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百年初心奋斗者

宝山急诊人施巍:“我离不开急诊”

2021年11月22日20:50 |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上海11月22日电 (葛俊俊)2020年庚子春节,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考中,全国医务工作者挺身而出,驰援武汉,与武汉人民一道为战胜疫情并肩作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山医院(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施巍就是其中一员。

驰援武汉:“我是急诊科最年轻的主任,我必须要去”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医生,施巍第一时间请战,主动要求驰援武汉。疫情初期,没有有效的治疗和控制疫情的方法,什么时候能把疫情控制住,这是一个未知数。

奔赴前线

施巍很清楚奔赴前线面临着什么,他态度坚决:“我是急诊科最年轻的主任,我必须要去。”但他也有顾虑,出发前,给好友发了这样一条微信:“姜哥,此去,遥遥无期,若无归期,请照顾好我的父母、妻儿。”

深静脉穿刺

刚下飞机,施巍所在的医疗队就马不停蹄奔向金银潭医院。“一到金银潭,我就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为拯救一位命悬一线的患者,需要进行紧急深静脉穿刺。当时隔着眼镜、眼罩、面屏,眼前一片模糊,但施巍凭借多年的穿刺经验,一针见血,穿刺成功。

正准备缝合之时,患者突发烦躁,瞬间挣脱了管子,鲜血直往外流,施巍立刻用纱布去按压。“这是我第一次接触重症患者的血液。”在巨大感染风险面前,施巍来不及思考,为抢救生命,马上开展第二次的穿刺。

施巍坦言,回头想想有些后怕,如果有“万一”怎么办?但一想到病重的患者能治疗,就觉得一切都值得。就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中,他完成了上海医疗队首例临床医生深静脉置管,为患者建立了生命通道,为用药和预后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援鄂

此外,抗疫期间,临危受命,施巍担任前线临时党支部支部书记,带领党员同志们冲锋在战役最前沿,创造了数个全队领先,让宝山医疗队成为第一个全体群众均在前线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医疗队,并火线入党4人……“在金银潭医院的68天,我为自己的祖国而骄傲,为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而自豪,整个地球村,我们最棒!”在日记中,他如是记载。

急诊工作:“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首先要救死扶伤”

急诊科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作为一名老急诊,在日常工作中碰到太多令人难忘的事情,但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首先体现的就是一名医生的执业操守——救死扶伤。”施巍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抢救室送来了一个危重患者,男性40岁,是一个出租车司机,入院时已深度昏迷,呼吸微弱,随时有生命危险,患者的父母和妻子在抢救室门口痛哭流涕,焦急万分,跪在抢救室门口,他才40岁,上有老下有小,是家里的顶梁柱,患者父母不停地问:医生,我儿子怎么了,他还有救吗,求求你们快想想办法啊!没有他我们该怎么办啊。

“一定要救他,一定要全力以赴”,施巍不停地提醒自己。作为急诊人,施巍迅速反应,在脑海里迅速地将患者可能出现的结果和下一步的治疗方案都梳理了一遍,力争做到最好,把患者性命先保住,为下一步治疗争取时间。并主动留在CT室,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直到患者顺利完成了检查。

像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有一次早上六点多钟,在办公室整理病案的施巍,突然听到走廊里传来砸墙的声响。施巍赶紧冲了过去,看到一位准备出院的患者正在用他的头拼命撞击走廊的墙壁,脸色已经发紫,不停挣扎,无法言语。

这么紧急的情况,施巍也是第一次遇上,情况万分紧急,看到散落在地上的碗盆和半个馒头,施巍的第一反应就是患者出现了窒息,患者已经因为缺氧渐渐的失去了意识,情急之下,施巍一边呼叫护士过来帮忙,一边赶紧用手去尽量抠出患者喉咙口的馒头,过程中,患者的本能反应不断挣扎,施巍手被咬破了,还是尽力抠出了大部分馒头,立即给患者做了气管插管,心肺复苏。万幸抢救及时,患者大脑缺氧时间短,没有留下明显的后遗症。

出院当天,患者突然走进医生办公室,朝着施巍磕了个响头,额头都磕出了印子,流着泪对施巍说,施大夫,我知道是您救了我,谢谢您,在我快失去意识撞墙的时候,我看到了你冲了过来,那时你是我的唯一希望,后面的事情我已经不记得了,当我苏醒过来,我就明白,一定是你救了我,后面听说你为了帮我抠东西,手都被我咬破了,真的很感动,实在太感谢您了,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急诊工作没有日夜,每天重复着紧张的工作,施巍毫无怨言坚守着,有问题不管多晚随叫随到,竭尽全力挽救生命。曾有机会离开急诊,做一个朝九晚五的都市白领,但施巍始终将“医者仁心”牢记心中,直言:“我离不开急诊。”

(责编:葛俊俊、韩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