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专题>>曹杨新村街道《繁花七秩》

匠|“我是党员,初心不能忘,要服务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2021年12月08日11:39 |
小字号

口述人:

周来顺,1949年9月生,中共党员。2002年搬入曹杨三村,退休后一直致力于参加小区内各项志愿者活动。发起以物换物的“同心巴士”中转站自治项目,召集志愿者们成立“老周服务队”,每月25日在小区开展集中志愿服务活动等。他被评为区十佳志愿者、区自治达人。

口述实录:

“我是党员,初心不能忘,要服务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我是2002年刚搬到曹杨三村的,我老婆生病住医院花了很多钱,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居委会向我伸出了援手,虽然钱不是很多1000块,但意义重大,我很感激。那时候我老婆就对我说,老周你看看我们搬来没多少时间,居委会多关心,我们体会到了党对我们的关心照顾。我老婆时间不长了,她就对我交代,说她走了以后,就让我去居委会当当志愿者,我答应。

我老婆走了以后,刚好赶上“同心巴士”中转站项目成立,我们居委书记让我来做负责人。这个团队是和各居民打交道,居民们把一些平时不常用进行一个交换,通过社区热心楼组的动员,由居委会牵头汇总社区闲置物品资源,把一些平时不常用,但偶尔又需要应急的东西,居民之间物与物的共享。我之前去德国时候遇到过这样的觉得很好,也很受启发,然后就开始在小区负责这件事,到今年是第6年了。

其中,我深受我们小区的两个劳模的影响,他们是孙启仲、秦训森夫妇,两位当年在工作岗位上工作表现突出,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退休后,夫妻两人也一起活跃在兰岭园社区中,垃圾分类、创城创卫、拆违工作、疫情抗击等社区的各项重大工作和活动都有他们夫妻任劳任怨的身影,他们还加入各种志愿者服务队,比如我们的同心巴士,服务小区中需要帮助的居民们,她们真的是不计报酬,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家讽刺打击他们也不理会,每天在小区了做工作,她们的劳模精神感染到了我。

做这份工作我的体会是我们是党员,初心不能忘记,创建了这个工作,就要把它做好。后来,人民的生活条件好了,居民之间物与物的共享的需求就少了。我们研究如何让同心巴士升级进一步为人民服务?所以我们就转变成为人民服务这块。因为疫情没能大办一些活动,但小活动也都没有停。一些街道的单位如附近银行也都来参加的,所以我们就做越有劲。我们去年完成了一百个老人上门服务,我们给自己是每年规定有指标的,上门服务100次。

“同心巴士”在曹杨街道还是有点名气的,在居民心目中也是很有威望的。随着“同心巴士”中转站自治项目深入推进,居民们感受到了邻里共享的好处,也有越来越多有一技之长的居民加入到“同心巴士”服务组。

同心巴士从物物共享延伸到服务共享

于是,我便把这些志愿者召集起来,成立了“老周服务队”。具体做什么东西呢?主要是为老服务,不只是做些简单的如磨剪刀之类工作。因为我们小区是老小区将近有一万多人,60岁以上就有2600多人,80岁以上有800多人,95岁以上有将近60人。

老周服务队

老旧小区为老服务这一块是很缺乏的。我们服务队划分小组,定时定点关心社区的孤老,帮他们买菜做饭,陪看病陪买药,打扫环境卫生,我们还主动为残疾人与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提供“代分垃圾”的服务。疫情期间,更是主动守好社区大门。

我们的服务宗旨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们团队中有个修家电的师傅也是党员,他每个月25日都出来为小区的做家电维修服务。他是个残疾人,我就上门邀请他参与到服务队工作中来,我们志愿者上门给他做些打扫卫生买菜等服务。这样一来我们志愿者也越做越有劲,虽然没有报酬,但大家都很热爱这个工作。

为更好地发挥大家的所长,我们社区居委会还整理了一本服务共享手册,手册上清晰写明了每一位志愿者的联系方式、家庭地址等详细信息。

“同心巴士”和“老周服务队”其实是一个框子里面的,现在服务队的人不多约有30多个人。在我们服务的对象里,有一个是残疾人士已经躺床上了,我们就安排党员去上门给他理发,他们是很感动。尤其是2020年端午节,我们包了1100多个粽子,送到孤寡老人家里,他们都很感动。这些都是我们志愿者自己出钱去凑的,买材料、自己包煮、然后再送,都是一心服务他人的。通过这些一点一滴的事,我和曹杨也结下了深厚情谊。

通过这些事,我们“同心巴士”和“老周服务队”也获得了一点成绩,2019年我们区里被评为“先进服务队”,我也被评为“十佳志愿者”。由于我们的工作做的比较好,解放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都报道过我们的事迹。我是当过兵的人,能有机会做这么一件好事我觉得我这辈子值了。

(责编:葛俊俊、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