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异地办事畅享“同城服务”
三年来,不断实现高频事项跨省通办,高频电子证照共享互认
长三角:异地办事畅享“同城服务”
■本报记者 吴頔 通讯员 许和
长三角居民办理公积金业务,再也不用来回奔波了。昨天,长三角“一网通办”住房公积金服务专栏正式上线,沪苏浙皖四地居民只需轻点电脑鼠标或手机屏幕,就可在家办理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申领等各项业务。
同日,市民黄女士和刘先生在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江苏路派出所分别为自己的孩子领取了刚办理好的身份证。这是长三角居民首次申领身份证“跨省通办”试点启动后首批异地申领的居民身份证。
经过3年努力,长三角“一网通办”已纳入116个涉企和个人事项,让异地办事的企业和群众充分享受“同城服务”。截至目前,长三角已有6万多家认证企业法人和66.4万认证个人用户,共完成全程网办事项520.64万件、线下服务9.8万次。
随着一体化发展不断推进,三省一市间的人员流动也愈发频繁,他们的户口迁移、公积金转移等事项怎么办?他们在异地看病的手续能否在网上办、费用能否直接结算?
3年来,200个具体问题通过三省一市政府网站开设的长三角“一网通办”意见征集专栏,汇集到了三省一市相关部门。54个办件量最高、与市民生活最为紧密的事项,成为长三角“一网通办”改革攻坚的突破重点。
为了开具一张证明,三省一市居民常需要在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来回奔波。如今,最为常用的“有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和“户籍事项证明”已经可以“零跑动”线上开具,最快20分钟内就能收到证明,目前已累计跨省办理30余万件。
“能不能让我把精力放在企业经营上?”两年前,在长三角“一网通办”好差评专栏里,一位浙江温州的企业主这样留言。他反映异地设立企业核名难、变更难,为了在上海办一家企业,已经不下10次去找两地相关部门。
3年来,上千条好差评留言集中了企业办事遇到的难点。各地克服办事标准不尽一致、办事流程差异大的困难,按照全程网办的要求统一数据标准和办事流程。
去年10月,全国首部聚焦跨省互认的文件《长三角地区电子证照互认应用合作共识》正式印发。文件明确,要推进长三角亮证解码融合,推动更多电子证照在线上和线下各领域场景中亮证互认,以及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特定监管执法、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共享互认应用。
目前,长三角已实现“一码互认”,三省一市居民无需出示多地健康码即可跨区域顺畅流动。而在社会生活领域,三省一市推动使用电子身份证入住宾馆。四地居民通过当地政务服务App出示电子身份证,无需提交实体身份证即可在长三角区域宾馆快捷办理入住登记,已累计50余万人次使用。
截至目前,三省一市已累计实现各类数据交换1.78亿条,实现30类高频电子证照共享互认,完成电子亮证1349.41万次、证照共享4.42万次,不断推动打造一个“免证照长三角”。(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