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揭开《火线救援》背后故事 还原城市英雄诞生记

2021年11月08日11:26 | 来源:新闻晨报
小字号

晨报记者专访总导演郭静、柯丁丁 揭开《火线救援》背后的故事

与一线消防员同吃住同出警,还原城市英雄诞生记

晨报记者 曾索狄

11月9日,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与上海消防救援总队战略协作、共同拍摄制作的国内首部贴身跟踪拍摄消防员的系列纪录片《火线救援》将在东方卫视、百视TV、哔哩哔哩、腾讯视频同步播出上线。在《火线救援》横跨18个月的创作历程中,主创团队与上海两个消防救援站、58名一线消防员同吃同住同出警,只为记录下消防员最真实的模样。开播之际,晨报记者专访了《火线救援》的总导演郭静与柯丁丁,以下是他们的创作故事。

今年4月22日,上海金山区一企业厂房失火,消防员丰晨敏和汤伟佳在搜救过程中牺牲。两位烈士最后的影像,让无数人落泪。在和《火线救援》总导演郭静、柯丁丁的交流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聊到了“牺牲”。记者问,“说消防员是和平年代最危险的职业,你怎么看?”郭静的回答不假思索:“你觉得,还有哪个职业是每天都有生命危险的?”

作为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的资深导演,郭静从事纪录片创作接近20年,但她形容自己对消防员群体的认识来得太晚、太少——直到2019年春天认识了第一个消防员朋友,直到用超过18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纪录片《火线救援》。

“我以前觉得消防和我没什么关系,对这个职业也一无所知,但当我们开始前调以后,我发现生活中几乎所有方面都和他们有关。”与郭静合作近20年、《火线救援》的另一位总导演柯丁丁随之补充:“既然我们不了解他们,那肯定有相当程度的观众不了解,所以我们非常明确地知道,这些问题也是观众需要知道的。”

走近“火焰蓝”

从《人间世》到《巡逻现场实录》《派出所的故事》,许多人都在等,拍过了医生、警察的上海广播电视台,什么时候能拍拍消防员?

说来简单,创作不易。首当其冲的,是过去我国实行消防兵制度,消防队伍以现役官兵为主体,实行军事管理的消防站堪称神秘的禁区,从未有任何纪录片团队能以贴身跟拍的方式进入消防救援队伍。

改变,发生在三年以前:2018年11月9日,根据中共中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公安消防部队、武警森林部队退出现役,集体转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组建成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

从此,“橄榄绿”变成了“火焰蓝”,消防救援队正式承担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从原来灭火救援为主转为“全灾种、大应急”拓展。也是从那时开始,消防救援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开媒体上。一次偶然的机会,郭静工作室的导演刘跃,在街头采访中结识了一名上海消防的干部,有关《火线救援》的合作契机也由此种下。

“拍消防的想法已经比较久了,我们一直有这样的情结。”在柯丁丁看来,最近几年纪录片商业化的浪潮涌起,但消防员无疑是一个值得、也应该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标准去拍摄的群体,团队也最终投入了18个月的创作时间,“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是有标准的,要有人物,人物的故事,人物的情感,获得这一切都需要时间,记录需要时间。”

从2019年开始,郭静和柯丁丁带着团队在上海消防救援总队展开了前期调研,他们走访了上海各个区大大小小超过20个消防站、特勤站,试图找到最能反映上海城市生活特点的站点。

最先敲定的是有着155年历史的虹口消防救援站——这是我国现存最悠久、目前仍在工作的消防站。而比历史更吸引人的,是独特的地理位置、典型的辖区以及背后丰富的故事。

郭静回忆说,虹口消防救援站的辖区人口密度高、老龄化程度高,老式旧里与高层建筑并存,警情多,责任重,“在我们调研的时候,一年平均出警一千次以上,这几年周边消防站增多之后,它一年依然有800次左右的出警,这样就保证有故事。我们想看看消防转制的大背景下,在消防员平均23岁整体年轻化的情况下,这个有历史、有荣誉的站点怎么把传统传承下去。”

随后锁定的,是有着90年历史的普陀区宜昌消防救援站。这里,不仅同样有着守卫中心城区的重大责任,亦有新鲜的故事:《火线救援》开拍前,宜昌站刚刚更换了主官,新的主心骨如何提振士气、培养人才,也是一条值得关注的故事线。

就这样,2020年6月,《火线救援》正式启动。

跟上“火焰蓝”

合作近20年,郭静和柯丁丁的纪录片曾屡屡斩获国际大奖。但在《火线救援》的拍摄中,新的困难和挑战依然如影随形。

一个直接的问题是,摄制团队如何跟上训练有素的“火焰蓝”,如何做到24小时“逢警必跟”、贴身拍摄?

白天60秒,晚间45秒,这是消防警铃响起后,消防员们准备妥当集合出发的时间。柯丁丁回忆说,在最初进入虹口和宜昌消防救援站时,团队常常对警铃措手不及,“消防员快到什么程度呢?我们设备弄好了跑出去,还没出发,他们已经迅速处理完警情,回来了。”

磨合、沟通、加训,团队发了狠,用的也都是“笨办法”。摄制组分白班和夜班,但不同班次的导演、摄影、录音不约而同选择时刻保持全副武装的状态,这样,他们就可以省下穿戴消防服和设备的时间,警铃一响,抄起机器就往消防车跑。

“不管天冷还是天热,睡觉时也穿着消防服、消防靴,一整套设备就放在旁边,不穿就肯定跟不上消防员。”柯丁丁说:“必须把镜头全都背在身上,天天这样。所以现在回头看工作照,有相当多都是小伙子们穿着设备睡觉,很辛苦。”

最终,团队与58名一线消防员同吃同住,跟随出警共800余次,积累了97200分钟的素材。长时间的跟拍,让摄制组成员对警铃声高度敏感,快速奔跑成了他们的本能。

纪录片中心幕后团队曾在一次探班时记录下了一个有趣而又心酸的细节:录音师赵景岩在寝室里回放声音素材,素材中的警铃响起,导演刘跃和庞琛习惯性地冲出寝室,到了楼下才发现消防车在库、消防员没集合,惊觉自己是被素材“骗”了。

速度跟上了,镜头同样要跟上:为了多视角记录消防救援指战员的工作状态,消防车内部、指挥员头盔、消防员战斗服上被设置了多个Gopro机位,以第一视角还原出警现场最真实的情况。

在郭静看来,拍摄火警第一现场,理想的状况是摄影师进入,以第三人的视角记录消防员的工作状态。但为了保证安全,团队只能精简设备,采用两台最新的摄影机和一根录音杆进入火场拍摄,并设置Gop ro还原消防员的第一视角,“通过他们的声音、视角,让观众感受一线消防员进入火场后的看到的情境。那是非常恐怖的环境,没有任何视线的,只有令人窒息的烟,各种各样的烟。”

当然,摄制团队的“逢警必跟”,也意味着他们和消防员们一样,反复面对不可预计的危险。在郭静的回忆里,被滚烫烟火熏得满脸乌黑,尚且不是最可怕的情况。有一回,消防救援队深夜11点半接警称,某居民楼煤气管道泄露,赶到现场后才发现,现场煤气浓度已经很高,必须迅速找到泄漏点、疏通空气,防止爆炸,“这是在画面上根本看不到的危险,摄影师、录音师都在现场,大家也没有特殊的装备,甚至不敢动用钥匙、机器,生怕有火花引发爆炸。这种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危险,是消防员每天都面对的。”

还原“火焰蓝”

“消防员是和平年代最危险的职业”“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自2018年改制以来,社会各界对消防救援队伍的关注不断提高,有关消防员使命、责任的讨论也络绎不绝。

而在《火线救援》的摄制过程中,创作团队也用真实的记录,试图回答这样的一些命题:英雄是如何造就的?他们又为何诞生在了这里?

拍摄过程中,团队记录下了多位年轻消防员的生活侧面和内心世界:王牌站长高洁清,身体抱恙却仍坚守岗位;带着家人嘱托的班长王大景,学习出勤两不误,为报考中国消防救援学院的梦想而努力;覃玲敬是业务骨干,但却遭遇亲情与事业的两难,不得不艰难抉择;“菜鸟”队员王浩,毫不气馁面对挑战、实现逆袭……

“他们是英雄,也是儿子、父亲、丈夫,他们背后都有一个个小的家庭。在成为英雄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要承受严苛的训练和压力,也和我们普通人一样要面对的很多问题。”柯丁丁说,不同的消防员,不同的人生,仿佛是《火线救援》中不同的乐章,“如何从新兵成为合格的消防员,两难时你是选择回家还是留下来,各种各样的纠结,可能不完全是同一个主题,但它们彼此衬托,最终告诉大家,英雄是这样诞生的。”

而在郭静看来,以人物为主线,也是《火线救援》不同于一般同类题材的特点,“我们不想用案件做分类,而是从时间线上推进,记录8个人物个人的故事。我们希望大家更多地看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你能记得住名字和特点的消防员。”

这种创作理念,对团队的拍摄、叙事、剪辑的能力要求都很高:警情要拍,但不能完全依赖警情吸引观众。“这需要前后期的配合,需要导演和主创团队反复讨论确定我们要拍什么,而不是没节制地拍。很难,但我想观众看了就发现,出警只是一个横剖面,它很紧张、很刺激,但更重要的每次出警之间还有强烈的人物、故事、性格和情感。”柯丁丁说。

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上海采取三警联动机制,《火线救援》在还原“火焰蓝”生活的同时,也记录下了110、120等其他城市守护者的身影。他们三方彼此配合,解人民之所急,济群众之所困,彰显了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迅速、高效、专业的城市管理水平。

“我们相信观众能通过故事感受到上海城市管理的高效,感受到三警联动执行任务的专业、文明和人性化态度,你会非常欣慰自己生活在这个文明高度发达的城市。”在两位导演眼中,这也是《火线救援》诞生的意义,让更多人记住这些城市的英雄,也让更多人实实在在地思考,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从何而来,又因何长久。

(责编:严远、韩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