比例。
无论是老年化程度提升导致的养老需求增加,还是养老产业和事业的发展,都需要一个更加完善、全面的人才队伍。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这支队伍,成为浦东打造“大城养老”样板的一大关键。
一线护理队伍亟需“年轻血液”
出生于1998年的宗彩红是一名湘妹子。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习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她,在2018年11月底与五六名同学一起,来到浦惠明川养护院开始了6个月的实习。
实习第一天的视觉和嗅觉冲击,让宗彩红恶心、吃不下饭,甚至一瞬间萌生了放弃的念头。“毕竟,在学校里学的都是偏理论的东西,即便是实操,也都是在假人模型上。”她说。另一方面,浦惠明川养护院内的老人多为重度护理程度,与宗彩红此前见习中所见到的,陪着老人聊聊天、做做手指操的护理员工作完全不同。
然而,从完全不适应到亲自上手,宗彩红只用了10天时间,就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对此,她的说法是,根据学校的实习制度,必须要完成6个月的实习,才能拿到毕业证。
6个月的实习期很快就过去了。当其他同学纷纷选择回到老家,甚至离开养老服务这个行业的时候,宗彩红却坚定地选择了留下来,并且也得到了浦惠明川养护院管理层的认可和赏识。
而在这段时间内,她对养老行业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并愈发看好自己的职业前景。在她看来,在十分重视养老事业发展的上海和浦东,“机会还是很多的,要看自己如何争取。”
事实的确如此。在老龄化程度逐年提升的背景下,浦东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迅速,对于人才队伍的需求,尤其是一线岗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
年龄,是一个主要因素。浦东新区养老服务和社会福利事务中心主任于明说,统计数据显示,新区养老服务行业中,一线护理人员人数在7000人左右。“但从年龄上来看,35岁以下的只占到了3.9%,50岁以上的则有59.5%,一线人员的年龄结构明显偏大。”
当这些年龄偏高的一线护理人员逐渐离开这个行业,如果没有年轻人员的加入,这支养老人才队伍将逐渐萎缩。另一方面,随着智慧养老等多元养老模式的应用,以及养老行业管理的需求,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年轻人,也已经成为养老人才队伍最为迫切的需求。
随着不少集团投身养老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也有部分年轻人“跨界”进入了养老行业。上海市浦东新区新金桥金杨养老院的朱云清,就是其中一位。
出生于1991年的朱云清,大学里学的是环保水处理专业,毕业后来到金桥集团下属的金桥环保公司工作。2018年,在浦东探索公办养老机构管办分离、让新区国企参与公办养老机构改革的背景下,金桥集团上海新金桥养老服务发展有限公司成立,随后接手金杨养老院。2019年6月,朱云清在单位安排下,来到养老院工作。
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小白”,朱云清对养老行业可谓一无所知,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摸索。“虽然不是一线护理员岗位,负责的只是出入院、长护险等业务的管理,但依然觉得压力山大。”
年轻人加入,带来的是生机和活力
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是年轻人的一大优势。当自己的工作从面对废弃物转变为面对老人和老人家属后,朱云清便开始了一丝不苟的“转型”,为了适应行业的要求,开始参与各类相关培训,包括护理照护的培训、医疗照护的培训等。
时至今日,朱云清负责管理的业务又增加了护理部。即便不是在一线护理岗位,他依然要具备相应的护理知识、了解护理员群体的状态,保证养老院内老人生活区的服务稳定性。
更珍贵的,是身为年轻人对养老行业的接受和认同。朱云清说,逐渐熟悉这个行业后,发现不管是院内的老人,还是老人的家属,对养老服务人员来说,都是一种责任。“这是一个神圣的行业,一位入住老人的背后,是一个家庭甚至好几个家庭,需要我们在服务中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这也是为什么,朱云清逼着自己从头开始学,考取了医疗护理的专业技术资格。而从一线护理岗位“升级”为管理岗位的宗彩红,也始终没有停止过学习,即便每天的护理工作再繁重,她都会抽休息时间翻出各种专业书籍和材料充实自己。
“作为养老院护理员团队中最年轻的一个,如果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甚至说在任何一个方面不能比别人强的话,就没法让人信服,也做不好管理工作。”宗彩红说。
一开始,她跟着资深的护理员学习实际操作,弥补学校里无法涉及到的领域。随后,每当有知识培训、技能比赛,她也会作为提升自己的机会牢牢抓住。
当然,这也要归功于浦惠明川养护院给年轻人提供的机会。每次有市、区举办的各类技能大赛时,养护院管理层会优先考虑让年轻人参加,相比于收获荣誉,更多考虑的是让她们通过与行业内佼佼者共同集训和比赛,取长补短。
与此同时,养护院还贯彻着一种不成文的制度,那就是在岗位晋升方面,不看年龄、只看工作成效。“比如我们的小宗,虽然还不到30岁,并且入职也只有3年不到,但已经做到了护理部副主任的位置。”浦惠明川养护院院长顾卫英说,让年轻人有足够上升空间,才更有成长的动力。
事实上,年轻力量的加入,给养护院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护理服务更为专业,还在于生机和活力。顾卫英说:“像小宗这样的年轻人,不仅能带动整个护理员团队的精神面貌,还能让老人们也感受到更多来自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
养护院的不少老人,每次见到小宗都会觉得特别开心,一方面是因为小宗经常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新鲜的活动,比如说跟着抖音视频学做操等;另一方面则是,小宗总能让他们想到家里的孙辈。
朱云清也是如此。每次他去巡房,一位名叫袁翠福的阿姨总会拉住他扯上一会儿家常。“小朱再好不过了,对人和气,又特别关心我们。我每次都跟女儿讲,小朱跟我孙子特别像,长得也像。”袁阿姨说。
养老需要支撑,如何引才留人?
国务院日前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围绕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规划》首次提出发展要素支撑体系,其中包括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老年医学人才队伍和为老服务人才队伍均提质扩容。
让众多老人安度晚年,必须构建完善的养老支撑体系。这也意味着,养老领域亟待补上人才短板。而对于致力打造“大城养老”样板的浦东而言,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为老服务人才队伍不可或缺。
浦东正尝试通过多元的方式,打造这样一支队伍。于明说,新区搭设了多层次的培训体系,引导年轻群体加入为老服务人才队伍,并通过与学校、养老机构的合作,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我们也在依托个人的养老工作室、养老护理员技师工作室等形式,带动跟培育更多的年轻人进入到养老服务行业来,为行业的发展做一些新的贡献。”他说。与此同时,各类技能培训和技能竞赛,则成为将已经入行的年轻人才留在养老服务行业的一种方式。
不过,于明也承认,整个社会对养老服务行业和养老服务人员的认可度,依然处于低点,这成为更多年轻人加入这一行业的瓶颈。身为养护院院长的顾卫英,对此也有着直观的体会。
“我们希望全社会对养老服务人员的关注度能够提高,让他们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也借此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和事业能够有更多的理解和认同。这样,我们在招收年轻服务人员时,也会更有底气。”她说。
鉴于目前人才短缺的现状,出台优惠政策、提高养老服务人员待遇,也是一种措施。据悉,新区出台了一些政策,例如在以奖代补方面,针对年纪轻的、学历高的人员从事养老服务行业,会给予一定的奖励。
依托政府部门对养老行业发展的重视以及相应政策制度上的支持,加入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年轻人正在逐渐增加。例如,在新金桥金杨养老院,中层管理人员的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年龄最小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才29岁。
然而,在一线护理岗位,年轻人的身影依然屈指可数。最近,在浦惠明川养护院护理部长期担任90后“独苗”的宗彩红,身边终于多了三个同龄人,其中一人甚至还是00后。
这是三名从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过来实习的智慧健康养老与管理专业学生,从1月15日来到养护院,已经实习了一个多月。
“平时与老人沟通、帮他们喂饭、带他们做操、运动,这些都是学校里面学习过的内容,感觉实践起来挺有意思,与老人相处得也挺开心。”三名新人中的陈文洁说。
然而,当被问及如果需要参与进一步护理,尤其是需要面对处理排泄物等脏活累活时,三位年轻人明显出现了一丝犹豫的神情。
“对于每一个年轻人来说,这都是一种不小的挑战。”对此,宗彩红十分理解,“但做任何事,都需要有坚持到底的态度,只要能够坚持下来,我相信养老服务事业也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宗彩红也希望,身边能有越来越多同龄的小伙伴,共同为养老院内的老人们带去更多的青春朝气。
(来源:浦东发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